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水花野生菌市場
來雲南,不壹定要去參觀博物館,壹定要去逛菜市場。
每年都有野生菌上市,世界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木水花野生菌市場,是昆明比CBD還熱鬧的地方。
大陸人來慕水花,估計會被琳瑯滿目的野生菌弄得眼花繚亂。
不僅占雲南省野生菌交易量的90%以上,全國的70%,而且旺季時每天有500噸野生菌從這裏裝車運往全國。
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端上了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美食家的餐桌。
坐地鐵到福特站下車。在妳到達市場之前,許多小販已經在路邊擺攤了。
出門的市民手裏拿著剛剛砍價的“戰利品”,不停地走著,趕著回家準備野蘑菇盛宴。
在進入市場,加入蘑菇采購大軍之前,首先感受到的就是空氣中濃郁的蘑菇香味。
雖然錯過了早市時間,但是人真的很多。
不管是大宗買家,還是餐館,還是散戶,都會有人來蘑菇買蘑菇。在野生蘑菇面前,虔誠的食用者無論收入多少都是平等的。
雞樅,幹蘑菇,松茸,羊肚菌,牛肝菌,棕櫚,綠頭菌,黑松露,老頭.
在菌比人多的木水花市場,像我這樣的大陸人喜歡“劉姥姥進大觀園”,逛來逛去好像上了壹堂野生動物生物學課。
雲南的朋友特意照顧我,所以不用擔心問木耳名字會出醜被宰,因為就算是雲南人也不壹定全知道!
不過逛街的時候要特別註意腳下,因為沒有價簽,木潑裏的人工菌,從10元壹袋到1500塊壹公斤的昂貴松露,都堆在地上,隨機挑選。
愛美的雲南人喜歡把自己種的蘑菇擺成好看的形狀,驕傲的看著自己的顧客,這種驕傲不亞於孩子期末考試在班裏的前三名的成績。
在數百種食用野生真菌中,松茸是主角。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第壹季開始引入松茸後,這種生長在山裏的食物壹夜成名。
在懂吃愛吃的外國食客中,對松茸最瘋狂的絕對是日本人。《哆啦A夢》和《蠟筆小新》有專門的情節來描述松茸的珍貴。
據攤主介紹,往年木耳壹上市,就得用汽車送到日本。
今年出口的松茸數量減少了,整體市場價格也下降了不少。
松茸最常見的吃法是用黃油煎或者和土雞燉。
現在我們在原產地,我們的飲食方式必須升級。
來雲南後才嘗到傳說中的松茸刺身,“能使眉清目秀”。果然,“高端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
蘑菇火鍋還沒熟透20分鐘就會從餐具上拿走。
把新鮮的松茸切片,加上山泥的香味,蘸壹點壽司醬油和山葵,或者幹脆什麽都不加,夾起壹塊放進嘴裏。瞬間,松茸特有的甜味緊緊包裹著味蕾,不經過任何處理的食材也能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
按照“傘越小越貴,身越豐滿,越長越少”的原則,同等品質的松茸價格可以比淘寶上便宜近壹半。
我寄了兩盒松茸(5~7cm)到我家,價格才170斤(如果我砍價技術好的話,估計能便宜點)。
比如順豐、EMS都在香菇上市的季節開通了“松茸專線”。都是快遞送的,大部分都是
但是,更美味的野生蘑菇,只有飛到雲南才能吃到。
篆新農貿市場
木水花是專業的野生菌交易市場。野蘑菇足夠了,但是如果妳想找到更多的街頭小吃,妳必須去轉心。
光是昆明的農貿市場就有幾十個,但說到存在的時間之長,老昆明人的感情之深,沒有壹個能比篆刻更新。
而且這裏的攤販似乎天生就是調色高手,轉信本身就像是“七彩雲南”的濃縮版。
用陳曉卿的話說,就是“九個正方形還不夠”。雲南的美食有壹半是因為食材豐富多樣。在磚新農貿市場,匯聚了雲南各市縣鄉的美味土特產。和雞蛋壹樣,常見的有土雞蛋和烏骨雞雞蛋之分,在轉信的蛋光產區就有六七八種。雲南人的餐桌上有很多“標新立異”的食材,比如讓人談色變的昆蟲,浪漫的花朵。
