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棗子巷:滿街本草綱目,門前旗袍娘娘|成都吃遊

棗子巷:滿街本草綱目,門前旗袍娘娘|成都吃遊

要如何去寫棗子巷?還未落筆想起《論語》中壹句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

而去棗子巷,短短百米,壹路草木繁盛,中藥店林立,比起《詩經》,更像是穿行在《本草綱目》書頁中。

這是壹條以中醫為主題的街區,也是壹條充滿民國風情,非常適合穿旗袍來打卡的拍照勝地。

圖片來自君君

草木之街

當我來到寬窄巷子附近,穿過西安北路,雙腳踏上通往棗子巷的的人行道時,低頭便發現人行道上隔線分布著白漆噴出的蒲公英、紅藍花、石斛……等中草藥名字,擡頭便可看見棗子巷巨大的牌樓,樓下是穿行的車流、人流。

牌坊旁邊的大樓邊有壹整面立體墻繪,巷子深深,兩個裊裊婷婷的女子從盡頭走過來,很有《雨巷》風味。剛好我們到這裏不久,就下起了雨,路上行人稀少。

圖片來自君君

平日,這裏十分熱鬧,這壹面立體墻繪是最好的民國風情照打卡地。那些姐姐嬢嬢們穿上旗袍往這裏壹站,整條街都活了起來。仿佛穿越時空隧道,瞬間夢回民國。

妳會在這裏看到滿街的草木,銀杏、芙蓉、碧冬茄、珍珠金合歡、大花曼陀羅、刺柏……許多既是觀賞植物,亦可入藥。這裏還有比醫院附近還多的中藥店,而且裏面還有個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分校區。隔著大鐵門,有人推著推車在那裏賣食堂沒賣完的包子饅頭花卷等吃食,有張價目表供挑選。許多人騎著電瓶車、摩托車,開著小轎車來買,目測非常好吃。

裏面的學生也隔著這個大鐵門收快遞,小的快遞從柵欄中縫中穿過,扁長壹點的從大門下面塞進去,再大壹點就需要踮腳從鐵門頂上傳過去。這種收快遞的方式壹定會成為他們多年後校友碰頭的暗語。

雨天行人

突然壹陣風起,棗子巷就下起了雨。兩旁的居民樓的住戶伸出頭看雨勢,又趕緊縮回頭。小區門口打牌的人不為所動,繼續打牌,掃地的阿姨披上雨衣、戴上尖頂的帽子,繼續掃地,路上行人稀少,但來買包子饅頭的人有增無減。對於成都人來說,吃果然是第壹位的。

我喜歡在雨天看人們過人行道的樣子,壹個人的步履匆匆,兩個人的相互攙扶,小孩子的蹦蹦跳跳,年輕人的輕快,老年人的瞻前顧後……雨勢緩急,風起天瀾,草木狂舞,夾雜著沿街店員的疾呼,“下雨了,把外頭燈箱電扯了,搞快。”

棗子巷高級職業中學的學生們下課了,壹張張稚嫩的臉比雨水沖刷過的芙蓉花還鮮艷欲滴。聽著他們討論著功課、吐槽著老師,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學生時代,卻又有世事茫茫之感。

三輪電動車載著人晃晃悠悠地過,師傅對乘客說,“現在這個街道修得好漂亮好寬敞,比以前好多了。”看來他經常來這裏,或者就是街道的住戶。

以前我向來覺得老街是不用改造的,因為往往做不到修舊如舊,而是披上千篇壹律的新衣,點綴幾個古舊的符號。而過去的生活改了壹點就再也回不去了,像是生離死別,所以看個三峽人民搬家的影像都痛徹心扉。但是我們終將走出去,堅強地擁抱新的生活,而且意外地發現新的生活也挺香。

美食 環繞

棗子巷沿街並無多少 美食 ,多是壹些冰粉、飲料、面之類的尋常吃食,但是它旁邊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安路和寬窄巷子,這邊挨著寬窄巷子,遊人如織,商鋪林立。

橋上賣水果的大哥說,“還是李嬢兔頭好吃。”李嬢兔頭串串是西安路的老網紅了,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熱衷於到此打卡。

而遍布成都的鋼五廠小郡肝串串、嘎嘎鴨腦殼也在這裏有壹席之地,吃成都·麻辣魚火鍋在西安中路和棗子巷的交匯處,滋味烤魚也在沿街,撈道撈火鍋和番茄述挨得也比較近,總之在這條路上晃蕩,絕對不愁找不到吃的。

來到棗子巷,既是尋味之旅,亦是追行中醫文化之旅,總體來說,也是壹條讓我覺得不學無術的街道。我貧瘠的中醫知識主要來自武俠小說和電視劇,印象最深刻的是葵花點穴手……

閱人觀世如同量杯取水,妳有多大的容量,才能從這個無窮的世界舀多少水。 我相信壹個學貫中西、或者有中醫知識積累的人走過這條街道,會看到更大的世界。 所以各位聰明美麗見識廣闊的朋友們,有空壹定要來這裏轉哈,看到什麽有意思的東西,也給我們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