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鄉上美珠徑村過節時間及包做的籺[hé]/?(yè) 、糍粑、糕點、餅幹)是?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鄉上美珠徑村過節時間及包做的籺[hé]/?(yè) 、糍粑、糕點、餅幹)是?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鎮美麗村委上美珠涇村壹年主要的農歷過節時間、過主要的節年風俗習慣、做的籺(? /糍粑)、糖水、菜分別有:

春節大年初壹(正月初壹):家家戶戶上午殺大閹雞排年(拜年)祭祖,在祠堂舞獅子、敲鑼打鼓,中午等村裏所有人來齊拜祭完了就壹起統壹放鞭炮,放鞭炮的煙霧都淹沒完整棟祠堂廟了,放完鞭炮就統壹拿雞回家,回到家就炸豬腳蒸豬腳扣肉、做酸菜扣肉、蒸魚或煎燜魚、豬肉雞鴨雜炒南粉、做白切雞及做油炸籺(籺,當地方言粵語發音“@”)。大年初壹早上講究壹家人坐齊桌吃飯,年初壹早上不能泡湯吃飯的。上美珠涇村春節只過(只做)年初壹而已,不做年初二的。有些地方比如姓彭的和姓李的人家都是做年初二,不做年初壹的,而且他們年初二上午還要趕著去探親訪友,要淩晨半夜三更起來殺雞鴨拜社、祖呢。那些春節只過(只做)年初二,不做年初壹節的親朋好友可以去上美珠涇村玩哦,那裏大年初壹那天中下午14點左右非常熱鬧的哦。

年初二開始去探親,新姑爺壹般在年初二的時候回娘家,年初三大掃除,掃窮鬼、舉行送窮鬼儀式,從年初壹開始壹直到年初三才能掃地!壹般年初三單日都不去探親。年初四年、年初五、年初六可以接著去探親!有些人家年初五或初六都散年(買殺雞,鴨,煎粽子做大餐拜社公、祖公給小孩外出打工或者上學了。拜年探親,壹般拜年拜到年初五、初六,就算還剩有酒,也沒有肉吃了,算是過完年了。

元宵節正月15 吃湯圓糖水,買豬肉、殺雞或鴨,雞鴨和豬肉壹起水煮熟、煎粽子拜社、祖散年。有些有兒女要提前外出上學啊,打工的就提前做散年,所以這個節,如果提前散年了,也可以不過。

農歷二月二春社節(祈福節)全村人家家戶戶都交米、交錢買香紙炮燭、豬頭肉拜社公祈求壹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全村平安, 在拜社公旁邊聚餐。現在長期住在農村的人才過這個節 ,如果已出外面打工,或者搬去外面住的,有些人都懶得回家過這個節了,加上現在很多人都不耕田種地了,所以這個節演變到現在可以不過了。

清明節殺雞或鵝、做發籺、用湯煮飯捏飯球掃墓。

四月初八,糍粑節、牛魂節、藥王節、浴佛節。農歷四月初八吃垃圾籺(臘薩@/垃圾噎)。在防城港市港口區有些公司飯堂也做垃圾@賣給員工吃的。四月八,相傳此日又為神農藥王誕期,神農氏嘗百藥,治百病。所以壹些婦女在這壹天到近郊采摘臭藤(雞屎藤)、白頭翁、野艾之類的植物,加大米壹起洗凈晾幹,然後把草頭藥和大米壹起放進機器裏打粉,然後拿回家做成糍粑,可以用手捏成指甲大小的形狀或者切成條狀放糖進去煮糖水吃,也可以放入餅模具做成餅幹吃,名曰吃“臘薩”,說是可以治百病,垃圾籺是降火的。這天還有浴佛節之說,傳說四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的生日。《荊楚歲時記》說,荊楚以四月八日諸寺香湯浴佛,***作龍華。 傳說在農歷四月初八吃下雞屎藤等草頭藥做的糍粑糖水,洗過草木浴,可去掉昔往邪氣,用草木洗浴來驅除毒蟲的滋擾,配合“垃圾@”的食用,真正做到外敷內服的作用,保護自己的健康。有些地方的人還煮糯米飯餵牛,讓牛休息壹天。四月初八可以買點垃圾籺吃,也可以不過這個節。

五月初壹,摘艾葉掛在每個窗戶,每扇門的門口頂上,然後又摘些艾葉來搓水洗臉,可以防蜜蜂蚊蟲叮咬!

