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時期,羅馬廣場是整個法蘭克福的中心廣場。集市和商品交易會,以及政治性集會和
正義女神噴泉
法庭審判都在這裏舉行。這個地方可能是由當時主宰了當地商界的意大利商人命名的。二戰中,圍繞著這個五角形廣場的桁架樓房遭到了徹底摧毀。二戰後不久,廣場就得以重建,而廣場東邊的那壹排樓房,即古諾斯安格(Grosser Engel),高爾德格萊夫(Goldener Greif),威爾德曼(Wilder Mann),克萊納大赫博格(Kleiner Dachsberg),以及古佑斯勞奔博格(Grosser Laubenberg),直到1980—1986年才得以重建,並且是采用了粉飾性極強的粹克百克風格。不久後,人們就發現了這些建築物的缺憾之處:才幾年的時間,樓房就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必須加以修繕。廣場中央建於十六世紀的正義噴泉使人想起中世紀法庭審判的情形.
廣場中間豎立著面向舊市政廳的正義女神噴泉,女神手持象征公正的天平,雕像是1611年豎立的,早期是砂石的
帝國大教堂
,1887年換成了銅像,下面的噴泉曾經在加冕儀式時噴出紅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
廣場的東側則有壹排古色古香的半木造市民住宅。另有帝國大教堂(Kaiserdom),羅馬廳(Romer),還有聖尼古拉舊教堂(Nicolai Kirche)等。帝國大教堂建於1239年,有著哥特式的華美外表。它不僅是法蘭克福的精神中心,還曾是德國國王的加冕之地。在1562年—1797年間,***有10位皇帝在此舉行了加冕典禮。
法蘭克福舊市政廳由三幢精美的人字形屋頂的建築組成,正中壹幢人們叫他雷瑪。雷瑪的二層有壹個皇帝大廳,在那裏曾舉行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典禮的慶宴。在沒有特殊慶典的時候,該大廳供人們參觀。廳內懸掛有神聖羅馬帝國52名皇帝的肖像畫,這些肖像與真人壹樣大小,非常引人註目。與雷瑪相對的壹側有壹列漂
法蘭克福舊市政廳
亮的木結構樓房,這些是後來重建的。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法蘭克福有許多這樣的漂亮建築。如今的法蘭克福到處洋溢著現代氣息,但人們希望至少在舊街區的中心,雷瑪廣場壹帶仍能保留壹些昔日的風貌,於是二戰後,那些漂亮的古老建築得以重建和保存。這其中以舉行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選舉、加冕典禮的大教堂為首,還有舊市政廳、尼古拉教堂,以及正義女神像噴泉。夏天,這裏成為“緬因河之夏”的節日廣場;冬天,在聖誕節前四周,又有聖誕購物市場在這裏舉辦。[1]
汕尾市城區羅馬廣場
羅馬廣場
汕尾市區羅馬廣場位於汕尾市城區汕尾大道南端和海濱大道交界處,地處汕尾市繁華地帶和城市中心,汕尾港以東,西倚中國最大的泄湖——汕尾品清湖。是汕尾市區新港街道轄區的海濱大道圍湖、圍海長堤的起點,長堤沿汕尾港和品清湖依水而築,全長約4.8公裏,在1997年動工建設,於2004年全面竣工,是目前汕尾市最靚麗的景觀大道,現已成為了集吃、住、行、遊、購、娛於壹體的汕尾旅遊長廊。
廣場商住娛樂、休閑美食、旅遊景區、城市廣場和健身廣場等景點,沿途亭臺水榭,草綠花香,自然成趣,已成為市民晨晚健身、假日郊遊、周末垂釣和夏夜納涼的好去處。同時還是觀賞汕尾漁港、湖泊風光和體驗漁家文化的好地方。每逢夜色降臨,品清湖上漁火點點,歸帆萬千。長堤上面,人來人往、車龍如水,漁景、湖景、堤景交輝相映,烘托出壹幅浪漫、動感,具有現代城市氣息的長堤夜色美麗畫面。
羅馬廣場牌坊處有巨型雕刻,汕尾海陸豐民間藝術、漁歌、汕尾名人——彭湃、馬思聰,以及汕尾鳳山馬祖浮雕等.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