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揚風味以揚州、兩淮(淮安、淮陰)為中心,以大運河為主幹,南起鎮江,北至洪澤湖周近,東含裏下河並及於沿海。這裏水網交織,江河湖所出甚豐,看撰以清淡見長,味和南北。其中,揚州刀工 為全國之冠,兩淮的繕魚菜品豐富多彩,鎮江三魚(酣魚、刀鯨、蛔魚)馳名天下.
金陵風味又稱京蘇菜,是指以南京為中心的地方風味。南京菜兼取四方之美,適應八方之需,以"松鼠色"、"蛋燒賣"、"美人肝"、"鳳尾蝦"四大名菜以及"鹽水鴨"、"鹵鴨腕肝"、"鴨血腸"為代表.
蘇錫風味以蘇州、無錫為代表。傳統重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近代逐漸趨向清新爽適,濃淡相宜。"松鼠鯨魚"、"碧螺蝦"、"雞茸蛋"、"常熟叫化雞"等都是燴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徐海風味以徐州、連雲港壹帶為代表,以鮮鹹為主,五味兼蓄,風格淳樸,註重實惠.
江蘇菜的特點
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註重火候,擅長燭、煙、熄、糯;追求本味,清鮮本和,鹹甜醇正。菜品風格雅麗,形質兼美,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益顯其味.
江蘇菜的代表菜有"軟兜長魚"、"槍虎尾"、"水晶看蹄"、"拆燴大魚頭"、"清蒸鰣魚"、"野鴨菜飯"、"銀芽雞絲"、"雞湯煮千絲"、"清燉蟹粉獅子頭"、"雙皮刀魚"等.
粵菜的形成
粵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壹,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主要由廣州、潮州、東江三種風味組成,以廣州風味為代表。粵菜具有獨特的南國風味,並以選料廣博、菜肴新穎奇異而著稱於世。
粵菜發源於嶺南。漢魏以來,廣州壹直是中國的南方大門,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是與海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社會經濟因此得以繁榮,同時也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發展,加快了與中國各地及各國烹調文化的交流。中外各種食法逐漸被吸收,使廣東的烹調技藝得以不斷充實和改善,其獨具的風格日益鮮明。明、清時期大
開海運,對外開放口岸,廣州商市得到進壹步繁榮,飲食業也因此蓬勃興起。旅居海外的廣東華僑眾多,又把在歐美、東南亞學到的烹調技巧帶回家鄉;粵菜藉此形勢迅速發展,終於形成了集南北風味於壹爐、融中西烹飪於壹體的獨特風格,並在各大菜系中脫穎而出,名揚海內外。
粵菜的特點
粵菜,有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大類。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壹體,自成壹家。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味重清、鮮、爽、滑、嫩、脆,講求"鑊氣",調味遍及“酸甜苦辣鹹鮮”,菜肴有“香酥脆肥濃”之別,“五滋六味”俱全。 如京都骨、炸溜黃魚、蝦爆鱔背等,吸取京菜口味創制;鐵板牛肉、魚香雞球、宮爆雞丁等等,借鑒川菜口味;五柳魚、東坡肉、酒嗆蝦是浙菜口味;聞名嶺南的"太爺雞"是徽菜口味;而西汁豬扒、茄汁牛排等,則是從西菜移植而來。
