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說出兩種會捕捉昆蟲補給營養的植物

說出兩種會捕捉昆蟲補給營養的植物

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500多種食蟲植物..豬籠草..瓶子草..等等等等, 吃動物的也有。

NO1. 豬籠草

豬籠草又名豬仔籠,為豬籠草科多年生偃伏或攀緣半灌木,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豬籠草葉片由三部分組成。前面是壹片扁平的葉片,葉片中脈延伸像壹條紅色的塑料繩,這就是豬籠草的攀緣器官,可纏繞其他物體或偃伏在巖石上。這條延伸中脈的末端變成壹只“缶”狀的葉籠。葉籠上有小蓋,籠口有蜜腺,內壁有蠟腺,分泌蠟質作為潤滑劑,底部有消化腺,分泌弱酸性的消化液。

這裏不禁有人問,葉籠捕蟲器是葉片的壹部分,那麽,豬籠草的花呢?豬籠草是會開花的,但是,想要它開花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豬籠草必須要長到某壹大小時,才會開花。豬籠草是雌雄異株的植物,雄花、雌花會分別從不同的植株上長出來,因此,想要豬籠草結種子,就必須要確定豬籠草的性別。豬籠草發育成熟後,在葉腋抽生總狀花序,開單性花,花小、紅色或紫紅色,花並不好看,而且味道不好聞,有點臭。花後結籽。豬籠草大都用種子繁殖,也可以用扡插葉片法進行繁殖。

豬籠草怎樣捕蟲呢?豬籠草的葉籠顏色鮮艷,籠口分布著蜜腺,散發芳香,以“色”和“香”引誘昆蟲。當昆蟲進入籠口後,其內壁非常光滑,昆蟲就會滑跌在籠底。而籠底充滿著內壁細胞分泌的弱酸性消化液,昆蟲壹旦落入籠底,就會被消化液淹溺而死,並慢慢被消化液分解,最終變成營養物質而被吸收。?

豬籠草的觀賞及栽培豬籠草美麗的葉籠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歐美等地,作為室內盆栽觀賞已很普遍。近幾年,在我國許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場上,也能見到豬籠草的風姿。用它點綴客廳花架、陽臺和窗臺,或懸掛於庭園樹上和走廊旁,優雅別致,趣味盎然。

豬籠草原產於熱帶,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25℃至30℃,在生長季節要經常噴水以保持周圍的高濕環境。冬季在室內應放在向陽處,室溫不低於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豬籠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葉籠捕蟲器自然下垂,以顯示其絢麗的風采。

NO2. 瓶子草

中文名:瓶子草

拉丁名:Sarracenia purpurea?

科目/屬:瓶子草科/瓶子草屬

產地分布/適應地區:原產大西洋等地區。?

形態特征:

? 多年生食蟲草本。無莖,葉叢蓮座狀,葉常綠,粗糙,圓筒狀,葉中具倒向毛,使昆蟲能進不能出。花葶直立,花單生,下垂,紫或綠紫色,4~5月開放。?

生長習性:喜溫暖,要求較高的濕度,適宜在半陰、避風的環境中生長。?

園林景觀用途:可作垂吊花卉栽植觀賞,更適宜在學校作生物科普材料栽培。?

繁殖培育:用播種或分株繁殖。?

生態分類: 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花卉?

觀賞分類: 觀花類?

瓶子草捕食方法

? 采用陷阱作為捕蟲器的食蟲植物,通常用蜜汁來吸引昆蟲。在瓶子草的捕蟲器上,其瓶口附近便有許多蜜腺,能分泌出含有果糖的汁液。然而這個汁液並不是美食,而是危險的毒酒!這些用來引誘昆蟲的汁液,除了果糖之外,還含有名為coniine的物質,用以謀害昆蟲。當昆蟲食用了這種毒液,便會神智不清,或是麻痹、死亡,也因此豬籠草和瓶子草才容易捕到那麽多昆蟲。不過,豬籠草似乎比較仁慈壹些,蜜汁的毒性較低,因此前來取食的螞蟻大多能安然地回到巢中,只有最不小心或中毒過深的螞蟻才會掉入瓶中。相較之下,瓶子草就危險多了。其蜜汁通常是致命的毒液,昆蟲會中毒致死而落入瓶內。

