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壹名從事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心理咨詢師。我在高校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有時候也會接待老年來訪者。退休對壹個人有什麽心理影響?我結合自己在老年人心理咨詢方面的經驗來回答妳的問題。
妳說“有些人沒退休的時候,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他們不承擔亂搞的責任,整天精神恍惚。馬上就要退休了,精神煥發,按時上班,工作精力充沛。這是壹種什麽樣的心理狀態?”這種情況,我理解是正常現象。我馬上就要退休了。退休總有壹個適應的過程。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過渡期。否則,馬上離職,會不適應,會有很多問題。
對於壹個人來說,退休意味著退休後,由於工作、角色、生活習慣的改變,妳正式進入老年。妳在身份上是個老人,生活內容、生活節奏、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父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對壹個人的心理產生很多影響。
壹是原單位的感情變化,離開工作了幾十年的單位,感情上是舍不得的,會有舍不得;二是角色轉變,從原來的工作角色轉變為休閑角色,與工作相關的人際網絡逐漸喪失,會導致心理上的巨大損失;第三,退休後,我將進入過退休生活的生活模式。沒有工作,我會認為自己是壹個沒有價值的人,有壹種無用的心理。第四,人生的目標也會受到影響。以前是為了實現職業理想和人生夢想。現在妳退休了,妳的人生目標會隨著退休而改變。現在妳的人生目標是保護健康,享受生活,感受晚年的美好。
退休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對壹個退休的人最大的心理影響就是社會角色的轉變。所以,退休後壹定要接受退休的角色,重新定位自己,適應新的生活,以壹個老人的身份看待外界,審視自己,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理性對待退休後的退休綜合癥,調整心態,積極面對退休生活,積極面對自己。
所以退休對壹個人心理最大的影響就是心態的變化,壹個是積極心態,壹個是消極心態;當然要把心態調整到積極的態度,自覺積極的接受退休,接受我是個老人。退休對我來說不算什麽,只是人生的又壹次新旅程。
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如果妳有不同意見,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可以繼續討論,分享我們的觀點。
再次感謝邀請!
退休是很正常的事情,對誰都沒有影響。退休後可以拿工資,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用每天為錢發愁。多好啊,我都等不及了。不幸的是,我花了四年時間才得到它。
關於退休後的話題,有些人可能不珍惜退休前的工作,都把繁重的工作推給新員工或者年輕人,但在退休臨近的時候還是不願意離職,尤其是壹些領導。我身邊會不會有壹些例子?比如壹個校長退休了,差距會特別大,因為他在任的時候整天被他包圍。但是退休後人情比較薄,比較涼。原本和她親近的人選擇了疏遠,轉而和新領導親近。如果他沒有調整好,差距會更大,衰老會更快,幸福指數會相當差。
如果是普通員工,會舍不得離開崗位。畢竟壹個在崗位上努力了30年的人,是他熟悉的同事,但即使老了,他們還是會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
我可以以我的爸爸媽媽為例。他們尤其不想離開自己的工作。都是普通老師。我和他們聊過,他們因為習慣了老圈子而舍不得離開,但是他們真的離開了。他們回農村照顧我年邁的奶奶和爺爺,在家種田,養雞鴨,但還是過著比較安逸的生活。當他們叫他們的時候,他們都表現出快樂。
退休對壹個人的影響,
不是退休決定的,是人平時的狀態決定的。
這裏,有幾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對妳來說,
工作,是什麽?
工作和生活有什麽關系?
妳什麽意思?