粵菜選料廣博奇異,品種花樣繁多,令人眼花燎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遊的,幾乎都能上席。鷓鴣、禾花雀、豹貍、果子貍、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壹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肴,每令食者擊節贊賞,嘆為“異品奇珍”。
粵菜的另壹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粵菜的第三個特點是,註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鹹;此即所謂五滋六味。
粵菜的精品
粵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豬、白灼蝦、龍虎鬥、太爺雞、香芋扣肉、紅燒大裙翅、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菊花龍虎鳳蛇羹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廣州的北園、大同、廣州、大三元、泮溪、陶陶居、蛇餐館等酒家,均以經營粵菜聞名。
以下是蘇菜的幾種名菜的做法:
獅子頭操作
材料:半肥瘦豬肉350克(約9兩半),馬蹄75克(約2兩),榨菜25克(約6錢半),青骨白菜(青江菜)或白菜500克(約13兩半)。調味料:生抽2茶匙,糖1茶匙,粟粉、雞湯、酒、凍水各1茶匙,蛋白1個,胡椒粉少許。湯汁料:上湯450毫升,姜汁2茶匙,生抽1茶匙。粟粉水:粟粉半湯匙,水2湯匙。
烹調步驟:
(1)豬肉洗凈,剁碎,用調味料腌約半小時。
(2)馬蹄洗凈去皮,切碎粒。
(3)榨菜洗凈,切碎粒。菜洗凈。
(4)馬蹄、榨菜與剁碎豬肉同拌勻,向同壹方向攪拌數次,平分為4壹5等份,做成肉球(見圖1壹2)。
(5)肉球置碟內,倒入湯汁料,蓋好,高火煮8分鍾(見圖3壹4)。
(6)把白菜放於鍋內,用高火煮5分鍾。
(7)把肉球放於菜面,攪入粟粉水,加熱煮1分鍾即成。
水晶肴肉
原料:豬蹄,粗鹽,蔥結,姜片,紹酒。
制法:將豬蹄刮洗幹凈,用刀平剖開,剔去骨,皮朝下平放在案板上,用竹簽在瘦肉上戳幾個小孔,均勻地灑上硝水,再用粗鹽揉勻擦透,豬蹄入缸腌制後取出,放入冷水內浸泡壹小時,取出刮除皮上汙物,用溫水漂凈,豬蹄皮朝上入鍋,加蔥結,姜片,紹酒,水燜煮至肉酥取出,皮朝下放入平盆中,蓋上空盆,壓平後,將鍋內湯鹵燒沸,去浮油,倒入平盆中,稍加壹些鮮肉皮凍凝結,即成水晶肴蹄。特點:肉質鮮紅,皮白光潔晶瑩,鹵凍透明,質地醇酥,油潤不膩,滋味鮮香。
蜜汁火方
原料 熟南腿中峰壹塊(約750克)。 白糖蓮子50克、松子仁50克、糖桂花5克、蜂蜜20克、冰糖15克。清油75克(實耗袖25克)、精鹽15克、味精12克。水澱粉10克。
制法 將火腿修切成大方塊,皮朝下放砧板上,用刀剞成小方塊,深度至肥膘壹半,但要皮肉相連。皮朝下放入碗內,加清水上籠蒸2小時30分鐘取出,換清湯,加冰糖再上籠蒸1小時取出,放入蓮子再蒸30分鐘,取出潷去鹵汁,裝入盤中。鍋上火燒熱,放清油燒至五成熱(約125℃),投入松子仁略炸至金黃色,取出待用。鍋再置火上,倒入鹵汁,加蜂蜜燒沸,用水澱粉勾芡,放入糖桂花攪和,澆在火方上面,再撒上松子仁即成。
特點 色呈棗紅,蜜汁芬芳,味甜而鹹香,火腿酥爛甘鮮,“其香隔戶便至”。
醬汁排骨
原料 豬肋排骨肉1000克。 醬油30克,白糖50克,紹酒25克,味精10克、精鹽1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蔥姜各10克。
制法 將腌好的排骨下水鍋出水,洗凈。鍋內放入竹箅墊底,將排骨整齊放入,加紹酒、八角、桂皮、蔥姜、清水,用旺火燒沸後,再加入白糖、醬油蓋好鍋蓋,用中火燒至汁稠。食時改刀裝盤,澆上原汁即成。
特點 色澤醬紅,肉質酥爛,芳香撲鼻,鹹中帶甜,既是宴席上的美味,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松子肉
