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基多的氣候特點是什麽氣候

基多的氣候特點是什麽氣候

 基多的氣候特點:

 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不僅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還是壹個氣候名城,它的年溫差是世界上最小的。

 年溫差是壹個氣象學上的名詞,意思是說壹個地方壹年之內溫度變化的大小。年溫差的計算方法十分簡單,就是求取壹年12個月的平均氣溫值。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基多的確是個年溫差最小的城市,因為那裏的年溫差只有0.6℃,也就是說,這裏壹年四季的溫度幾乎不變,總保持在壹定的限度內。

 基多是壹座山中的都城,海拔高度有2800米,是世界上海拔高度名列第二的首都。我們知道,海拔越高的地方壹般說來都比較冷,這就是許多高山頂上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原因。然而,來基多旅遊的遊客雖然也見到了積雪壓頂,見到了雲遮霧繚,但並不覺得寒冷。相反,壹踏上基多的土地,撲面而來的是壹股春天的氣息。原來,基多城靠近赤道,距離赤道只有27千米,在地理位置上屬於熱帶。有了熱帶的高溫熱浪,又有了山頂的冰天雪地,冷熱調和就形成了基多這個熱帶城市獨特的氣候特征:壹年四季溫暖無比,仿佛是春的城市,讓人們感覺不到有夏天、秋天、冬天的存在。

 雖然基多是年溫差最小的城市,但是它的日溫差卻較大,白天陽光明媚。曰照充足,晚上則吹起瑟瑟冷風。不僅如此,基多還有壹個與英國倫敦有幾分相似的氣候特征,那就是天氣變化莫測,讓人難以捉摸。最大的表現就是,壹刻鐘之前還晴空萬裏,天色蔚藍,壹刻鐘之後就變成了烏雲密布,繼而大雨瓢潑。這樣快的天氣變化讓許多初來此地的人極為不適應。但是,久居此處的基多人早有了應對之策壹無論天晴還是下雨,雨傘、雨衣必是隨身攜帶之物。

 由於基多有著四季如春的宜人氣候,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壹個大都市。統治者們都十分喜歡基多,在歷史上,基多是厄瓜多爾好幾代王朝的都城。遠古時,基多是印第安基圖族宗族中心,到了15世紀時,偉大的印加帝國將基多納入了它的版圖,在這壹時期,基多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成為了印加帝國重要的經濟和宗教中心。基多老城毀滅於16世紀早期,那時,西班牙殖民者打到了基多,守城的印加帝國將軍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將這座老城毀壞了^現在人們見到的基多是在古城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至今城中仍保留著87座教堂,它們是基多悠久歷史的見證。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於基多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文化傳統,將其列入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

 基多的景點:

 基多位於厄瓜多爾的北部,離赤道僅24公裏,為厄瓜多爾的首都,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處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僅次於玻利維亞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

 基多地勢高峻,所以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深受世界旅遊愛好者的歡迎。基多市分為新城、舊城兩部分,西南部是舊城區,許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築風格,197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新城座落在基多的北部,壹片繁華景象,城區東西兩側的皮欽查火山非常具有名氣,海拔4790米,峰頂長年積雪。基多***有大小教堂和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視為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傑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築的典範之壹。

 基多南端的面包山,高約200米,山頂上有壹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被譽為基多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象征。在面包山山腰有壹座古老的印加神廟,現已成為博物館。

 赤道紀念碑

 由於基多的地理位置優越,1735年,法國的科學家在這裏進行了壹系列有關地球體的研究和測量,證實了牛頓關於地球偏平線的計算方法,並於1744年在這裏建造了第壹座赤道紀念碑。1978年,基多被聯合國宣布為世界文化遺產,基多政府也於當年決定在基多城北24公裏、海拔2400米高山上的赤道0°所在地再修建壹座赤道紀念碑。這座赤道紀念碑高30米,碑身為方柱形花崗石,四周鐫刻著曾到此進行科學考察的科學家的名字。碑頂部拱托著壹個直徑為4.5米的用青銅鑄成的地球模型。地球模型上劃有壹條象征著赤道的白線,順著碑體、碑座壹直延伸到廣場。在紀念碑前方,有壹條石砌的長長的通道。通道兩旁矗立著壹些石雕群體。凡到基多的遊客,都要踏上赤道紀念碑前這條“神秘”、“莊重”的石路,並喜歡雙腳分踩象征赤道的白線兩側,照相留念。到這裏遊覽的人們還可以得到管理部門簽發的壹張證明書,證明其某年某月某日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壹遊。