瓶子草種類

? 瓶子草科***包括3屬17種,全部原生於美洲。眼鏡蛇瓶子草屬和瓶子草屬原生於北美洲,太陽瓶子草屬原生於南美洲,都是生長在鹽堿貧瘠的荒地區域,瓶子草屬也生長在沼澤地帶。

? 瓶子草科植物都是食蟲植物,從根莖中長出由葉子衍化的瓶子似器官,裏面充滿消化液,瓶口還有倒長的毛或蠟質光滑邊緣,使陷入的蟲子無法逃出。冬季時瓶子會枯萎冬眠。其中紫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是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省花。

?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入豬籠草目,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系分類的APG 分類法認為應該分入杜鵑花目。

瓶子草科

中文名:瓶子草科

英文名:Sarraceniaceae

? 瓶子草科,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壹科。多年生食蟲植物,具根狀莖,喜生沼澤地。葉叢生於基部,筒狀,似瓶或喇叭,前側伸出壹翅,此筒狀葉即捕蟲器,筒內下部常有下向的毛,阻止墮入筒內的小蟲逃逸。花大,兩性,整齊,單生於花莖頂上(在具蓋瓶子草屬成為有少數花的總狀花序)?,花被2列,萼片4~5或4~6,宿存,花瓣5,稀缺,黃、紅或紫色,雄蕊多數,雌蕊1,子房上位,由3~5心皮組成,有3~5室,3~5淺裂,中軸胎座,有多數胚珠,花柱1,頂端短2裂。蒴果,室背裂開,種子小,有小胚及軟肉質的胚乳。

? 但在瓶子草屬,花柱頂端異常擴大成盾狀,有與心皮同數的裂片,柱頭在裂片的末端。

? 有蓋瓶子草屬具小形的“蓋”,和豬籠草屬有聯系。

?種類:瓶子草科,有3屬17種。其中瓶子草屬有10種,分布於北美東部大西洋岸;具蓋瓶子草屬有6種,分布於委內瑞拉、圭亞那;魚尾瓶子草屬僅1種,分布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此3屬在中國偶有栽培。

?經濟價值:此類植物無重大經濟價值,瓶子草屬中有數種國外作為商品出售,如魚尾瓶子草。魚尾瓶子草的頂部下傾,末端有魚尾狀附屬物,形狀奇特,供觀賞。?

?瓶子草科的染色體基數=13,15,21。本科的筒狀葉內面分泌消化酶,和其貯藏的雨水相混,促使陷入筒內的小蟲潰爛。

?美洲的有袋植物瓶子草科

? 瓶子草科只有分布在美洲,包括產於美國西南部的瓶子草屬和眼鏡蛇瓶子草屬,及產於南美蓋亞那高地的太陽瓶子草屬,這類的植物葉子演化成瓶狀,並由瓶內分泌誘餌以吸引昆蟲,當昆蟲失足落下,瓶子內有逆毛防止小蟲爬出,最後被瓶內的水淹死分解吸收,成為植物的養分。

? 瓶子草會分泌酵素分解小蟲;太陽和眼鏡蛇瓶子草不會分泌酵素則是利用***生微生物,獲取此份佳肴。

NO3. 捕蠅草

捕蠅草屬於維管植物的壹種,擁有完整的根、莖、葉、花朵和種子。它的葉片是最主要並且明顯的部位,擁有捕食昆蟲的功能,外觀明顯的刺毛和紅色的無柄腺部位,樣貌好似張牙利爪的血盆大口。

捕蠅草雖然能捕捉昆蟲,但是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料,所以屬於植物。

? ■根和莖

捕蠅草的根比較短並且不發達,主要的功能是吸取水份。它的莖也比正常的壹般植物小,連接葉柄並不明顯,不過在生長過程之中地下會發育出鱗莖,鱗莖屬於演化過的壹種變態莖

■葉子

捕蠅草的葉子是由中心部位生長出來,屬於輪生的葉子,顯連座狀以叢生的形態生長。中央長出來扁平或者細線狀好似翅膀形狀的是屬於葉病的部分,原生種的葉病是扁平如葉片壹般,因為反而像是葉子,所以也稱作假葉。葉病的末端帶有壹個捕蟲夾,這才是會捕捉昆蟲的葉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許多的無柄腺,壹般是紅色或則橙色,越接近葉綠的地方的無柄腺就越少,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來分解昆蟲或則吸收昆蟲的養分的部位。葉綠長有齒狀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會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蟲掙脫和葉瓣粘合。這種的葉子擁有捕捉昆蟲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樣,屬於變態葉中的《捕蟲葉》

