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長沙火車站附近有什麽美食?

長沙火車站附近有什麽美食?

長沙可以說是遊人的福地,更是吃貨的福地。長沙是壹座舌尖上的城市,長沙人愛吃,好吃,能從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樂與滿足。長沙,壹個被美食包圍的城市,熱愛美食的吃貨是怎麽也不會忘記它的。

南門口:燒烤小販聚集地 舊勞動劇院旁的小雨廠坪附近,過去是燒烤及各類制作小吃的小販驅之不去的地方。除四__後來赫然在南路立起門面,現在劉記燒烤租了個小地方容身外,其他長沙市井中人傳說的王婆婆水餃、糊塗婆婆經營的涼面、燉菜、小炒、五圓肚條似乎已尋不著蹤影。

南門口尚有楊眼鏡夜宵排檔具有壹定名氣。勞動劇院下去的南門口菜場的啞巴。?

學院街:劉記夜宵老店的

學院街曾有文化電影院,頗能聚集人氣,夜宵街市存在已有十多年,以涼菜冷碟而出名。

坡子街:火宮殿的臭豆腐 坡子街有被譽為湘風小吃的源頭、湘菜的主要代表的火宮殿。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火宮殿以“火廟文化”為底蘊,輔以名品素食,以其獨特的風格使歷代名人紛紛慕名而來。 火宮殿有“八小吃十二名肴”之稱。其八小吃為臭豆腐、、煮饊子、八寶果飯、、荷蘭粉、紅燒蹄花、三角豆腐。

1958年

視察火宮殿親嘗臭豆腐使火宮殿更加名揚寰宇。2003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

總理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說:“我曾經想起火宮殿的小吃就垂涎不已,飲食文化對長沙很重要,壹定要保持長沙的風味?”?

遊擊坪:李__的蔥油粑粑 解放西路遊擊坪電線桿子旁李__所炸、添加了胡椒的蔥油粑粑,被壹些長沙年輕網友評為“長沙第壹好呷蔥油粑粑”,李__師從北正街頭卡子壹街辦廠的老同事,1982年左右自立門戶,李__稱要炸好蔥油粑粑有壹定的訣竅,比如磨制米漿中加入的現飯子必須是半生不熟的撩飯等,她的磨漿工作都是當天早上4點完成,每天炸完200個左右的蔥油粑粑即收攤。而她的技藝,因為兒子、兒媳的不願接手,可能失傳。畢竟這是個辛苦活。真正的滋味在民間,而美食的悄然消亡有時就真像是壹曲廣陵散絕。?

北路:李公廟的

位於

北路新大新斜對面的李公廟,有長沙目前人氣最旺的壹家

小店。

蔡鍔北路:長青湯圓店 長青湯圓店是壹家有百年歷史的私營小店。小店主營小磨湯圓。祖傳手藝,粉質細嫩。如今已傳至第四代。其店內所經營的肉餡湯圓目前在長沙可能是獨壹無二的。其店不遠另有壹家開辦於1985年的晶瑩湯圓店。兩家店面幾乎比鄰而居,頗有競爭之勢。在競爭中兩店互相促進提高,皆成為長沙最有生機的小吃店之壹。兩店均經營有荷蘭粉、燙粉、白粒丸、麻油豬血等十數甚至是數十個品種。

各有所愛。兩家店面***存反而可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前往自主選擇。只可惜,兩家門面上均已寫了壹個大紅的拆字,晶瑩湯圓店暫移至中醫附

那壹頭的粉店旁。兩家小店的南面有華南小吃店,開了數家連鎖。綠豆沙和涼面最有名。?

荷花池:翁不倒蠶豆 翁不倒蠶豆以炒奶油蠶豆而聞名。?

王五__的臭幹子?

是黃興南路的起點。附近有新小吃鴨鎖骨店“易家姜記”。這家小店本來是個路邊攤,現在已在附近開了四家門面,由易家的大姐和兩個弟弟經營。之所以叫易家姜記是因為發明鹵汁的為易家兄弟的姐夫姜某,而把生意真正做大則是易家兄弟姐妹團結壹心的結果。?

在這裏,我要說的是王五__的臭幹子。五__壹度在長沙被誤傳為古__,五__笑笑,從不解釋,壹錯就是好多年。經本地媒體報道,以及中央電視四臺的播出,五__的臭幹子攤前排起長龍。現在五__回家照顧二度中風的愛人黃爹爹,已不再親自到攤前炸臭幹子了,壹些排隊的年輕人悵然若失,臭幹子還是那個臭幹子,但總覺得少了五__就少了壹個味兒。?

五__的臭幹子絕對在長沙是寥若晨星的珍稀。五__的臭幹子設有兩個點:壹、早先由其親自或與大兒子壹起在黃興南路旁壹個近馬路的地方擺設的攤點,另壹個攤則由其小兒子設在沙河街下坡處。王五__的臭幹子每天據說只賣1000片,從下午3點開攤起,早賣完早散攤,絕不多賣壹片。她的這兩處臭幹子註定會要在長沙興盛下去。

因為長沙很多小攤販的臭幹子因為不知制作素鹵水,即采用短視惡劣的做法,將螺坨肉或蚌殼肉等浸泡發臭加色素等做成葷鹵水,而葷鹵水在口感上有股令人膩煩的腥臭,並且因其含有肉毒素,對人體危害極大,使人對這些臭幹子大倒胃口。而長沙過去的素鹵水,據已故美食家俞潤泉的記載,在“文革”前期之“破四舊”中就已多被倒掉,知道發鹵或保存有素鹵水的人家在長沙現在是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