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觀察·專家評
朗讀 | 趙世(杭師大)
走在 美食 的新絲路上
◎ 蔣培華(臺灣)
(意大利ALMA學院大中華區推廣中心主任)
中國和意大利,是兩個熱愛生活的民族,特別是對 美食 的要求。勤奮的中國人在勞動工作中擠出吃飯時間,也會搭桌擺上數菜壹湯,全家大小舉筷***聚;而意大利人刀叉間的首盤或面食或燉飯,主食或肉類或海鮮,面包葡萄酒礦泉水亦是必備,餐後咖啡也絕不能少。
南歐風情的藍天海水、底蘊豐富的藝術文化 歷史 ,以及各類享譽世界的食材,是讓意大利叫人念念不忘的根本所在。
高山海洋的自然條件,提供了北方以肉類,南方以海鮮為主的飲食傳統,而2/3的山坡地形則為葡萄地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顯然,這也讓意大利成為了世界第壹產酒國。當然,還有讓意大利人很是自豪的民族標誌——另類主食Pasta。每個大城小鎮,這個有著壹樣的名字,卻不同風味的面點,做法、配料、長相,隨著鄉鎮方言不同而改變。
意大利人視家裏的餐廳亦或廚房為重要場所,大家圍餐桌而坐則是陪伴著成長的生活習慣……
食物,扮演著無以取代的角色,而身為主廚的媽媽或是祖父母,在他們炮制的傳統美味之下,是代代相傳的記憶裏鏈接出的 美食 底蘊。尊重傳統,維護 歷史 古味,不遺余力,充滿想象力且愛變化的意大利人和勤勞智慧且創意無限的中國人,對於 美食 的堅持和熱愛,真的極為相似。
今年11月,浙江 旅遊 職業學院與意大利ALMA學院的兩校聯盟發布會,將於杭州舉行。屆時,除了開展兩校簽約儀式,活動還將邀請中意兩國嘉賓、學者等嘉賓出席論壇及意式高規格晚宴等。
意大利ALMA學院(ALMA拉丁語意為“生命力”)是當今意大利最權威的意大利 美食 國際學院,學院希望將傳統意大利地方烹飪得以發揚,並糅合更 健康 的現代做法,強調從實際中驗證,將激情化為專業!
學院位於意大利 美食 之都Parma近郊Colorno,以20人小班制每天8小時嚴格授課,除校內固定老師並邀請校外客座星級廚師,國際班課程有烹飪和現代烘焙班。ALMA在全球有數十所合作院校,每天,能看到不同國籍的年輕學子穿梭在 美食 殿堂,他們,終將成為最專業的廚師、烘焙師、品酒師……
為推進兩校進壹步深化合作,聯盟後,將在意大利開設中華烹飪培訓班,並對意大利當地的中國餐廳開展培訓及指導,由浙江烹飪協會和浙江旅院***同頒發相關認證。同時,浙江旅院廚藝系亦將開設意大利烹飪班,講授意大利基礎烹飪、飲食文化及意大利語等課程,在具備了意大利烹飪基礎知識後,同學們還有機會前往意大利進行深造。
隨著今年3月,中意兩國“壹帶壹路”合作協議的簽訂,兩國多元化的合作進程和交流,亦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開放與和諧。兩校的聯盟,便是旨在“ 美食 新絲路”的願景下,讓中意烹飪 美食 文化得以深度交流與深遠的合作。
專家評
◎徐輝(浙江 旅遊 職業學院 副教授)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表示,中意兩國在農業、食品、綠色和數字經濟方面的合作前景廣闊,產業互補性強。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也曾表示,中意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深化制造業、農業以及創新等領域的互利合作,必將為兩國工商界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方願鼓勵有實力的中資企業來意大利投資興業,相信意方會為中國企業提供公正、透明的營商環境。
歷史 文明和人類才智始終貫穿著中意兩國的交往,使得這兩個世界文明古國的關系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性。
古絲綢之路在人類 歷史 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壹帶壹路”倡議,也將打造中意合作新的繁榮之景。未來,會有更多的現代版馬可?波羅往返於這兩個古老卻朝氣蓬勃的國家間。浙江 旅遊 職業學院與意大利ALMA學院,定將雙向緊握交流之任,傳承不熄的薪火,照亮 美食 新絲路。
-THE END-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戳“閱讀原文”壹起來讀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