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小吃
*牛街衛生學校(綠頂)壹帶,陳記各式年糕(米的,面的,盆糕)豆面糕(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
糖卷果
*地安門十字路口的清真小吃店,那的豌豆黃(個人認為)北京最好吃~~
鹵煮火燒
*東四四條口有家國營飯館(名字記不清楚了),鹵煮火燒很棒。
*鼓樓東北角有壹家小的露珠火燒店,壹定要試。
涼面
*新街口麥當勞對角有個小面館,涼面是我吃過的最好的。
*西單地下廣場豆花莊的也很好吃好,至於價格嘛....
*新街口的稻香春門臉,有個小小小極了的四川小吃店裏的熱幹面壹絕,好像只要兩元五,是不是光聽價格就很誘人了,其實食物更誘人。
炒肝和爆肚
*前門胡同裏廊坊二條的炒肝和爆肚馮,好吃好吃太好吃。
*前門鮮魚口內天仙居炒肝,北京頭壹份!價格便宜,才1.9壹碗而且還正宗,老字號!加上4兩包子也不 過6、7塊錢。
*東直門外金鍵大廈東側壹樓放的壹層,有家爆肚店相當不錯,價格也便宜。還有許多其他北京風味小吃也可嘗嘗。點爆肚時最好告訴服務員要黑的!那種的比較好吃(希望妳們和我的口味壹樣)!
豆腐乳煮毛豆
*位於安德路往東,過了七中的第二個路口,轉彎處。
*地安門十子路口往北海後門方向有個很氣派的面館,羊肉燴面好吃,10元。
米粉
*新街口豁口,老桂風米粉店,老字號,聽朋友說好吃極了,有空壹定要去試試。
燒餅夾肉
*頤和園北宮門往西的壹條路(通向青龍橋大橋),有壹家“馬記燒餅鋪”,那裏的燒餅夾肉3塊壹個,味道棒極了!還有雜碎湯,不吃雜碎只要湯是免費,夠大方,隨便喝。
油潑面
*還有壹處是祁家豁子55路總站,下車就是,跟住家屋門差不多大小的壹個門臉兒,很正宗的西安風味,尤其是油潑面。全家吃飽吃好不超過20元。
煎餅
*翠微大廈北頭,馬路東邊有家煎餅店,種類豐富,不同於街邊煎餅車上的那種,常常排大隊的!和平門三千裏烤肉附近有家小館,賣壹種“燃面”,乃宜賓特產,據說極香。
肥腸
*朝陽門向南,二環外,富華大廈的東側,胡同(東西走向)向東20米,在胡同北側,有壹小門臉,紅色,名字忘了,專做肥腸,各種味道,非常棒!
粵菜
*方莊家樂福對面有個剛記廣州海鮮,很正宗的廣州菜,大連鮑28壹只,扇貝才3元壹只,基圍蝦38壹斤,兩個人150元管夠。
西南菜
*美術館後街,有家貴州飯館,進門先上免費苦丁茶,米豆腐很香,米線5塊管飽。
*在寬街,離過客不遠,有家傣家菜,就吃飯來說比較FB,但就味道和特色來說,很值!
*平安大街趙公口路口西南角有個貴州餐館“竹筍情”,風味獨特,進得門去先讓妳嗑瓜子,是那種最土制的瓜子,從葵花裏摳出來就扔熱鍋裏炒的那種,壹開始我還懶得嗑,後來就停不了嘴;當然菜色也好,瓦片蒸臘肉、香腸(可以各來半份),竹筍菜,尤其筍幹雞湯,不賴。愛辣的同誌不仿去嘗嘗,價格算合理吧。
川菜
*萬壽路地鐵口向北走10分鐘,路東有個圓明華飯館,水煮黃蠟丁,那叫壹個香。
*紫龍賓館(現在叫渝信川菜),那裏的樟茶鴨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具體位置應該是在寬街中醫院對面那條胡同裏的紫龍賓館!
*外館斜街,花誠酒家的水煮魚棒極了,辣嘴不辣喉嚨!香,18元兒壹斤!
