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老張小的時候,那會兒家裏有藕塘,每年到了入冬以後挖藕的時候爸爸總能挖出來很多黃鱔和泥鰍,泥鰍那會都嫌刺多肉少,大家都把泥鰍剁碎餵鴨子,而黃鱔自然就進了我和姐姐的五臟廟。而到了夏天的時候,藕塘挖不了黃鱔,就自己去水稻田裏挖黃鱔,那會兒夏天也沒像現在這麽熱,老張都穿著背心短褲去水稻田埂上捉黃鱔,壹中午也能捉好幾條。
那會兒黃鱔捉回來壹般都是在木板上釘壹顆2厘米的釘子,然後把黃鱔頭釘在上邊,之後拿著刀片,順著黃鱔肚子直直的就是壹刀“開膛破肚”,之後把黃鱔肚子裏的臟腑全部挖出來餵鴨子。最後再壹刀把黃鱔頭剁下來扔掉,有時候黃鱔多的時候我們也把黃鱔尾巴扔掉,因為尾巴沒啥肉,吃起來浪費時間。
黃鱔洗幹凈之後用蒜苗爆炒其實味道特別好,或者用荷葉包起來模仿叫花雞的做法做出來的黃鱔特別好吃,這個我可以推薦給大家,具體的做法是:把黃鱔切成2-3厘米長的節,之後拌上調料,撒上壹點清油,然後用荷葉裹起來,外面敷上壹層泥,放在竈膛裏面做飯的時候燒,等到飯做好“叫花黃鱔”也就做好了。
其實我們這邊黃鱔是沒人吃頭的, 因為黃鱔頭難啃,沒肉。但是黃鱔頭在中醫裏面是藥材,具有滋陰、散瘀、 治消渴、癥瘕的作用。但是現在的野生黃鱔生存條件,農藥、化肥殘留多,而這些殘留往往聚集在頭部,所以老張不建議吃黃鱔頭。至於說人工養殖的,那就更不知道頭部聚集了多少藥物殘留,所以大家都懂得。
黃鱔的頭能吃嗎,為什麽?
簡單的說,妳黃鱔的血與肉都能吃,那它的頭肯定是能吃的。
在咱們農村,吃黃鱔能增加身體的營養物質,因為黃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鐵,鈣,而且能治療貧血癥。
在農村,黃鱔壹般生長在田間,水溝裏,小溪裏,河塘裏,陰溝裏,可以說,只要有水的地方,黃鱔是能夠生存下來的。
七星老農過去在農村時,喜歡抓泥鰍黃鱔,但是我自己並不喜歡吃黃鱔,滑皮稽頓的,還起著鯰魚絲,人壹看見就作嘔。
那時候居住在壹個屋場裏的堂哥特別喜歡吃黃鱔了,他每次壹回家就買些泥鰍鱔魚回來剖,但我也只看見他剖黃鱔時,用刀剁掉了它的頭部,去掉了它的內臟,拿去餵雞鴨了呀,也沒有看見他那麽喜歡吃黃鱔的人,去吃頭的了是吧。
再說,鄰裏鄉剖泥鰍鱔魚時,也只見到吃黃鱔的肉,不見大家吃黃鱔們的頭與尾巴了,也有可能是黃鱔頭部長得象蛇頭,壹副三角形頭的樣子,吃起來太恐怖惡心了吧,再壹個黃鱔長年生活在田間汙水中,頭部含有大量的重金屬與化肥農藥,吃了對人的身體 健康 不好的原因吧,所以,我個人估計大家吃黃鱔時,才選擇不吃它頭部的原因,不知道大家還知道我們鄉俗,吃黃鱔不吃頭的其它原因沒有,歡迎大家都在評論區留言!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黃鱔的頭可以吃,過去在咱們農村,大家吃黃鱔不吃其頭部尾巴的主要原因,是壹種鄉俗,是因為黃鱔頭藐似蛇頭,看著恐怕,怕頭上生毒,而尾巴太小太滑,筷子夾不起來的緣故吧,別無它意。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註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黃鱔的頭能吃嗎,為什麽?說句實在話,農夫幾十年了還真沒吃過黃鱔的頭!
在還是七八歲的時候,就經常吃黃鱔了。那個時候父親去水田裏幹活的時候,都會帶著壹個小桶,就是用來裝黃鱔、泥鰍的。因為在當時,水田裏的泥鰍、黃鱔這些是特別多的。而在翻耕水田的時候,就經常會挖到黃鱔、泥鰍,而這個水桶就是專門用來裝抓到的這些野味的。
那個時候,農夫還不太能吃辣椒,但是媽媽做的盤龍黃鱔,即便是有點辣味也愛吃。而吃盤龍黃鱔,應該是農夫認為黃鱔最美味的壹種做法了吧。而且這種 美食 ,還得講究吃法。因為盤龍黃鱔做好了以後,就真的像龍壹樣盤著的,而在做之前又是沒有去內臟和腸子這些的。所以全部都要使用者,用筷子和嘴巴來配合完成。
方法也簡單,只需要在黃鱔頭部兩厘米左右的地方咬上壹口,然後往後面壹拉。這樣黃鱔就分開成為了兩半,然後把它的腸子去掉,剩下的就都是美味了,最後再把黃鱔的頭扔桌子上到時候餵豬,或者是直接扔給桌子底下的狗吃了!那黃鱔的頭能不能吃嗎?
