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如何用思維導圖寫作
二、低年級導圖作文舉例
三、繪制閱讀導圖及仿寫
壹、如何用思維導圖寫作
思維導圖作為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為基礎的壹種收放自如的思維方式,就是壹種高效的學習策略與思考工具,它是能帶動具有發散性與聚斂性,還有連續性(包括線性和環狀)等具有創新性與系統性的思維,它能把學生個體的智慧潛能發揮到極至。應用思維導圖解決寫作問題,能有效幫助每個孩子調動起已有的詞語及素材,初步運用相關寫作方法。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他列舉例子,說明自然發展的規律,由此發出:無論做什麽事,都要腳踏實地,壹步壹步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同時必須持之以恒的道理。其實,從閱讀積累,到寫成佳作也是這樣壹個過程,只是借助思維導圖,能使寫作入門這壹過程走得更輕松些。
寫作思維導圖能幫助我們把大量的寫作意圖聯系起來,形成序列,並催化新思想的產生,讓寫作前心中的所想、所感都能十分清楚明了有序地記在圖中。利用寫作思維導圖打開思潮的閘門,學生能在可視的思維導圖中直接篩選和組織寫作材料,豐富自己寫作的內容,安排寫作表現手法的應用,輔助寫作過程中直觀地進行自我導向和自我評價。
畫圖寫作的步驟:
第壹步,審清寫作題目要求,擬定寫作主題。將所有環繞寫作主題的想法或事情作合理選材,逐壹寫下來或畫出來。跟著感覺走,不必理會對或錯,應該或不應該,把寫作導圖的草圖畫出。
第二步,對已畫出的內容進行篩選或刪減、補充,並將所選材料組織編號或適當合並,確定詳寫、略寫內容及寫作順序;
第三步,讓大腦放松放松,回憶壹下,聯想或思考片刻,再把那些閃現的點滴個性化的創意記入圖中,然後將寫作思維導圖再修改完善。
第四步,按圖索驥寫出作文,最後修改作文。
2. 作文提綱思維導圖題目未來的家鄉轉眼間到了22世紀了,我們的家鄉科技發達了,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麗了。
早晨,我起床刷完牙後,機器保姆拿來了早餐,我的早餐是經過加工的牛奶和經過科學加工的菌類食品,營養非常豐富。今天是雙休日,我決定去逛街。逛街當然首先是先逛商場了。我來到壹家我原來經常逛的壹家商場。這家商場壹***有98層,95層建在地面上,3層建在地底下。上幾個雙休日我把上面的95層都逛完了,接下來該逛逛地下的那3層了。來到地下壹層,是賣裝飾品的,只要是裝飾品的這裏都有賣。地下二層是海鮮養殖場,這裏的海洋生物都可以購買,再也沒有瀕危的海洋生物。這裏四周環海,用特殊防水玻璃隔離,海水壹滴也不會滲出,這種玻璃還可以播放海洋的聲音,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壹般。海水在晃動著,反射下來的光也跟著晃動,而且那近乎透明的地板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水生動物特別是鯊魚在自己的腳下遊來遊去,真是別有壹番風味,“真美呀‘‘,我不禁贊嘆壹聲。地下三層像是壹個大型的工廠,專門生產和變賣那些非常堅硬牢固的鋼材和玻璃,地下二層的海鮮養殖場的隔離海水的特殊玻璃就是在這生產的。由於這層比較接近地球中心的巖漿地帶,所以在這裏煉鋼再好不過了。
逛了商場以後,我又去逛公園。走進公園,就像走進熱帶樹林,四周全是花草樹木,只有壹條不太寬的林陰小道。我走了壹會兒,走累了,我便坐在亭子裏休息了壹會兒,亭子竟然移動起來,壹盤水果從壹個不太大的“洞‘‘裏升上來,停在桌子上。我看了看液晶屏幕,原來,這是移動式休閑亭。這亭子是由智腦控制的,只要人壹坐上來,它就會移動,讓妳飽覽公園的美麗風光。要想讓亭子停下來,只要對著聲納系統說壹聲停就行了,等下壹班人來後,它又會移動。這個亭子底下是壹個小型冰箱,亭子如果移動,底下會自動送上水果。這個公園裏除了壹些小貓小狗等小型對人體沒有危害的動物以外,其他的全部用機器的動物代替,有機器蛇,有機器獅子,有機器老虎。
3. 如何用思維導圖寫壹本小說的提綱最近剛開始試著用思維導圖,只能是隨意說說。
下面的圖是答題時開頭腦風暴隨手試做的,如果有好的改進建議還請不吝賜教。
懶得調色調做美工,大概看看就行。_(:з」∠)_
簡單說就是,當然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於小說創作中。
我的思考是,在妳做圖之前,先得對作品的大致劇情走向有個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先寫壹個文字版的大綱,把故事的大概發展都確定好。然後確定大致的情節分配(章/卷),再制作導圖來擬定創作計劃。
下面這個圖是我設計的壹個簡略方案,“主要內容”可以以事件為壹個子主題或以場景為單位壹個子主題,大致描述壹下需要發生的事情。細節是用以提醒在這壹部分內需要註意刻畫或安排的部分,和伏筆拆開是因為它不壹定對劇情發展起作用。為了讓細節和伏筆不被遺漏,在主要內容之下可以做壹個子主題做備註,何處伏筆回收、何處細節呼應、何處支線合流,都設計好以免遺忘。還可以標註其它的註意事項提醒實際寫作中不要用力過猛。這樣子確定好了以後就可以保證實際寫作有路線表可尋了。
在做圖時妳還可以調整主要內容的所處的位置來控制劇情節奏的緩急。
