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又叫“啟蟄”。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春雷始鳴,氣溫回升,昆蟲萌動,“九九”已盡,“九盡楊花開,春耕不能歇”。桃紅李白,鶯鳴燕來,布谷催耕。驚蟄萬物萌動,細菌滋生,容易引發感冒發熱和肝病發生。養生需註意防春溫流感,飲食清淡養肝脾,多吃蔬菜清腸胃,早睡早起多鍛煉。
這壹天,民間有“驚蟄吃梨”的說法,壹些地區還有吃雞蛋、炒黃豆、炒玉米、喝醪酒、烙煎餅、吃驢打滾等食俗。
吃梨
驚蟄吃梨有兩種說法,壹說為“梨”同“離”,吃梨可以遠離蟲害,讓莊稼在新的壹年獲得豐收;另壹說法則著眼於養生保健,認為驚蟄時候天氣回暖,氣候幹燥,人容易口幹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於潤肺止咳。
炒玉米、炒黃豆
壹些地區在驚蟄這天有“炒玉米”的風俗,稱之為“炒蟲”,即玉米經過翻炒的過程便是蟲子被消滅的過程。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意的是“炒黃豆”。據傳陜西壹些地區有驚蟄吃炒黃豆的習俗,黃豆在鍋中被爆炒的劈啪聲,正如害蟲在接受煎熬的“蹦跳聲”。
吃雞蛋
驚蟄還有吃雞蛋的食俗,相傳這壹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滿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雞蛋將其餵飽,它才不會傷人,因此便有了驚蟄吃雞蛋的說法。
烙煎餅
有說法稱,山東壹些地方有驚蟄吃煎餅的風俗,以前烙煎餅需要生起火爐,有煙有火,意為讓害蟲在煙火的熏烤中消失殆盡。
吃驢打滾
驚蟄這天還有吃驢打滾的食俗,驢打滾取“滾”字之妙用,即翻滾、翻身之意。驚蟄在春季,壹年之始,吃驢打滾寓意在新的壹年可以“翻身”,心想事成。
驚蟄養生習俗
驚蟄時期總的來說是明顯變暖,所以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壹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的侵襲。
還有就是這壹時期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昧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說法。另外,咳嗽患者還可食用蓮子、枇杷、羅漢果等食物緩解病痛,飲食宜清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適合春季養生的具有潤肺健脾功效的食物還有枇杷、百合、銀耳、蓮藕、山藥、大棗等,藥物有沙參、麥冬、玉竹、黃精等,在自身體質合適的情況下,春季常食用上述物品,對健康會大有好處。
驚蟄過後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誌、氣血也如春日壹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驚蟄期間天氣變化較大,要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