壹年四季花開的雲南,壹年四季都有花吃。不在鬥南,就是在篆刻。只有吃到當季可食用的花,才覺得真的是這個季節。喜歡水果的人來了轉心就忍不住剁手吧?超市裏很貴的西番蓮和木瓜,賣蘋果和香蕉的價格;賣青檸檬,數量不便宜。在這裏,10塊可以帶走壹大袋;當季無花果也是10塊。壹看單位,還是“kg”!除了好看,逛街購物,轉心特別好吃!21年的篆刻,有21年的老店。
用水靈的食材做出雲南人日常口味中最美味的食物,不僅味道正宗,而且吃起來也不貴。看鄰居就知道好吃不好吃。
創源粉蒸肉
讓人聞之飄香的創盛源蒸肉,是壹家有著30年歷史的名店,味道傳承自自建的水老城。央視也專門報道過。
蒸肉用的五花肉肥瘦相間,不用使勁嚼,直到酥爛。即使是不能吃肥肉的人,也會忍不住多吃幾塊。
為了保質保量,每天蒸肉的數量都是有限的,而且會賣完。通常下午四點以後就買不到了。如果妳想品嘗它,請早點來。
墨江酸筍魚
來到雲南後,我愛上了酸辣的傣味。螺螄粉中當之無愧的主角——酸筍也是傣味中常見的調料。
不愛它的人牽著鼻子走彎路,愛它的人卻停不下來。
判斷壹個店鋪的隧道程度,可以看店名前面的地名。店名越小,隧道的可能性越大。
像普洱市下轄的哈尼族自治縣墨江,聽起來比“雲南酸筍魚”靠譜多了。
這家賣的酸筍魚是提前腌制調味的半成品。回到家,只需翻炒加熱,就是餐桌上的“米飯殺手”。
子木原味雞爪
另壹種經典的傣味,花瑤傣味雞爪也可以在轉心找到。
這個木江子雞爪是電視美食節的常客,也是很多人每次來轉新都必買的美食。
雞爪分為不辣和辣兩種。如果實在吃不了辣,強烈推薦吃辣。十塊錢的雞爪居然在壹個大碗裏。
山蒼子的香味浸透了雞爪的肉,連骨頭都嚼得好好的!
稱重後,老板還會端上滿滿壹碗芹菜胡蘿蔔,配菜也很入味。多加點湯拌米粉。超級~
孟曉豆腐
《舌尖》年的燒豆腐在雲貴地區發現。妳可以在個舊和建水的磚新市場找到它。他們兩個在雲南同樣有名。
吃的時候把豆腐放在炭火上慢慢烤,咬著金黃的外殼。裏面的豆腐很軟,根本不需要牙齒。
蘸水是燒豆腐的靈魂。幹菜、濕菜、炒蒜菜,家家戶戶蘸的配方都不壹樣,沒什麽好吃的。壹個字:絕對!
會澤黑山羊
從壹家店到三家店,會澤黑山羊被老食客捧紅。
他們的羊肉
壹樓的食客大多會點壹碗羊肉米線、羊雜、羊血、羊肉,壹碗料就夠了;另壹邊,也可以零買冷羊肉片。
二樓是羊肉火鍋。天氣冷的時候可以點壹份燉羊肉湯鍋,壹份紅燒羊肉鍋。整個人吃起來很舒服。
辣小吃豆花米線
昆明到處都是米粉店。如果妳來轉信,妳可以試試這個。在昆明各地都很有名,吃飯幾乎要排10多米的隊。
必點的招牌之壹是豆花米線,爽滑有彈性。每天做的豆花,豆香味濃郁。根據口味在辣椒裏蘸壹點水,壹碗就超級滿足!
辣辣椒不容小覷。可以配壹碗冰粉,又甜又辣。
另壹種是豆面餃子,甜而不膩。頗有傳統昆明風味。
有不同種類的“帽子”可供選擇(相當於江浙滬的澆頭),壹碗6到8塊不等,相當便宜又不錯。
特色年糕
店名簡單粗暴,叫特色年糕。周圍的居民經常會買這種年糕當早餐或者下午的小吃。
炒年糕外面金黃,裏面軟糯,特別受小朋友喜歡。
年糕有很多種,最受歡迎的是紅豆餡。煮紅豆又脆又香,裹在年糕裏更甜。
海可可香白酒
雲南的甜白酒和江浙滬的甜酒很像,但是口感沒有那麽多汁,米粒更緊實。
磚新有幾家甜酒店。推薦的通海在市場上生意不錯。排隊的人很多,每天都要賣出幾十罐。
甜白酒可以用勺子直接當甜水吃,也可以和湯圓壹起煮,下海賣。
因為聞起來真的很香,所以開了的甜白葡萄酒上還有很多蜜蜂在飛。乍壹看,老顧客早就習慣了。
汪曾祺曾寫道,“我到壹個新的地方,有人喜歡逛百貨公司,有人喜歡逛書店。我寧願去逛菜市場。
看著生雞、活鴨、鮮魚和水菜、青瓜、紅辣椒,熙熙攘攘、人頭攢動,讓人覺得是壹種樂趣。"
昆明也許沒有什麽吸引人的景點,但就是這樣壹種緩慢而平淡的生活節奏,讓我在這裏暫時駐足,感到無比的滿足。
壹年壹度的“用生命吃蘑菇”季即將結束。如果妳不想錯過這種新鮮感,就要抓緊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