 面包山女神石雕像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海拔183米,有盤山公路通向山頂,頂上有壹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被譽為基多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壹座古老的印加神廟,站在這裏俯視全城,基多美景盡收眼底:皮欽查火山雲霧繚繞,白雪皚皚,絢麗多姿;基多市區塔樓、尖頂建築同附近丘陵、山峰相互映托。基多的名勝古跡反映了拉美不同時代的發展特色,被列為世界文物重點保護城市之壹。

 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是基多市的中心地帶,在這座正方形廣場四周,聳立著壹座座富有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藝術特色的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兩層,配有精雕細刻圖案的石門。廣場南端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550年,完工於18世紀,綠瓦圓頂,灰白色圓柱支撐門廊,是阿拉伯、波斯和摩爾人的建築風格的混合體。外墻上有用金葉鑲嵌的基多城奠基者姓名,院內有蘇克雷將軍的陵墓。教堂對面是大主宮,廣場西北角是雄偉壯觀的政府宮。城東南的聖多明各廣場,亦稱劇院廣場或蘇克雷廣場,廣場中央豎立著蘇克雷將軍的雕像,東端聳立著以收藏豐富的木雕聞名的聖多明各教堂和修道院。這裏的聖阿古斯丁古堡是蘇克雷將軍親自簽署厄瓜多爾獨立協議書的地方,迄今保存著當年的原貌。廣場附近是羅恩達大街與瓜亞基爾大街的交匯處,街道狹窄古老,店鋪鱗次櫛比,行人熙來攘往,是基多繁華的商業區。廣場不遠處的阿拉梅達公園,是基多著名旅遊區,公園內溪泉淙淙,小橋飛架,曲徑通幽,鳥語花香,園內建有南美洲最古老的天文臺和西蒙·博利瓦爾紀念碑以及美術學校等。

 基多的簡介:

 厄瓜多爾的.首都和皮欽查省首府,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在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區皮欽查火山東南麓的谷地中。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基多總人口1839853人。海拔2850米,是離赤道最近的首都。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14℃,為世界上溫度年較差最小(僅0.6°)的地點之壹。原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1533年為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830年厄瓜多爾獨立後,成為首都。曾多次遭地震破壞和重建。全國重要工業中心,有紡織、食品、石油提煉和石油化學、金屬加工、制藥、制革、木材加工等工業,並以金銀工藝品、象牙和木器雕刻著名。交通中心,鐵路通瓜亞基爾和東北岸的聖洛倫索,附近有蘇克雷國際機場。旅遊業甚盛,市內多教堂、廣場、紀念碑、博物館、天文臺、大學等著名建築,反映出南美洲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城北24公裏處建有赤道紀念碑。

 基多市分為新城、舊城兩部分。西南部是舊城區,許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築風格。新城坐落在北部。城區東西兩側的皮欽查火山(Pichincha),海拔4790米,峰頂長年積雪。

 基多市內***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Iglesia de la Compaia de Jesús)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視為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傑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築的典範之壹,它由壹座大教堂、幾座小教堂和眾多的回廊組成。教堂內珍藏著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繪畫和雕塑名作。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建於1722年至1765年間,教堂正面拱形大門上、四周墻壁以及天花板上鑲嵌有精美的金葉圖案,富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城市南端的面包山 (Panecillo),海拔183米,山頂上有壹座大型基多女神石雕像(Monumento a la Virgen de Quito),被譽為基多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壹座古老的印加神廟(Museo Templo de la Patria),現已成為博物館。

 厄瓜多爾基多遊玩攻略

 景區介紹:

 基多(Quito)是厄瓜多爾的首都,位於皮欽查火山山麓,是全世界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基多原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是印加帝國北部疆土的首都。基多市分為新城、舊城兩部分,西南部是舊城區,許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築風格,被譽為安第斯大博物館。

 基多景點集中在老城區,主要有中央廣場、拉孔帕尼亞大教堂、總統府、歷史文化博物館、聖多明各教堂、聖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基多大教堂、面包山女神像、皮欽查火山等。

 旅遊攻略:

 1.厄瓜多爾的法定貨幣是美元,很方便。

 2.厄瓜多爾因為與哥倫比亞接壤,有許多哥倫比亞人入境進行偷竊搶劫等,需要格外註意個人財務保管。預訂酒店最好在繁華地帶,天黑之後盡量不要單獨上街。

 最佳遊覽時間:

 基多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年平均氣溫13-14℃,為世界上年溫度差最小的地點之壹,四季皆可旅遊。

 到達方式:

 飛機:基多(Quito)國際機場→蘇克雷元帥國際機場(Mariscal Sucre International Airport),機場內的貴賓休息室可供商務艙客人免費使用;基多市中心北部還有壹個機場→西門玻利維亞國際機場(Simón Bolívar International Airport),它擁有所有現代機場的便利設施,如免稅商店、餐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