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聽說味道難聞,但又想嘗嘗,請教第壹次吃時怎麽吃?要註意什麽?
解析:
reren//Article/3264
榴蓮的吃法
榴蓮是水果之王,具有多種維生素,營養相當豐富。它像很多熱帶佳果壹樣,自身也具有對立的功效,果肉內含火氣,稍吃過量主會流鼻血。
最佳吃法:
1、避免榴蓮上火的辦法是搭配山竹。山竹素有“水果皇後”這稱,特點是清熱去火,泰國人在吃榴蓮後常有吃些山竹的習慣。
2、將榴蓮殼煎淡鹽水服用,可降火解滯。
買榴蓮以七八成熟為佳,吃起來臭味不很重,初學吃者較易接受;若吃過量,會熱補充而流鼻血,最好將其殼煎淡鹽水服用,可降火解滯;用榴蓮皮內解滯;用榴蓮皮內肉煮雞湯喝,可作婦女滋補湯,能去胃寒。
----------------------------------------------------------------------------------------------------------------------
yxfl/bbsxp/PrintPost?ThreadID=203
榴蓮的吃法
榴蓮的傳說
版本壹 據說,明朝三寶太監鄭和率船隊三下南洋,由於出海時間太長,許多船員都歸心似箭。有壹天,鄭和在岸上發現壹堆奇果,開始大家不知何物,都不敢吃。鄭和拾得數個同大夥壹起品嘗,豈料多數船員稱贊不已,竟把思家的念頭壹時淡化了。有人問鄭和,“這種果叫什麽名字?”他隨口答道:“流連”。以後人們將它轉化為“榴蓮”。
版本二 古時壹群男女漂洋過海下南洋,遇風浪船翻,只有壹對男女漂泊幾天到達壹個美麗的小島。島上居民采來壹種果實給他們吃,很快恢復了體力。兩人再也不願意回家,在此結為夫妻,生兒育女。後來人們給這個水果起名叫“榴蓮”,意思是讓人流連忘返。
聽了這麽美的傳說還不想嘗試壹下嗎?建議開始時小口小口地適應,很快妳也會成為它的追隨者。最後向大家透露壹下,榴蓮周身是寶:榴蓮果殼煮骨頭湯是很好的滋補品,據說其果核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更是了得,被產地人視為珍寶,但壹次不可多吃,因其豐富的營養,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且榴蓮性溫,吃多易上火。
榴蓮果肉中含澱粉 11% ,糖分 13% ,蛋白質 3% ,另有多種維生素等,營養豐富,被稱為熱帶果王。
榴蓮是馳名的優質佳果。成熟果肉淡黃,黏性多汁,本酥軟味甜,吃起來具有陳乳酪和洋蔥味,初嘗有異味,續食清涼甜蜜,回味甚佳,故有“流連(榴蓮)忘返”的美譽。榴蓮產自熱帶地區,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被當地人視為“熱帶果王”。泰國曾有這樣壹名民諺:“榴蓮出,少籠脫”。意思是姑娘們寧願脫下裙子賣掉,也要飽嘗壹頓榴蓮。
功效:榴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是良好的果品類營養來源。 榴蓮有特殊的氣味,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認為其臭如貓屎,有的人認為香氣馥郁。榴蓮的這種氣味有開胃,促進食欲的功效,其中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蠕動。
適合人群:壹般健康人都可食用。病後及婦女產後可用之來補養身體。
適用量:每天不超過100克。
溫馨提示:成熟後自然裂口的榴蓮存放時間不能太久;當嗅到壹股酒精味時,壹定是變質了,千萬不要購買。因榴蓮口感較稠結,易積於腸內,多喝開水可助消化。榴蓮雖好,但壹次不可多吃,因其豐富的營養,腸胃無法完全吸收時會上火。如果多吃後,可吃幾只山竹,只有水果王後才能降服水果之王。榴蓮雖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榴蓮含熱量及糖分較高,因此肥胖人宜少吃,糖尿病者更不應該進食。它亦含較高的鉀,腎病及心臟病人應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