因為新葉都是從中心產生,故越外層的葉子就越老。在最外層的葉柄基部有時還會產生新的側芽。捕蠅草的葉柄有兩種型態發生:有的捕蠅草葉柄細長,達7~16公分長,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蠅草則長出短胖的葉柄,並平鋪於地表。捕蟲夾內側通常會呈現紅色的色彩,這些顏色大多是消化腺體的色素,當植株能接受充分的日照時,便會促進植物色素的產生,這些顏色從橘紅色到紅紫色都有,有些捕蠅草甚至會在消化腺體之外產生色素,因而使整株植株變紅。不過,也有些捕蠅草不太會產生色素,因此捕蟲夾內側只呈現黃綠色。這些現像是基因差異所形成的,因此在園藝上已因這些外觀上的差異而產生壹些栽培種。

捕蠅草的捕蟲夾尺寸壹直是受到大家所關心的。在良好的栽培環境、有充足的養分下,捕蠅草會長出越大的捕蟲夾,但會達到壹個極限,捕蠅草的捕蟲夾最大約可達到3到5公分長。捕蠅草的捕蟲夾尺寸是經過長久演化而得到最佳的大小,以這樣尺寸的捕蟲夾可以讓捕蠅草捕捉到大部分的昆蟲。若捕蠅草的夾子能長得更大,那麽捕蠅草就會少了許多捕食的機會,因為體形較大的昆蟲其數量較少,而為數眾多的小形昆蟲能從未完全閉合的捕蟲夾逃走。因此,能長出更大捕蟲夾對捕蠅草是不利的,是會在演化的過程中淘汰掉。

不過,在園藝上或學術上,總有人企圖改良出更大捕蟲夾的捕蠅草,然而這項工作或許非常困難,不是傳統園藝品種的改良方式便能達到目標。或許必須籍由現代的生物技術才有可能。

■花

捕蠅草的開化時期為初夏到盛夏,初期的時候會生長出花莖,每個花莖擁有大概五至十個的花苞,屬於標準的繖房花序,每日依序開出白色的花朵。原則上每株化指揮開出壹個花莖,如果生長的環境和養分充足的話,有時候也會生長出兩個花莖,壹般正常狀況下大都為五片花瓣和五花萼,偶爾也會有六片花瓣的變異株,雄芯約有十數根,中央會有壹根雌芯,擁有分叉狀的柱頭。

捕蠅草同株受粉的現象比較少,原因是因為當雄芯的花要長出花粉的時候,雌芯的花柱是封閉的狀態,等到雄芯開始向外側斜傾倒的時候,柱頭才會開放變成分叉狀,這時候才是處於可以授粉的狀態。這類的雄心先成熟後雌芯才長成在植物界相當常見,主要就是要避免同株受粉的情況。壹般專業術語稱這種花為《雄芯先熟花》(Protandrous flower)

除了花莖外,壹般不會有向上生長的較高大的部分,正常的莖短小不易發覺,葉柄和葉子又幾乎是貼地而生長。這是食蟲植物的壹種特征。因為除了捕食昆蟲吸收其養分外,為了後代的延續也需要借助昆蟲協助傳粉,這也是屬於所謂的蟲媒花。所以必須將補充葉和花兩個部分有所區分,可以說這是大自然給於他們的天然指揮。

NO4. 毛氈苔

毛氈苔屬茅膏菜科,主要生長於潮濕多沼澤地區的沙質酸性土壤,花小,白色或淡粉紅色,直徑最大1.25厘米,葉緣、扁平,葉表面布滿壹層具腺體的毛,腺體會分泌壹種吸引昆蟲的黏性物,當昆蟲被吸引前來取食時,即被葉面上可彎曲的觸毛所捕獲,隨即葉席卷,觸毛分泌酵素將其消化後,葉又張開再布羅網。

NO5. 茅膏菜

茅膏菜,種拉丁名: Drosera pelata Smith ex Willd.Var.Lunata(Buch.-Ham.Et DC.)C.B.Clarke ,俗稱捕草蟲。茅膏菜料,多年生草本。著名食蟲植物。茅膏菜有明顯的莖,高10-30厘米。葉皆莖生,葉片圓形或扇狀圓形莖部具有長腺毛,可分泌腺液引誘昆蟲前來覓食。昆蟲觸到腺液時,腺毛立即收縮將昆蟲捕住,然後將其消化。茅膏菜花白色或帶紅色,總狀花序。喜歡生長在水邊濕地或濕草甸中,在長白山廣有分布。茅膏菜亦有治療瘡毒、瘰病的藥物功效。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莖直立,纖細,單壹或上部分枝。?