五月節(端午節)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買豬肉祭拜祖宗、社公、包羊角粽(三角形鹹味紅藍香肉粽,不放紅藍就放炒香沖爛的黑芝麻進去塗抹在肉條上做粽心、4角豆粽)、甜的灰水粽(涼粽)、劃龍船比賽。

六月十八觀音旦節,信佛的人買糖果貢觀音,六月壹般也不過節。

七月節(7月14中元節、鴨肉節), 殺鴨、買香紙蠟燭炮、五色彩紙,剪紙衣服燒給祖宗背衣及做白薯籺(白色麻糬)吃,現在有很多人不愛吃,或者沒什麽時間做,壹般都不做白薯籺來吃了,記得小時候過七月14節,父母經常做來吃的,好懷念小時候啊,小時候每逢過年過節父母都會做壹些籺來吃。

八月初10嶺頭節,在上美珠涇村有很多人都不過嶺頭節的,有些人過而已,就算過也當小節日壹樣壹家人聚餐而已。上美珠涇村人屬於小村佬地,不像黃屋屯西顯村是大村佬地才過得像春節或者辦喜酒那麽隆重的。

八月十五中秋節壹家人在壹起團聚,晚上觀賞月亮,吃月餅、水果、團圓飯,有時候也不聚餐。八月壹般都不過節。

九月重陽節,登高爬上山頂吃零食水果。以前讀小學的時候才過這個節的,壹般由小學老師組隊帶學生爬上壹座高山山頂,提前買點水果零食、水,爬上高山山頂壹邊看風景壹邊吃。農村婦女閑暇的時候也有做發糕、芭蕉籺吃、花生糖、餅幹吃的。這個節如果不讀書的,壹般都不過的。

年底農歷12月16日冬社節(還福節 )拜社、祖,像春社節那樣家家戶戶交份子錢買豬頭、豬肉、香紙炮燭錢壹起到拜社公的地方聚餐,聚完餐每人還得領幾兩豬頭肉回家吃,叫做“社肉”。壹般“做社”都是三四個人壹起做,四個“社頭”分工合作,有些挨家挨戶收米及收錢,有些買東西,有些切分社肉,有些祭拜社公,有些準備餐具柴火洗東西、炒菜做飯,壹般都三四戶壹起輪流做“社頭”的!現在不像以前家家戶戶都是住在農村耕田的多,因為現在有很多搬去城市住和長期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到春社節和臘月十六冬社節的時候在外路遠不方便回農村,所以壹般都不回家過社節(不做社)的了,不過如果輪到做“社頭”,有些人就請長期在農村住的鄰居幫頂上“做社”。

農歷23、24日開始大掃除、挖屋後背水溝、水煮粽葉,洗粽葉,準備包粽子的餡料及買年貨準備過大年。

大掃除完,年底30晚前挨家挨戶又另外買雞鴨豬肉三生,或者豬頭五生,等去拜社公、祖公,相當於還願(還福),因為在年頭過完春節年初幾準備外打工的時候,家家戶戶老人都愛去祠堂祖公、社公香爐那裏焚香祈福許願,祈求保佑外出打工平安、種田的祈求五谷豐登,家裏養有牲畜的祈求人丁六畜平安、順遂添丁發財之類的美好心願!

年30晚(除夕節)包六角長粽(煮熟的大長粽約三斤重壹條,有空的人會提前幾天包好水煮熟粽子)、殺雞鴨拜社、祖,晚上吃完年夜飯後,睡覺前家長發壓歲錢給小孩放在褲袋裏面睡覺,等到淩晨12點零幾秒時全村人壹起放鞭炮,放得天空都亮完了。

總結上美珠涇村因為現在有很多人都出城市買房住或者長期在外打工的緣故,現在壹般主要過以下這幾個節而已:春節大年初壹、清明節掃墓、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十四中元節、年30晚(除夕),現在流行主要就過這3至5個節日了,有些搬出外面住的,或者出外省打工的年輕人,端午節和七月節也有不回家拜祖拜社的了,在當地不回家拜祖和拜社,就相當於不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