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是哪個省屬於哪個市。
宜興是江蘇省下轄縣級市。在宜興湖鎮古靈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表明,早在壹萬年前,宜興先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距今約7000年前,宜興地區的原始農業和手工業已發展到壹定水平,並創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駱駝墩式文化”。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因避諱太宗,宜改宜興縣為宜興郡。1988 65438+10月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撤銷宜興縣,設立宜興市,這裏河流密布、縱橫交錯,灌溉和交通便利。宜興市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
宜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而獨特,共有9大類66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13項,無錫級21項,宜興級28項,涵蓋民間文學、傳統藝術、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民間美術、傳統醫藥、民俗風情和傳統體育、娛樂、競技等領域。
宜興的歷史文化價值
宜興是舉世聞名的紫砂陶制作技藝和當代“中國陶豆”的發源地,保存了完整的陶器文化遺產體系,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宜興是壹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創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駱駝墩文化類型”,被譽為太湖西岸文化之源。
宜興是江南水鄉城市格局的傑出代表,這裏山水與人文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令人羨慕的山水文化。
宜興文物古跡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獨特,歷史文化遺產位居全國縣(市)前列。
宜興文化資源豐富,是著名的“人才之鄉”、“教授之鄉”和“書畫之鄉”。
宜興行政區劃
1982全縣下轄7個區、47個公社、11個國營農場、6個縣城、859個大隊、8301個生產隊、48個居民委員會、3727個自然村。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宜城鎮。
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1個國家環保科技工業園區、21個鎮、420個行政村和9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058525人,其中城區人口316739人。
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1個國家環保科技工業園區、2個省級開發區、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46個行政村和89個社區委員會。戶籍總人口106.78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85438+0000人。
截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區、2個省級開發區、14個鎮和4個街道、216個行政村和93個社區。戶籍總人口為65438人+007.73萬人。
截至2014年末,共有國家級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產業園、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江蘇宜興陶瓷工業園區1個,轄13個鎮、5個街道、213個行政村、97個社區。總登記人口為65,438+0,086,5438+0,900人,其中男性534,300人。
截至2017年末,共有國家級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產業園、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江蘇宜興陶瓷工業園區1個,轄13個鎮、5個街道、213個行政村、97個社區。總登記人口為183300人,其中男性533700人。
截至2020年底,全市總面積1 996.6平方公裏,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產業園和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蘇宜興陶瓷產業園,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江蘇宜興洋縣生態旅遊度假區,13個鎮。總登記人口為175800人,其中男性529300人。全年出生人口7038人,出生率為6.53‰;死亡9694人,死亡率8.9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6‰;計劃生育率為99.46%。有42個少數民族,65,438+50萬人(包括流動少數民族)。宜興市人民政府駐地:宜城街道桃鬥路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