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四川人特別愛吃辣的美食,平日裏性格豁達,似乎生活得怡然自得。可是,熟悉四川文化背景的人,估計都聽說過“川人從未負國”這句話,這句話聽來悲壯慘烈,在背後,似乎有著什麽驚天動地的故事。那麽,這句話到底從何而來?為什麽會流行這樣的壹句話?川軍在過去到底經歷著什麽樣的戰爭?
眾所周知,蒙古國在古代歷史上戰無不勝,讓其他的軍隊都非常怯懦,但是,釣魚城之戰卻是絕無僅有的失敗,而敗給蒙古人這場戰爭的,就是川東重鎮釣魚城的守將王堅。蒙古大汗蒙哥攻打釣魚城的時候,曾經被飛石擊中。所以,他留下遺言說,如果把這個城池攻破,那麽就要殺完城中之人。在那之後,釣魚城的將領死守著城池,壹直到南宋滅亡,忽必烈允諾不動釣魚城壹人壹物的時候,守軍才打開城門。
在那之後,所有的將領都覺得自己有愧川中父老,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守護好這個城池,於是全部自刎身亡。而“川人從未負國”這句話,也就因此而來。這樣的故事是極其慘烈的,但是,也從壹個角度說明了川軍的忠誠,其實在抗戰時期的川東地區,川中弟子的忠誠和保家衛國的決心,也讓人感動落淚。
在雲南的國民革命軍烈士陵園當中,有絕大部分的烈士都是川中子弟,他們的故事非常動人。很多人都被《我的兵我的團》這部影視作品當中的情節所吸引,其實,在烈士陵園躺著的,大多是這部影視作品當中的人物原型。在戰爭的路上,川軍步行萬裏,壹路上吃了許多的苦,路上的盤纏用完了,他們便向身邊的人乞討,十分清貧。
這場戰爭到底有多慘烈呢?四川的老百姓親眼見證了這件事情。在壹個寒冷的冬夜裏,壹個在川東地區賣湯圓店的陳阿婆準備關門了,可是卻在風雪之中,看到了渾身是傷的士兵。陳阿婆壹眼就認出來這是川中弟子,於是自己趕緊去做湯圓,可是,等自己出來之後,卻發現桌子上放的是冥幣,士兵們早就不見了。
陳阿婆趕緊呼叫左鄰右舍,其中壹個大爺說,這並不是真正的川軍,這是川軍的亡魂,他們來家鄉看望了。那壹晚,陳阿婆以及村民們都沒有睡覺,大家壹起為川軍煮了壹碗又壹碗的湯圓,可是,卻始終從不見川軍的身影。或許是不願意給村民們帶來太大的麻煩,川軍再也沒有回來過。
但無論如何,川軍悲壯的身影已經刻在了我們的心裏,四川人民弟子兵始終堅守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壹路上不管吃多少的苦,他們都不願意放棄,無論經歷多少的磨難,他們都不會後悔。陳阿婆煮湯圓之間故事讓人感慨萬千,對於四川人民而言,他們更希望川軍能夠回歸故裏,他們願意每天都為川軍們,每天都煮上壹碗熱騰騰的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