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醬香餅
家醬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特有的小吃,但湖北各地的小吃街都會出現。記得我在武漢讀大學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會買3塊錢的醬餅,配壹杯豆漿。當時覺得比大魚大肉好,滿足不了。它香,甜中帶綿,辣而不燥,外酥裏嫩,風味獨特。醬餅的雛形類似於千層餅。
2、炕土豆
壹萬個康土豆,只有恩施康土豆最正宗!不知道是因為恩施的土豆好吃,還是恩施人特有的手藝更好。做出來的康土豆總能嘗到身上的味道,又辣又辣,不吃也能吃飽。
在鄂西恩施州,炕是除了煎、炸、燉、燒之外的另壹種烹飪技術。過炕的土豆,外脆裏嫩。在炎熱的天氣裏吃點東西。皮很薄,而且香脆可口。有壹種原汁原味的軟軟甜甜的味道。壹口就讓人想開心,絕對顛覆妳過去對土豆單調的印象。
3、宜昌紅油小面
紅油面也是我最喜歡的早餐,既實惠又好吃,還很飽。宜昌人對紅油面的喜愛可以說是無以言表。湯又香又辣,色澤紅亮,爽滑堅韌,味道鹹辣,看起來油油的,但壹點也不覺得油膩。
把面攪壹攪,先喝壹口湯,人的食欲會大大增加。面裏滿滿的苦澀和味道,像交響樂壹樣融入口中。雖然不及山珍海味,但也別有壹番風味。
4、三鮮豆皮
說起三鮮豆皮,感覺好久沒吃了。如果要說吃三鮮豆皮的感受,我覺得真的有必要用“比吃肉還過癮”來形容。吃了壹口,感覺把好吃的都吃光了,好滿足。雖然食材很簡單,但是味道不壹般。
鮮豆皮是武漢人愛吃得太早的美味。是糯米和豆皮的合作。“三鮮”是指用鮮肉、鮮菇、鮮筍做成的餡,而這個“豆皮”也是壹種不常見的豆皮,主要由綠豆、大米等做成。
炸好的豆皮外酥裏嫩,油而不膩,方而薄,色澤金黃,吃起來脆而嫩。壹舉獲得中國餐飲行業最高榮譽“金鼎獎”。
5、武漢熱幹面
哈哈,熱幹面家喻戶曉,但是最正宗的熱幹面還是武漢戶部巷最正宗的壹家。咬壹口,面包裹著厚厚的芝麻醬,軟軟的,很好吃。不知道怎麽形容。反正味道極好。
面條拌好後,即使芝麻醬再粘,面條也不結塊,拿起來根根分明;入口時質地柔韌有彈性,可以咬斷,很順滑。
6、油燜大蝦
入夏後,進入夜市,幾乎每壹桌都會端上壹只油浸大蝦,壹只蝦,壹杯酒,壹股涼風,壹天工作的疲憊煙消雲散。
這道菜在味道和顏色方面都很受大眾歡迎。紅大蝦光看著就開胃,小龍蝦的辣味順著舌尖壹直到胃底,很辣!這才是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7、宜昌涼蝦
世界上居然有這種飲料,太神奇了。作為壹個湖北人,第壹次喝的時候有點害怕。我心想這蝦怎麽吃起來是這樣的,就是嘗了壹口就覺得不敢咽下去。終於學會了涼拌蝦的制作方法,才知道涼拌蝦不是涼“蝦”,而是越喝越上癮。
涼蝦是宜昌街常見的特色飲品。配上紅糖水或桂花汁,清涼爽滑,清涼解渴。它和米飯壹起煮,用漏勺漏到冷水盆裏。因頭大尾細如蝦,故名,再放紅糖水。是人們消暑的甜品。
8、恩施醪糟
恩施醪糟和我們平時在超市買的米酒不壹樣,但是市面上的米酒,粘粘的,澀澀的湯,煮透了勉強有米酒的味道,口感真的不如恩施傳統醪糟。
恩施的酒醅,白玉填充的米粒,裏面是甜甜的汁液。壹勺糯米又軟又香,入口即化。每壹粒糯米都剛剛好,生吃味道鮮美。路過恩施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
9、荊州魚糕
荊州花糕是荊州傳統名菜之壹。作為荊州八大名菜,它有著悠久的歷史。魚糕不僅好吃,還有“飛黃騰達”的意思。其諧音“魚高”也有“壹年多,步步高升”的意思
做好的魚糕可以即食,也可以和丸子壹起蒸,鹵菜也可以。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每次買魚餅都比較喜歡火鍋吃,湯更香。魚餅湯汁飽滿,食欲層次更豐富。
10、周黑鴨
嚼鴨脖似乎是追劇的最佳搭檔。單純的追劇很無聊,但是如果配上壹盒鴨脖就不壹樣了。瞬間就會很刺激,辣就更大力追劇了。
鴨脖是武漢美食的招牌是真的。不吃鴨脖,就沒來過武漢。這是去武漢旅遊的人的***識,他們都喜歡這樣。武漢鴨脖雖然辣,但是吃多了也不會上火,味道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