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去鄉懷食,壹個溫州人的早餐記憶

去鄉懷食,壹個溫州人的早餐記憶

相信每壹個離家的人啊,都不僅想帶走行囊,更想帶走家鄉的味道。

我出生在壹個溫州最南方的小鎮,三面環山,壹面靠海。我在那裏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期,家鄉的山水養育了我的人,故鄉的味道養了我的胃。

我離故鄉八年有余,想起故鄉的味道,還是覺得故鄉的早餐最讓人懷念。

高中讀書的時候,到了縣城,住校,又懶,起床的時候已經匆匆忙忙趕向早自習,只能去食堂打包面包之類,純粹為了果腹,少了單獨品味早餐的意趣。

來到大城市之後,房價飛漲,很多早餐店無法生存,只能在街頭巷尾“捕獲”壹兩個小攤,買壹些粥啊包子填肚子,表明自己已經吃過“早餐”了。

而今離家千裏,隔了歲月久遠的樣子,不知是鄉愁在發酵,還是品嘗過天南海北的美食過後,開始愈發懷念故鄉的味道。

溫州糯米飯

溫州糯米飯是溫州美食裏最“爭氣”的,走得最遠最廣,知名度最大。由蒸熟的糯米,上面撒上油條碎末或油條塊和肉末湯組合而成。

前段時間朋友圈裏瘋狂轉發著幾篇介紹溫州糯米飯的文章,好像大家借轉發來慰藉自己遠離故鄉的心。

更有甚者,不再滿足於轉發,直接為傳播家鄉美食做貢獻,在異地開起了溫州糯米飯店,杭州便有好幾家,如“良米良”,“琦食”等。

溫州肉羹

溫州肉羹又稱“溫州瘦肉丸”,分為豬肉和牛肉兩種。溫州肉羹是可以和溫州糯米飯並駕齊驅的在外美食,知名度也很高。以前學校裏的美食節上有,後來發現在杭州城內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總會有個小攤子。

溫州肉羹沸水壹煮,加上香菜、醋和壹些調味料,便足矣。在我的家鄉,還有特制的蔥頭油、腌筍可以調味,或者可以加壹點九層糕更容易吃飽。外地人吃不慣腌筍,索性去了這味調料,不禁為他們扼腕嘆息,又少了壹種溫州味道。

溫州炒年糕

在外地吃到的年糕大多數是韓國年糕類的圓片形或圓柱形,家鄉的年糕是長方體切片。

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去作坊裏做年糕。爸爸用三輪車載著壹筐自己家的米,到了作坊,師傅把原料做進年糕機,壹會兒便有長長的年糕從出口出來,爸爸就站在出口,拿著刀,壹段壹段切。

可惜現在已經十多年不去做年糕了,過年的時候去菜市場上買壹點便湊數。年糕作坊也不見了。

年糕包油餅

這個我真的除了我的家鄉沒有在其他地方見到了!!!溫州其他地方也沒有!!!閩南話裏叫“個包油席”。

上面講到長方體的年糕,這個年糕是沒有成形的,壹大早冒著熱氣,阿姨扯壹塊年糕,揉成壹個餅狀,把油餅再放進去,合起來,年糕有黏性,就可以包起來了。年糕裏還有加香腸,喜歡吃甜的也有人就在年糕裏包壹點紅糖。

手打面

家鄉街上有家老店,店面連招牌都沒有,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面店,每天從早餐到晚餐來這裏吃面的人絡繹不絕。

他們家的手打面是自己手工做的,被細細分好的同等分量的手打面排在那裏,隨著壹句“老板,壹碗手打面”,老板拿著分好的壹撮面就下了鍋,煮沸加青菜撈上裝進調好調料的碗裏,緊接著壹碗高湯澆下去,壹碗面條就活了起來,再加壹些特制的肉沫。

有的人還喜歡加壹些大腸、豬血等等,當然這些大料都是要額外加錢的。

溫州肉面

這個面也是目前為止我沒有在其他地方見過的。肉面好吃有勁道,誰吃誰知道!

壹年之中難得幾次回家鄉,從來不睡懶覺,叫醒我的不是鬧鐘和夢想,而是這些早餐。

沈宏非評價《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妳問他美味在何方,他的手指最終總是會像扶乩般自動地指向老家的方向”。

他自己也說道:“就像我,壹個安徽人,在北京這麽大的城市生活了四分之壹個世紀,每每想到我老家淮河岸邊的菜肴,還是難免食指大動。”

可能對每壹個離家的人來說都壹樣,人間自有珍饈,我們卻獨獨懷念,故鄉的味道。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供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