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香椿
俗語說:“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後椿芽生木體”。谷雨前後,正是吃香椿的好時候,尤其是北方地區,谷雨吃香椿,是時下最時令的金貴菜肴。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壹年之中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嘗得到這口“春味”!而且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2、喝谷雨茶
民間諺雲“谷雨谷雨,采茶對雨”,谷雨是采茶的時節。谷雨前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習。谷雨茶溫涼,因為谷雨生長在溫和的春季,春季溫度也適中,所以谷雨茶都有溫良去火的功效特點,可以用作茶療。
3、吃香菜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谷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中醫認為香菜性溫味甘,能健胃消食,利尿通便,並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於感冒、消化不良等。春季吃香菜能發散寒氣,尤其是春寒料峭的時候最適合。
4、烏米飯
每年谷雨時節,肇興侗寨有“吃烏米、打花臉、播稻種”習俗。在谷雨這天,男女青年充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青年男子都會到姑娘家扔竹簍,討要烏米飯,去的人越多,姑娘的家人越覺得有面子,它是當地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雙重寓意表達。
谷雨食療要點
谷雨已是暮春時節,24節氣告訴我們,從谷雨到立夏、芒種的這段時間,總是壹陣悶熱、壹陣瓢雨,因為此時的氣候正適宜谷類作物生長,尤其在南方更是如此。盛暑日漸迫近,雨亦多濕亦重,上蒸下濕,濕氣與熱邪相結合,稱為暑濕病邪,最容易使人體有暑濕挾濕之證。風寒濕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姜、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過了谷雨便意味著春季快過去了,按照中醫“春養肝”的觀點,要抓緊時機調理肝血。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不能上註於目而視物不清,或肝氣郁結化熱,上擾頭目則頭暈目眩。此時的食療要點重在養肝清肝、滋養明目。
谷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
冷飲是夏天人們為了防暑降溫而食用的。谷雨時節天還沒熱,早晚還偏涼,並不需要冷飲消暑降溫。而且,冷飲從成份來看,營養價值並不高,在谷雨時節過早過食冷飲只能弊大於利,產生疾病。特別是對於孩子們來說,過早過量吃冷飲,對身體的危害更大。
傳統中醫認為,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臟腑發育還不完整,胃腸道運動功能不如成人。過食寒涼飲食,其胃腸道局部受冷刺激,蠕動會加快,運動功能失調,可導致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厭食。
此外,大家知道,吃完飯後,食物便進入胃中,需待全部食物通過胃(胃排空)之後,人才會有第二次進食的欲望。在兩餐之間,孩子如果吃進大量冷飲,對正常飲食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日子壹長,則出現消化功能下降,影響兒童的營養吸收,從而出現面色黃無光澤、乏力沒精神的“厭食癥”。
所以,各位家長壹定要註意,在谷雨時節少給孩子吃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