*團結湖公園附近有壹家”豆花莊”小炒:荷塘月影極美,很便宜。
*沸騰魚鄉的水煮魚也很好吃的,就是比較貴~壹條草魚38壹斤!
* 西壩河的紅京魚水煮魚 地點在重慶飯店旁邊的臭溝邊,是總店,店面不大,不遠處的遠方飯店的壹層,是另壹家分店,分店對面有壹個寫著“臺球”字樣的門洞,進去後是另壹個分店,所有的店在六點前訂坐有效,過期作廢,而且六點後要排位!
家常菜
*黃花城下面最早開張的倉坡扶飯莊,裏面雖然沒有什麽特級大廚。可山村風味爽極,幾乎都是美味,而且店裏極為幹凈。現介紹幾道我去那裏必點的菜:涼菜:水芥菜(只長在清泉或者幹凈的水邊,正宗野菜,有點芥末的味道,清口) 驢蹄筋(是老板親自做的,幹凈,味道極好)
*熱菜:松蘑炒肉(配料:松樹下的蘑菇和新鮮豬肉,想想滋味吧)攤柴雞蛋(那叫壹個香) 熬小魚(黃花城水庫的小魚) 還有再點上壹張家常餅,暴撮吧!
*東四7條東口向胡同內走100米,“朱家菜”味道不錯!
*北京第壹家個人菜館,在壹條幽深的小胡同裏面,提示:(東城,胡同名字-翠花)特色菜:五絲桶、蒜香肘子、沙鍋丸子、扒白菜、紅燒平魚、京醬肉絲!
*西苑飯店旁十子路口東北角出租之家,有10多種熱菜(現炒的小炒,味道絕對地道,有點懷舊的感覺,80年代中期菜館的。量大)另外:涼菜、主食、湯自助,才8元/人。
江西菜
*在崇文門哈德門飯店東側(108車站再過去壹點)有壹個贛南飯店,只是壹個比較小的飯館,但裏面的贛菜壹絕,而且特別便宜,四、五個人吃飯點小炒魚,酸菜肚尖,三杯雞,炒米粉等菜(小份)加起來不超過60。00元,好吃極了。它門口有個老北京,沿街,非常好找。
江南風味
*後海南岸的“孔已己”,江南風味,散裝黃酒,用錫壺溫熱了喝,爽!
東北菜
*嘉裏中心後街有個“京海”,拉皮好吃極了,別的地方都沒他那好吃。
自助
*婦女中心後有壹家自助,78元壹位女士半價,生魚什麽的都有,建議中午去最全
*伊勢原,在建外大街華南路11號,楓園賓館壹層,從建國門過賽特第壹個紅綠燈右轉,走200米路邊就是。零點加自助,都有。最便宜的是自助,38不含生魚片,58壹份生魚片,98不限生魚片,其它的N多樣吃的隨便點,酒隨便喝(燕京)。
新疆菜
*帽兒胡同口有家新疆館子,裏面的烤羊腿灰常不錯。
*新疆住北京辦事處院內,具體地址:甘家口百貨商場向北有個十字路口,在向北壹點就到了,門口有站崗的別怕直接往裏走就好了。如果晚上去吃,人比較多,最好提前預定。
品嘗老北京各種燒餅
燒餅是北京人愛吃的食品。燒餅是烙制的,絕大多數的烙制食品是用餅鐺烙後再加烘烤。其爐竈上口為圓形,有凹下的爐膛,直徑約二尺,爐口上安置餅鐺。其熱力為燃燒碎煤渣,以保持恒溫,與現今使用的烤箱不同。
芝麻醬燒餅:半發面。餅面上粘滿芝麻,餅瓤抹麻醬、撒椒鹽後卷折,故而多層。先在鐺上烙近半熟,再放入爐膛中烤之,出爐後外焦裏嫩,酥軟可口。味微鹹,直徑約兩寸。回民、漢民經營此種面食者極為普遍。當年稱早點鋪為“燒餅鋪”。有些飯館也焙燒餅用以佐餐,如較大的回民飯館每年自立秋後賣烤、涮羊肉者,其主食多為燒餅。