其實,黃鱔的頭是能吃的,而之所以很多人不吃,原因是黃鱔的頭部並沒有什麽肉,基本上全部都是骨頭,吃起來也是沒什麽營養的。不過有些人卻說, 黃鱔的頭不能吃,那是因為可能有重金屬,或者還有可能是有螞蟥等寄生蟲。
不過,農夫認為,如果擔心有寄生蟲的話,那不只是在頭部有,全身都有的。只要經過高溫徹底煮熟了,無論是螞蟥,還是寄生蟲都統統殺死了的。所以,吃黃鱔壹定要徹底高溫煮熟哦!
而有很多的人不愛吃黃鱔的頭,無非就是口感不佳,既沒有多少肉,而且還看起來有點不好啃,就像很多人不愛吃雞頭是壹樣的道理。但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個看個人的愛好吧,喜歡吃就吃,不喜歡吃就不要吃,這個是沒有什麽好糾結的。因為黃鱔能吃,那它的頭也是可以吃的。
另外有壹點農夫還是要提醒壹下大家,壹些年數比較久遠的黃鱔的血液是有毒的哦,在食用之前壹定要徹底烹飪熟透了才可以哦!
只要環境不被汙染,溝渠河道不被堵塞,青草綠水下,壹定會生活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黃鱔。
在很多年前,生長在農村的我們,從六,七歲開始,就和黃鱔打交道,在熱季,鱔魚最活躍,白天用鉤釣,壹根長長的鋼絲,未端加熱彎成鉤,頂端彎成壹個圓圈,鉤上穿壹條大蚯蚓,在水塘,河溝邊的石縫,泥洞,草叢中釣,我們因為力氣小,大的抓不住,只釣得了小點的黃鱔,有時能釣到十多條,能炒上滿滿壹大碗。晚上,就用鱔魚籠誘捕,籠內放點誘鉺,把籠放在淺些的水草下,用泥偽裝,籠尾有壹個竹刺紮成的洞,鱔魚進得去,卻出不來,第二天早上去起鱔籠,籠多,捕的就多,吃不完的,用壹個小瓦缸,裝上清水養,慢慢吃,有多的,還拿到菜場賣壹點。
以前的農村,生活很艱苦,肉類很少吃得到,黃鱔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農村家庭改善生活最直接的高端食品。家中有黃鱔,大人都在忙生產,殺黃鱔,都是我們小孩的事,那時殺黃鱔,用剪刀,先把黃鱔頜下剪開,然後從頭至屋,從肚皮處剖開鱔肚,剔除內臟,去掉黃鱔頭尾,用刀在案板上將黃鱔拍成鱔片,再斜刀切成鱔絲,大小由個人定,壹般用姜絲,紅辣椒,大蒜等簡單佐料下油爆炒,壹大碗香噴噴美味的炒鱔魚就端上飯桌。
鱔魚渾身是寶,身體各個部位都能食用,在農村,吃黃鱔的風俗習慣,上輩言傳身教,吃鱔魚壹般去頭去尾去內臟,據說鱔魚頭骨多,鱔魚尾無肉,別的原因沒有,壹直到現在,由於傳統因素,大家吃鱔魚都不吃頭尾和內臟。
黃鱔的頭在醫術裏說是有滋陰養腎,散瘀、 治消渴、癥瘕的作用和功效還含有壹定量的蛋白質等營養,是完全可以食用的。不過吃的人比較少,因為黃鱔的頭比較堅硬,沒啥肉,味道也不如肉好。再說現在黃鱔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的,養殖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壹些藥,藥物會殘留在腦補,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吃頭的好。
黃鱔的頭看起來其實是有點嚇人的,有的人想試試看黃鱔的頭是什麽味道,又害怕黃鱔的頭是不能吃的部位,下面介紹黃鱔頭能吃嗎 完全可以食用。
黃鱔頭能吃嗎
黃鱔的頭在醫典裏有滋腎養陰、散瘀、 治消渴、癥瘕的作用和功效,還含有壹定量的蛋白質等營養,是完全可以食用的。之所以很少人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壹是黃鱔頭部的骨頭很多而且比較堅硬,沒有什麽肉,味道不太好,黃鱔的尾部沒肉,壹般都直接減去。
二是現在的黃鱔大多數都是養殖的,養殖過程中使用了壹些藥物,藥物在黃鱔頭部和尾部殘留的比較多,所以有黃鱔不要吃頭吃尾的說法。
黃鱔的毒性
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鱔魚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熱,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壹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吃鱔魚的禁忌
1、本身對鱔魚過敏的,最好不要吃。
2、供食用的鱔魚應當由鮮活鱔魚烹調,不宜采用死了好幾個小時的鱔魚,否則食用後會引起中毒。鱔魚壹旦死亡,就和蟹壹樣,體內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故以食用鮮活黃鱔為宜。
3、青色鱔魚有毒,黃色鱔魚無毒,有毒鱔每次食用250克有致死危險。
4、用激素催肥“早熟”的鱔魚亦不宜吃。
鱔魚和菠菜相克
菠菜與鱔魚相克,同食易導致腹瀉。鱔魚性溫味甘,可益氣補中,除腹內冷氣;而菠菜性冷而滑,下氣潤燥。兩者的性味功能皆不相協調,並且鱔魚油煎多脂,菠菜冷滑,壹起吃還可能造成腹瀉。菠菜內所含的草酸,會與鱔魚中的鈣相結合,形成草酸鈣結晶,還會使腎炎病人的尿色混濁,管型及鹽類結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