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宋代蘇軾品嘗過哪種食物呢

宋代蘇軾品嘗過哪種食物呢

宋代蘇軾曾品嘗過“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軾所創制(壹說為蘇軾小妾王朝雲在蘇軾被貶黃州之際為改善飲食所創),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為徐州“東坡四珍”之壹。

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決口,至八月二十壹日洪水圍困徐州。蘇軾以身卒之,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為感謝這位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壹致稱之為回贈肉。

元豐三年二月壹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蘇軾自己開荒種地,並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宋哲宗元佑四年壹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佑五年五、六月間,浙西壹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壹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蘇軾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蘇軾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蘇軾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擡豬擔酒來給蘇軾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蘇軾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在黃州時得到進壹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蘇軾簡介

蘇軾,字子瞻,壹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善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