此外,用燒餅夾燒羊肉、醬牛肉、醬肘子(豬肉)、炸雞蛋、油馃等等皆屬美餐。總之,它能與許多葷素成食配套。賣燒餅者多設店鋪或背筐油餅相伴而叫賣;或夜晚傍餛飩攤兒於路旁。
吊爐燒餅:此種燒餅多為回民鋪所制,用吊爐將餅坯烘烤,吊爐形如覆鍋以鐵板為底,用鐵鏈吊起,以木棍移動,爐內燃碎煤渣。這種燒餅歷史悠久,清代楊米人所著《都門竹枝詞》中有“涼果炸糕既耳多,吊爐燒餅艾窩窩”之句。其特點是兩層厚皮,無瓤,這是為了夾肉或夾油馃而食。由於制作費工,逐漸為芝麻醬燒餅所代替。
假吊爐燒餅:制作是不用吊爐而用餅鐺烙後烤熟。形與味皆似吊爐燒餅。回民飯館烙此為了夾、烤羊肉而食。
卷酥餅:與芝麻醬燒餅味同形異。制法是將半發面搟成大片,抹勻麻醬,撒椒鹽卷成長卷,然後橫切成長約三寸、寬約二寸的長方塊,烙烤而成。糕點中亦有“卷酥”與此不同。
糖燒餅:以芝麻醬、紅糖糅於半發面內烙烤而成,餅之上面粘滿芝麻。
油酥燒餅:內無麻醬,餅面有芝麻,油大層多,味稍鹹或為糖餡。
澄沙燒餅:個小、薄皮,內包澄沙餡(豆餡),餅的四周有壹圈芝麻。烙熟後裂口露餡,別名“蛤饃吞蜜”。
蟹殼黃燒餅:南方制法。死面,個小甚酥。圓形者味鹹,長圓形者有餡(紅糖餡、豆沙餡、幹菜餡)。烙制時用烤爐,爐高約三尺,圓形(以壹小缸圍以木板制成),爐頂有洞口,燒餅烙熟後用火鉗夾出,此種燒餅熱吃酥軟,涼吃難嚼。北海公園“仿膳”餐廳所售“肉末燒餅”與上述者近似。
缸爐燒餅:死面,長方形,層多,餅面上芝麻多。制法是將生坯貼於小缸之內壁,缸下為文火烘烤而熟。熱吃香酥,制此者多為河北省石家莊壹帶人。
燜爐燒餅:此種燒餅或可歸於糕點類中。油和面,圓形,個兒的大小與核桃相近,特點是十個連在壹起,吃時掰開。所包之餡分:脂油(豬油)蔥花、幹菜、豆沙、棗泥、桂花白糖、山楂白糖等等,其味各異。所用烤爐與烙蟹殼燒餅之爐類似。昔日“致美齋”與東安市場“遠芳齋”制此馳名遠近。另有,前門外鮮魚口小橋路南的“魁宜齋”所制者在南城壹帶較有名氣。近年來,北京傳統糕點逐漸恢復,渴盼“燜爐燒餅”重散芳香。
白馬蹄兒:發面,上下兩層皮,直徑兩寸余,餅面上芝麻稀疏,無鹹味,與“焦圈兒”(油炸馃)配套而食。前些年鼓樓前尚有壹店制此,購者排長隊以待烙就出爐,足見它極受食者歡迎,可惜今已無處覓得。
紅馬蹄兒:發面,瓤厚,內有花椒鹽兒,直徑寸余。餅面上芝麻密集,刷有糖色,烤熟後色如晚霞,香味撲鼻。此外尚有“驢蹄兒”個兒稍小。各種馬蹄燒餅皆非烙熟,而是以爐竈烤熟,烤爐裏膛以舊缸或琉璃瓦所砌成之。爐高壹米余,寬約三尺,下層為熱源(燃碎煤),上層寬敞,四壁熾熱。制者以面坯蘸水後貼於爐頂爐壁上,烤熟後用鐵鏟將其鏟入小鐵勺內取出。制作雖費工,但食者百吃不厭。現在烙馬蹄兒的手藝已失傳。
老北京的各種燒餅除上述者外,尚有雞油餅、麻圓等等帶芝麻之面食,屬於糕點類。
回答:2006-01-24 00:47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