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將食物垂直放到中線上,
註意,放置的食物之前最好有大小的區分,
這樣人的視線會更加有焦點。
對角線構圖
如下圖,將放到畫面對角線上,並對焦,
最好前邊的物體大壹些,這樣才有視覺層次。
水平線構圖
如下圖,將食物水平放置,可以是水平的餐盤,
也可以是自己將食物水平擺放。
讓我們設想的主體只占整張照片的3/4,
並且這3/4不是處在照片的正中央。
在照片裏面擺放3個物體,來讓畫面豐富起來同時又能保持平衡。
但是照片的焦點壹定要在妳要展示的食物上。
那麽壹天中什麽時候的光線最好呢?
壹定是靠近窗邊的自然光(這個光線屢試不爽)
逆光拍攝,對於在外旅遊的童鞋,
就盡量在下午吃飯的時候,選擇壹個靠窗的位置
巧用紙巾: 當自然光很強的時候,就用紙巾。
讓光線透過紙巾起到壹個柔光的效果。
當光線比較弱的時候,就用紙巾迎著太陽光,起到壹個補光的效果。
?03不同的拍攝角度?
除了註意構圖和光線以外,還可以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拍。
正面拍
側面拍
?
光線布光
光線是攝影的靈魂,同樣適用於美食。
?
通常,將食物放在靠近窗戶的地方,利用自然光拍攝是最好,其次是自己打光。
?
晴天的自然光有些發硬,如果妳有透明的白色窗簾,那就最好了
能讓晴天強硬的光線變柔和,拍攝出來的美食更有質感。
陰天由於漫反射,這時候光線很柔和,直接拍攝即可。
?
若自己打光,可使用臺燈或者手機背燈進行打光,
在光源前放置白色塑料袋或者保鮮袋,可柔化光線。
?
(這張照片沒有補光,所以前面部分很暗,陰影很重)
Tips: 采用逆光或者側逆光進行拍攝,通常還需要對美食進行補光,可以用白色紙板、鏡子、白色杯子等等放在光源的反方向即可。 (補光還可減少陰影)
?
拍攝背景
背景的選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所謂人靠衣裝,美食靠背裝。 沒有壹個襯托的背景,再好的美食也讓人沒食欲。
?
通常使用中心法、對角線法、S型/C型法等,切記不要按部就班,要隨機應變。
拍攝角度
拍攝美食通常使用0度(平拍)、45度(斜角拍)、90度(俯拍)三種拍攝角度,各有各的好處。
其中90度俯拍是眾多ins美食達人最愛。
?
其它小技巧
將完整的食物切開,由表及裏,真材實料。
將單壹的食材重復化,加深感官
將美食場景化,加入人物
讓美食動態化,更有食欲
加入小擺件,如雜誌、筆記本、手機、調羹等等
所謂“民以食為天”,每次約飯都想拍張美美的照片發個票圈, 然而在發現這個拍照
APP神器之前,我都是用修人的APP來修吃的,也說不上不好看,就是感覺有點奇怪。
今天強推的就是壹款專門針對美食的APP——
Foodie
不吹不黑,它的功能簡潔得可以壹言以蔽之:
自帶各種濾鏡的修圖軟件兼相機,
但如果要說得復雜點,它的濾鏡庫非常龐大,
並且可以根據當前美食的特征來添加相應的濾鏡
比如說美味(都適用)、波西塔諾(酒類)、
野餐、香甜(甜點類)、新鮮(果蔬類)等等等等。
初次使用的同學們需要先去設置把水印關掉哦~
它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簡潔,二種方法皆可使用——
1
即拍即得,秒套濾鏡
直接把鏡頭懟到食物上就可以套上濾鏡,妳也可以選擇要方的圖片還是長的圖片,對於閃光燈等拍攝方式也可以進行設置。
妳還可以錄制視頻,同樣也是直接套濾鏡就可以錄制啦~
比如這種饞哭的烤串動圖
比如這張左圖,套了濾鏡後有點曝光過度的感覺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自己進行手動調整。
手動調整包括基本的圖像處理,
可以調整對應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顏色等各種信息,
也可以加壹些虛化和模糊,讓圖片看上去更加美味。
除此之外,還可以保存當前的濾鏡,
然後應用到其他的圖片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