原料 去骨肋條肉壹塊2000克。 蝦仁50克、松子仁75克、豌豆苗150克、蝦子15克。精鹽10克)醬油25克、紹酒40克、八角5克、味精10克、白糖30克、蔥姜各10克。
制法 ,將肋條肉放在砧板上,用刀將其修成長方形,肉面批平,將批下的碎肉與蝦仁分別斬成茸,加調料攪勻成蝦肉茸。將肉塊上烤叉,放在炭火上烤至肉皮焦黑時,取出放入冷水中刮去焦屑洗凈,在肉的壹面剞小方格,在皮的壹面剞斜方格,然後在肉面上抹壹層蛋糊,再把蝦肉茸均勻鋪在上面,用刀輕排幾下。松子仁下油鍋劃油後,均勻地鋪在肉茸上,再輕輕排斬,表面再抹壹層蛋糊,然後肉皮朝上放入。鍋中煎至金黃色。取砂鍋壹只,內墊竹血型,將肉塊皮朝下放入,加醬油、紹酒、白糖、蔥、姜和清水,上中火燒沸,撇去浮沫,加蓋移小火上燜2小時至酥爛,待湯汁稠濃時離火,再將豌豆苗加料炒熟裝在盤於四周,然後將砂鍋中的內塊取出,皮朝上裝入盤中間,澆上鹵汁即成
特點 肉嫩如豆腐,肥而不膩,蝦仁鮮美,松子芳香。
醬汁肉
原料 豬肋條肉1000克、豬蹄膀500克、豬爪500克。 冰糖刀克、白糖15克、糖色10克、紅曲粉5克、八角5克、紹酒25克、精鹽10克、味精12克、醬油20克、蔥姜各15克。
制法 將豬肋條肉、蹄膀、豬爪分別洗刮幹凈,將肋條肉切成100克重的方塊,連同蹄膀、豬爪放入大鍋內出水至斷血,敢出後洗凈。將原湯浮沫撇去,加入精鹽,放入竹箅墊底,先將豬爪、蹄膀放在下面,把肉塊皮朝上排放在上面,加入紹酒、蔥姜、八角、蓋上鍋蓋,用中火燒約落小時,然後加入糖色、紅曲粉,用小火燜至酥爛,加冰糖、白糖。待鹵汁濃稠時,鍋離火,取出醬汁肉(蹄、爪另用),皮朝上放在大瓷盤中,食時切塊澆上鹵汁即成。
特點 色澤醬紅光亮,肉酥爛肥醇,入口先甜後鹹,香味濃郁,風味獨特。
松子熏肉
原料 鮮豬五花肉壹塊750克,松子仁50克。 荷葉1張,精鹽15克、紹酒25克、花椒5克、麻油5克、醬油30克、冰糖50克、丁香3克、蔥姜各5克、花生油200克。
制法 五花肉刮洗幹凈,用精鹽、紹酒,花椒腌制,然後洗凈吸幹水分,用鐵叉插入肉內,皮向下在旺火上烘烤至皮呈焦黃色,離火放入清水中泡刮、洗凈。大砂鍋墊入竹箅,放入方肉,加入醬油、紹酒、冰糖、精鹽、丁香、蔥、姜,加水燒沸,移小火燜至酥爛。鐵絲絡墊入荷葉,將方肉放上(皮朝上),在鍋內投入松葉、茶葉、糖及鍋粑,再將鐵絲絡放入鍋內,加蓋上火,以旺火燒2~3分鐘,離火取出,切塊裝盤,再塗上麻油。松子仁入油鍋內劃油,撒在肉上即成。
特點 色澤金黃,肉酥味香,肥而不膩,食之爽口。
百花酒燜肉
原料 去骨肋條肉壹塊1000克。 百花酒50克、精鹽10克。味精7.5克、自糖50克、醬油30克、蔥姜各15克。
制法 豬肋條肉洗刮幹凈,用潔布吸去水分,用烤叉插入肉塊中,肉皮朝下,在中火上烤至皮色焦黑,其目的是起香增色,離火抽出烤叉,將肉入溫水中泡軟,刮去皮上焦汙並洗凈。然後修去肉的左角,切成大小均等的12個方塊,再在每塊肉皮上剞蘆席形花刀。取砂鍋壹只,內墊竹血箅,放入蔥姜,把肉塊皮朝上排放入鍋,加百花酒、白糖、精鹽、置旺火上燒沸,再加清水、醬油、蓋上鍋蓋,用微火燜1小時至酥爛,再移至旺火收濃湯汁,揀去蔥姜裝盤即成;
特點 酒香濃郁,肉酥入味,甜鹹可口,肥而不膩,別有風味。
金腿脊梅燉腰酥
原料 金華火腿75克、豬裏脊肉250克、豬腰500克,蘿蔔250克。 精鹽25克、味精15克、紹酒75克、蔥姜各15克。
制法 將熟火腿及裏脊肉切成厚塊,豬腰撕去外皮,在兩面直劃三、四刀,蘿蔔削成核桃大小的圓球。將裏脊肉、豬腰放入沸水鍋內燙去血汙,撈出洗凈,連同火腿及蔥姜放入炒鍋,加滿清水,置旺火燒沸後,移至小火燉約2小時,將豬腰取出橫切成片,再放入砂鍋中。將蘿蔔球放沸水中燙壹下,撈起放入砂鍋,加精鹽、味精、紹酒,燉至蘿蔔球熟即成。
特點 湯汁清澄,原汁原味,豬腿香、豬肉爛、豬腰酥,味道醇濃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