4. 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指導作文寫作平常的寫作文的程序是先分析題目,然後再在腦海中開始搜尋之前積累的與之相關的材料,思考後有了思路開始寫,但往往在要動筆寫的時候,學生的思路很狹窄,想到的東西很少,結構也老套,於是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沒有新意。但是我們在構思作文的時候運用思維導圖就會有更好的效果,因為運用導圖寫作文的第壹步是發散題目。在紙上寫下作文題目,然後開始寫出與題目有關的各個詞匯,進行發散聯想。在這個階段不去管聯想的東西是否跟題目有關系,只管發散聯想,越多越好、越廣越好,直到寫得足夠多的時候,再停下來。然後再拿出壹張紙,在新紙上重新寫上題目,接著對剛才發散出來的內容進行思考,理出思路,最後按照思路把內容進行刪減、增補、排序等等,用思維導圖把作文的結構整理出來。整理好後,就可以對著這個導圖進行寫作了,這時候就非常簡單了,因為思路有了,內容也有了, 就可以從多角度寫出壹篇有新意的作文了。
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運用到了導圖輔助創新的功能,因為用到了導圖這個工具,學生的思路可能就大大打開了,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豐富了,作文結構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嚴謹並符合邏輯了。
5. 有關思維導圖給妳帶來好處的作文600字思維導圖創新最簡單的就是寫作文,因為寫作文其實就是壹個創新的過程,無論是內容的選取,還是文章結構的安排等等,都是“新的”、和別人不壹樣的,這就是創新.在沒有用到導圖的時候,平常的寫作文的程序是先對這題目想想,現實生活中有那些可以引用了,然後有了思路後就開始寫,但往往在動筆的時候,思路很局限,想到的東西很窄,結構也老套,作文沒有新意.而運用了思維導圖,就不壹樣了,因為導圖寫作文的第壹步是題目發散,拿出壹張白紙,在紙中心寫下題目,就開始“劈裏啪啦”地發散聯想了,這個階段不去管聯想的東西是否跟題目有關系,也不去管聯想的東西是發誇張、是否可能,只管發散聯想,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越廣越好,直到寫得滿滿壹頁紙的時候,再停下來.然後再拿出壹張紙,在新紙上重新寫上題目,接著對剛才發散出來的內容進行思考,理出個思路出來,最後按照思路把內容進行刪減、增補、排序等等,用思維導圖把作文的結構整理出來.整理好後,就可以對著這個導圖進行寫作了,這時候就非常簡單了,因為思路有了,內容也有了,壹篇作文飛快地就寫出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運用到了導圖輔助創新的功能,因為用到了導圖這個工具,妳的思路可能就大大打開了,妳的作文材料可能就大大豐富了,妳的作文結構也就可能更加有序、更加嚴謹並符合邏輯了. 接下來就是利用導圖來進行解決問題,這個話題有點抽象,但其實也很簡單.導圖最明顯的特征是發散,利用導圖對問題進行發散思考,或者說養成尋找更多答案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更加高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壹個老板下了飛機,準備去市區辦點事,這時候,怎麽去就成了個問題?對於壹般的職員來說,最常的方法就是坐公車,但對老板來說,時間更加寶貴而錢反而是小事,所以打的更劃算.就這些方法了嗎?不,還有很多,比如,打個電話給市區的朋友,看看他是否能過來接.甚至看看能否不去市區就把事情辦了.或者找個人代辦,而老板去做另外的事情,等等等等.經過對這種多解決辦法的思考,可以讓我們解決問題更加有效果,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協助我們養成這種發散思考的習慣,並幫助我們把發散思考的內容形象化地表示出來. 說到創新,更難的恐怕就是產生創意了吧.比如廣告設計師,要設計壹個可口可樂的新廣告,可能就會絞盡腦汁,不斷思考用什麽元素去表達廣告的主題,用什麽結構去表達廣告的主題,這個過程就非常耗腦力.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至少有三個,1.培養我們發散思考的習慣;2.迫使我們進行發散思考,並把發散思考的內容具象化的表達出來;3.把壹堆元素用關鍵詞的形式排布在壹張圖上,讓我們更容易找到其中可能的關聯,從而找出創意.。
6. 我想求壹張寫作文的思維導圖我心中的春
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題記
春,壹個播種希望的季節;壹段流光溢彩的歲月;壹顆剛剛破土的種子.萬物復蘇,百靈用歌聲唱破大地疲憊的夢;生機勃勃,花兒草兒們用色彩渲染著土地.陽光燦爛的春季撥弄著大地,把地上的生靈變得生機盎然,每壹個角落都流淌著春天的氣息.
田野裏,冬季的冰冷剛剛歸去,春季就最先來到了這裏.瞧那綻開的花蕊,吐吶著香甜的空氣,那翠綠欲滴的稻浪,擁頂著希望的甜蜜.那壹份持久的清新在空氣中醞釀,那壹份純真的信念在心裏流淌,似乎每壹束陽光都有青草的味道在蕩漾,壹切是那麽的不尋常,壹切又是那麽的充滿希望,春季就是如此完美,帶著幾分高貴典雅卻又流露出鄰家女孩的清純醉人;攜著幾絲柔情似水卻又掩蓋不住小孩般的坦誠率真,如萬花筒般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