也就是說這個工作是工作是主體還是生活是主體。
如果工作是主體,那麽當妳退休的時候,就會引發壹系列不舒服的反應。
如果說生命是主體,那麽,對於生命來說,退休只是某種工作形式的結束,但對於生命本身來說,除了死亡,沒有真正的退休。
所以工作退休不會影響生活狀態,因為人生有很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可以做。
我是2019退休的。我來說說我的感受吧!上班很辛苦,身體不太好,退休的時候心情很好。喜歡待多久就待多久,身體會得到調整,自然會慢慢好起來。但是習慣了之前忙碌的生活,放松下來還是有很多失落感。雖然工作了這麽多年,但因為是合同制轉制的小城鎮,退休金低得可憐,心裏沒底。心裏真的很忙。還在尋找新的出路。退休是壹個階段的結束,但也是另壹種人生的起點。跟著感覺走,放下壹切,對過去什麽都不說。
每個有工作的人都要經歷退休養老的節點。有些人會有退休綜合癥,原因是他們沒有為退休做好心理準備。退休意味著壹個人要離開工作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崗位,這是壹個重大的角色轉變。有些人接受不了這種角色轉變,所以產生了心理沖突。
退休後,老人的心理變化很大,個體差異也很大。有的人易怒,急躁,沒有耐心;有的人喜歡發牢騷、誇誇其談,往往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有的人固執孤僻,言出必行;有的人孤獨,沈默,覺得退休後大勢已去,生活無趣。這些都是退休綜合癥的表現。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退休只是人生的另壹個階段。這個階段也可以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要理性對待。
對於退休,我們應該這樣做:1。學會寬容,永遠有壹顆寬容的心。壹味的關心別人,最終會傷害到自己,所以不要苛責自己。只有豁達,才能包容。2.提前規劃好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這個領域大放異彩,找到存在的價值。3.我工作了幾十年,忙了幾十年。所謂人生苦短。我要在剩下的時間裏學會享受生活,熱愛生活,永遠保持這種生活態度。4.如果妳感到不安和沮喪,多參加娛樂活動,多與人交流,以釋放心中的負面情緒。
不要害怕退休。退休後可以繼續創造人生的價值,將個人愛好、生活和工作與生存的意義聯系起來,以樂觀的心態度過每壹天。
有了工作,總是很累很累,也不珍惜。即將退休不用工作,舍不得放下。人總是這樣的。
退休對壹個人最大的心理影響就是失落,而且影響還是挺大的。當妳走出來,妳將迎來第二個春天。出不去的話,短短幾年就顯得蒼老了很多。
所以,要學會珍惜眼前的工作,該退休的就要退休,該退休的時候就要安穩,就沒有遺憾了。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變化,包括知覺、智力和人格特征的變化。老年人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情緒不穩定:有的老年人變得多疑多愁善感,容易激動,能為小事發脾氣,對周圍的事物總是感到不舒服和不滿;有的依舊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賣老賣老:有的郁郁寡歡,郁郁寡歡,或者對壹切都漠不關心,無動於衷。
2.記憶力減退:老年人的記憶力經常下降,尤其是近期記憶,比如昨天吃了什麽食物,前幾天誰來看過他們。放下東西就忙,經常找鑰匙眼鏡筆之類的小物件。看到熟人壹下子記不住名字,感覺精力和腦力不足;空間概念和抽象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會下降,計算能力會慢而慢,容易出錯,難以吸收新知識。
3.性格變得古怪:有些老人不願意與外界接觸,待在家裏與世隔絕;有的心胸狹窄,非常小氣,視錢如命;有的人重復性強,過於謹慎,怕出錯;有些人變得不守規矩,生活懶散,不註意個人衛生;還有的變得幼稚,喜歡和孩子在壹起,貪吃零食;或者變得自私貪婪占小便宜。
4.增強自我意識:人到老年,其特征或性格,包括興趣、性格、愛好、傾向、價值觀、天賦、特長等也隨之發生變化。以自我為中心,如過度關心而產生的焦慮,對健康和經濟的擔憂;焦慮、保守、孤獨、任性、把握不了現狀而產生的懷舊和牢騷;思維方式頑固、呆板、保守、僵化,偏愛舊習俗和文化娛樂,對新事物感到厭倦,社會適應能力下降。
5.過度關心病情:過度關心病情,往往專註於身體的壹些不適,擔心不治之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也不放心,緊張,焦慮,多疑。從疑病到怕病,從怕病到怕死,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和擔憂。依賴性增加:不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過分依賴別人的照顧。我經常以各種不適引起別人的註意,希望得到別人的關註和尊重。行為幼稚,導致生活能力退化。等等!
沒有心理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工作中走到了盡頭,是時候退休了。
這意味著老年生活有了新的開始。想著上班沒時間做的事,這次有時間做了。我不用每天忙於工作,也不用起早貪黑。我應該享受壹生中最悠閑的時光。每天都是周末,美食節,藝術節,歡樂節。
有時間做自己愛吃的菜,有時間去老人活動室畫戶外速寫,有時間和老朋友壹起跳舞唱歌等文藝生活。這是壹個快樂美好的退休日。
第壹,損失。
“長江後浪推前浪,壹代新人換舊人。”退休意味著步入老年。本來是家庭和社會的主心骨,現在卻成了邊緣人物。曾經在家庭和社會中,壹個人的主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在卻逐漸變得可有可無。
第二,無聊。
無論工作忙還是閑暇,妳都應該始終按時上下班,完成或多或少的壹項任務。退休後每天有很多空閑時間,無聊到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第三,自由。
每個人都繞著地球轉,我擔心了大半輩子。讓它去吧。我大半輩子都在為家庭和社會忙碌。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
朋友妳好,歡迎交流評論。[羅斯][羅斯][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