茅膏菜屬植物為多年生陸生草本。根莖短。葉互生或基生,密集成蓮座狀,被腺毛。聚傘花序單壹或分叉,頂生或腋生;萼片5,稀4~8,基部多少食生,宿存;花瓣5,分離,花後扭轉雕存;雄蕊與花瓣同數,互生;子房上位。蒴果。?

茅膏菜屬植物有多種顏色,其葉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當昆蟲停落在葉面時,即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極敏感,有物觸及,便會向內和向下運動,將昆蟲緊壓於葉面。當昆蟲逐漸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質分解酶所消化後,腺毛重新張開再次分泌黏液,故能常在葉片上見到昆蟲的軀殼。這類植物本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根系極不發達,因此靠捕食昆蟲就能彌補其氮素養分的不足

NO6. 貍藻

種中文名:貍藻

種拉丁名:Utricularia vulgaris Linn.

種別名?:閘草(北京)

科中文名:貍藻科

科拉丁名:Lentibulariaceae

屬中文名:貍藻屬

屬拉丁名:Utricularia

國內分布: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河南和四川西北部。

海 拔:50-3500

命名來源:[sp. Pl. : 18.. 1753;]

中國植物誌:69:602

形態特征:多年生水生食蟲草本雙子葉植物

最低海拔:低海拔

生 境:靜水池塘,稻田中

是否栽培:野生

貍藻的壹生都在水中度過.它幾乎沒有根,莖也很細弱,全身葉片裂成壹條條細絲狀,好像許多亂七八糟的綠色頭發.夏天,從莖上會抽出壹根花梗,露出水面,在花梗頭上開放出幾朵蝴蝶似的黃紫色小花.貍藻是水中的吃蟲植物,在貍藻的葉邊上長著許多小口袋,那是它專門捕蟲的工具.這些小口袋構造很別致,每個口袋都有壹個和外面相通的口子,口子上還有個小蓋子,蓋子上又長著4根有感覺的毛.當水中小蟲遊到小袋門口,只要輕輕壹碰,小蓋就向裏面打開了,小蟲壹遊進口袋就再也出不來了,因為這個蓋子只能從外面向內打開,而不能從裏面向外推開.但貍藻不能像其它食蟲植物那樣分泌消化液,所以壹定要等那些自投羅網的小蟲們餓死和腐爛後,才能慢慢吸收利用.貍藻常常在水稻田,沼澤和水塘中生活,我國各地幾乎都能見到它.

NO7. 貉藻屬

貉藻屬

屬中文名:貉藻屬

屬拼音名:hezaoshu

屬拉丁名:Aldrovanda

中國植物誌:34(1):28

描 述:Aldrovanda Linn. 貉藻屬,茅膏菜科,1種,分布於歐洲中、南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大洋洲北部,我國產黑龍江省。浮水或沈水草本;莖單—或分叉,長數厘米至十幾厘米;葉輪生,每輪6—9片,葉輪基部合生,葉片匙形;花單個腋生;萼片5,基部合生;花瓣5,白色或綠色;雄蕊5,花絲鉆形,花藥縱裂;子房近球形,側膜胎座5,花柱5;蒴果膜質,5爿裂;種子多數。本屬為食蟲植物之壹,其葉面具結構復雜感應剛毛,當矽藻或甲殼動物觸動剛毛時,葉片以中脈為軸,兩邊互相靠合至外緣緊貼,將捕獲的食物包於中間,中脈附近的腺毛能分泌蛋白質分解酶,將捕獲物消化和吸收。該屬植物有葉素,能自養生活,但無根,捕食小蟲等可補充其氮素養分的需要。

浮水草本,長6-10厘米。葉輪生,每輪6-9片,基部合生;葉柄長3-4毫米,頂部具4-6條鉆形裂條,裂條長5-7毫米,葉片平展時腎狀圓形,長4-6毫米,寬6-10毫米,具腺毛和感應毛,受刺激時兩半以中肋為軸互相靠合。

NO8. 口唇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