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進餐環境布置不僅能美化餐廳,還能激起幼兒的食欲,促進他們愉悅的用餐。我們在班級植物角擺設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將幼兒制作的各種水果、蔬菜美工作品布置主題墻,創設“我最愛吃它”的主題環境,以引起幼兒的食欲,鼓勵幼兒喜愛吃蔬菜,幼兒參與其中,對食物的興趣也隨之濃厚。我園教師與幼兒壹起在種植園地裏種了各種蔬菜和糧食作物,如蘿蔔、西紅柿、玉米等,孩子們親自澆水培育幼苗長大,結出果實,對種出來的原本不怎麽愛吃的食物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在註重進餐環境布置的同時,教師應該與幼兒***同營造壹個輕松愉悅的進餐氛圍,餐前,教師可以與幼兒之間進行簡短輕松的交流,告訴幼兒當天的菜肴名稱,問壹問孩子們喜不喜歡這些食物,最後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是營養特別豐富的菜,多吃會長高、變得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教師還可以借此時機對幼兒進行進餐禮儀的介紹與教育,孩子們是很樂意接受的,而且會把老師的建議用到整個進餐活動中。除此之外,舒適的用餐環境,輕松愉快的情緒可以讓幼兒提高食欲,我們在進餐時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如幼兒熟悉的小夜曲、 輕音樂、 鋼琴曲等,增添了進餐氣氛。
利用豐富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健康進餐
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利用繪本、童話小故事,有針對性地講壹些培養進餐習慣故事,如繪本《弗朗西斯和面包抹果醬》,面對挑食的孩子弗朗斯西的媽媽非常智慧,在孩子挑食反抗的過程中她壹點也不著急不氣惱,壹邊滿足孩子壹邊做各種好吃的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和食欲,耐心等孩子思考其中的利弊,然後回心轉意做出正確的選擇。又如繪本《肚子裏有個火車》,給孩子介紹食物吃進肚子裏後都幹嘛了,小精靈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什麽會給他帶來麻煩。欣賞著優美有趣生動的繪本故事,孩子們明白了吃飯時應細嚼慢咽不能吃太快,否則小精靈會被傷到,少吃冰淇淋、少喝冷飲,不然小精靈會罷工的。
在日常的區域活動中,教師也應善於利用遊戲引導幼兒,小班幼兒最喜歡扮演媽媽餵娃娃吃飯,體驗餵娃娃吃飯的感受,趁此機會教師與孩子壹起把進餐過程編成簡單短小的兒歌,用兒歌提示正確的進餐習慣,此外幼兒通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煉,拿勺握筷子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園特色部室“生活體驗館”的開放,孩子們特別喜歡,老師帶領幼兒從穿圍裙、洗手、準備食材,到自己親手制作美食,品嘗美食,極大的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對生活的熱愛,我們在生活體驗館包餃子、做紅棗花饃、蒸小蛋糕、搟面條,幼兒吃著自己做的美食,食欲大增,也懂得了要珍惜糧食,對食物的尊重。
註重個體差異,善用表揚鼓勵
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活動量都各不相同,由於個體差異,幼兒的飯量以及進餐速度有快有慢,教師應及時了解幼兒身心健康狀況,付出更多的愛心去關註每壹個孩子,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壹定的觀察技能和方法,從而有針對性的去判斷孩子存在的問題,同時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培養幼兒良好進餐習慣。
進餐時,對表現好的幼兒,教師以贊許的目光給予肯定,用親切的摸頭方式給予鼓勵。對於生病剛好來園的孩子,應記錄下孩子的飲食狀況,適時地調整飯量。壹種習慣的改變需要壹定的時間,在新的習慣形成的過程中舊的習慣有時還會幹擾其形成,這就要求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有時,遇到好吃的飯菜, 孩子們狼吞虎咽,我們應提醒孩子細嚼慢咽的好處,幼兒吃飯變得認真。學會細嚼慢咽的孩子,我便獎勵給他們壹個小貼紙,鼓勵他們繼續保持。飯後的散步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可以助消化,還可以促使吃飯慢的孩子跟上進度,當先吃完飯的孩子去散步時,正在用餐的幼兒意識到自己進餐的速度慢了,便會及時調整,盡快加入到散步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