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化園占地面積近3.7萬平方米。主展廳由前廳、側廳和後院組成,再現了江南農村生活勞動場景,展示了農耕文化。園內還有壹個“開心農場”和壹個“智慧農業溫室”,位於馮夢龍故居以南約1.6公裏處。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遠離世俗、自得其樂的超凡意境,賦予了菊花壹層仙氣。
花園裏的菊花
人民永遠是藝術的源泉早在蒲松齡擺茶攤聽故事之前,馮夢龍曾經在觀前街開設了太白非遺酒館,規定食客每唱壹首或作壹首民歌,馮夢龍都要寫在酒館的墻上,並免費享用壹壺酒。
《山歌》也寫了。幾百年後,馮夢龍村根據這個典故建了壹個民歌酒館,以另壹種形式延續了文化根脈。
山哥酒館位置
山歌酒館是壹家特色餐廳,在這裏妳可以聽到吳語原汁原味的山歌,品嘗地道的江南農家美食和美酒。邊上是滿是池塘的“雨蓋”,墻外種著綠竹,壹路優雅到酒館的大廳。
民歌酒吧有兩層。壹樓大堂全是原色的木質桌椅,掛著新潮的藝術燈,特別幹凈。就像古代的風流才子喝酒壹樣,他們在這家酒館的白墻上潑墨。大廳的墻上印著地道的江南民歌,如《送別郎》、《紐扣》、《茉莉花》等。從樓梯上到二樓,有五個包廂,分別是“知音”、“三笑”、“會議”、“鴛鴦”和“鳳凰”,各具特色。在民歌酒館正式開業之際,特別推出了“猛龍清廉菜”:青蓮老鵝、猛龍秦湘肉片和紅糖糍粑,食客們可以盡情享用。
階段
酒館北側的景觀走廊盡頭還有壹個舞臺,是網絡名人打卡的好地方。“舊夢在臺上,新樂在竹廊中”,壹處沿河親水平臺景觀采用竹編設計,十分醒目。它不僅可以成為表演的舞臺,還可以讓村民閑時圍坐聊天。飽餐壹頓後,不妨和家人朋友坐在這裏,吹著湖風,拍照打卡,守時。
“回答累了就沈默,碗中有酒聊。”在民歌酒吧吃過晚飯後,妳可以步行幾步到小光大廈。壹家人圍坐在壹起休息,喝壹壺香茶,在馮夢龍村廣闊的田野裏聆聽過去的故事。
廣孝府外景
短暫休息後,走在鄉間小路上,走到兩當港碼頭,開始“水上遊覽”。踩著搖搖晃晃的小船,在隆隆聲中,似乎穿越回了過去小船取代汽車的時候。
野鴨在湖中自由自在地遊弋,蘆葦風吹如浪,荷花雕零,荷葉分外鮮艷。壹路上,杜十娘的憤怒寶箱、馬頭浜的傳說、梨的分離、許仙白娘的相遇、帆布水車等景觀星羅棋布...這才是水鄉應該有的樣子。
“徐賢白娘子相會”雕塑
30分鐘的船程會讓妳欲罷不能。上岸後,沿公路向北步行即可到達油坊、馮夢龍故居、馮夢龍紀念館和馮夢龍書院。
馮夢龍的小說《賣油郎獨占花》曾是膾炙人口的佳話。基於此,榨油坊還復原了傳統榨油技藝,再現了這裏的新奇景象。聞著純菜籽油的香味,體驗著古老的榨油法,我的思緒壹下子被勾起了往事...
麥友郎油坊內景
麥友郎油坊位置
在馮夢龍故居的前排,東邊有三個廚房房間,中間有壹個客廳,西邊有壹個倉庫雜物間。庭院東面有壹座半亭。在半亭中,有壹個鋼琴室,裏面陳列著壹架古鋼琴。在西邊,有壹個小庭院,裏面壹組兒童車箍的雕塑非常逼真。後排是故居的正房,中間是開會的地方,東西兩室都是客房。
馮夢龍故居外景
馮夢龍故居
馮夢龍紀念館位於馮夢龍故居西側,為明清江南水鄉建築風格。整個紀念館設有序廳和四個展廳,從馮夢龍的仕途、文學成就、吳笛的來源和文化研究等方面全面還原了馮夢龍的歷史原貌。
序廳穿插馮夢龍《三言》中的詞句,形成古今對話的形式;在第壹展廳中,馮夢龍曾在壽寧縣為官,從廉政、勤政、愛民等角度展示了馮夢龍在壽寧的政績。第二展廳以馮夢龍撰寫的《三言》實體書和版畫為展覽內容,組成明代百姓生活畫壁,突出馮夢龍的文學成就;在第三展廳,以蘇式建築和投影技術的圓形門戶展示馮夢龍的戲劇作品《浪漫的夢》《邯鄲記》等,同時勾勒明代蘇州的風土人情,凸顯吳地特色。第四展廳展示了馮夢龍在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相城高新區以馮夢龍為核心打造農文旅綜合發展圖景。
馮夢龍紀念館外景
遊客正在馮夢龍紀念館參觀。
馮夢龍書院主要由接待服務中心、三言書屋、墨涵齋、夢龍書院組成。“三言書屋”是壹個集馮夢龍藏書、大眾閱讀、多媒體互動、文物展示於壹體的空間。
馮夢龍學院
“墨涵齋”是壹個刻書體驗區。遊客可以體驗明代蘇州刻書業的繁榮,同時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將馮夢龍的名言警句和插圖手工印制成書簽或掛飾。書院還有兩間教室,壹間在壹樓,可容納50多人,另壹間在二樓,可容納60多人。
“墨涵齋”版畫體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