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日已高,只覺心裏鬧潮潮,茶館裏頭走壹遭。
拌幹絲,風味高;蟹殼黃,千層糕;翡翠燒賣,三丁包;
清湯面,脆火燒,龍井茶葉香氣飄。
吃過早飯想中飯,獅子頭菜心燒,煨白蹄醬油澆,
醋溜桂魚炒蝦腰,紹興酒,陳花雕,壹斤下肚樂陶陶。
吃過中飯想下午,澆切董糖雲片糕,再來壹包香櫞條。
吃過下午想晚飯,金華火腿鎮江肴,鹹水蝦子撒花椒,
什錦醬菜麻油澆,香稻米粥兒粘膠膠。
吃過晚飯想夜宵,壹碗蓮子羹,清新又補腦,壹覺睡到大清早。”中足以反映揚州人對吃的迷戀和講究。
吃早茶在揚州人的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上班族來說,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包子鋪,燒餅店,二兩包子,壹兩餃面就讓妳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可對於那些有錢閑賦的人來說,進茶樓,下茶館,品茶吃點心,那可就不是僅僅圖個飽的事情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進茶樓品茶,晚上到浴室泡澡。正是這種生活的真實寫照。
請看揚州名人朱自清在他的《說揚州》中,是如何說的:“揚州最著名的是茶館,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滿滿的。吃的花樣最多。……揚州的小籠點心,肉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說,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燒賣,還有幹菜包子。菜選那最嫩的,剁成泥,加壹點兒糖壹點兒油,蒸得白生生的,熱騰騰的,到口輕松地化去,留下壹絲兒余味。幹菜也是切碎,也是加壹點兒糖和油,燥濕恰到好處;細細地咬嚼,可以嚼出壹點橄欖般的回味來。”
要說揚州的早茶點心,不能不說揚州的點心三絕:三丁包、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
那三丁包子是以面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發酵所用面粉“潔白如雪”,所發面軟而帶韌,食不粘牙。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制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雞丁、肉丁、筍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雞丁大、肉丁中、筍丁小,顆粒分明,三丁又稱三鮮,三鮮壹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饑。
揚州還有壹種“五丁包子”,它是選用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作餡制成。相傳乾隆有壹次巡遊揚州時,說到禦膳早點的備辦,要做到這麽五句話:即“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松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揚州油香,少而不過膩;冬筍松脆,少而不過硬;蝦仁細嫩,少而不軟。這五味摻合,則補、鮮、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壹點,那就達到“五不過”的聖旨。於是眾廚師按照師傅的設計,將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加工成餡,制成包子。乾隆嘗後,問及包子的名稱,隨員答道,這叫五句包子。後來當地的百姓想到這種包子的餡心用的是五丁,首創廚師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翡翠燒賣,名號就賦予人想象空間,買相清新可人。搟成菊花邊狀的面皮包入青菜餡,形如石榴,底若錢幣,上端突露如蓬頭,點綴上少量火腿茸,色如翡翠,看著就令人愉悅,猶如滿園春色關不住。朱自清曾作文贊美道:“滋潤利落,決不膩齒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靚麗悅目。”燒賣裏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後薄如紙的面皮,猶如翡翠壹般。輕輕地咬上壹口,皮壹點便破,吃到裏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後嘴裏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翡翠燒賣的口味有甜有鹹。甜的是揚州產的“梅嶺青菜”,取其葉斬成茸,以熟豬油、火腿末、綿白糖、食鹽拌和成餡。與其他各地鹹的米燒賣相比,別是壹番滋味。
千層油糕通體半透明,芙蓉色,菱形塊,柔韌異常,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層層相分,糕面布以紅綠絲,觀之清新悅目,食之綿軟嫩甜。味道甜糯適度而爽口。各地揚州點心店都以此招徠顧客,因其為他地所無。
這三丁包、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不僅是揚州的代表名點,更是揚州富春茶社的看家絕活。
富春茶社這個聞名中外的百年老店。1885年始為富春花局,1910年由茶座起家,壹時間揚州城的鹽商士紳、騷客名流,常來此賞花、作賦、品茶、博弈,茶館成了高雅藝術雲集、閑人雅士***居的處所。頭腦靈光的陳步雲老板為取得更廣闊的市場,別出心裁地把點心引進了茶社,還聘請了白案大師傅、堂倌、夥計,生意越做越紅火。
1913年,壹位黃姓白案師傅來到富春,這個臉上有“麻子”的黃師傅,改良了傳統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制作方法,大受顧客歡迎。黃師傅制作的油糕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甜糯適度而爽口;翡翠燒賣則以綠色菜葉為餡,口味有甜有鹹,餡心綠色透過薄皮,形如碧玉。這兩道點心被稱為揚州“面點雙絕”。另有壹位陳師傅,除了精於制作酥餅、雙麻燒餅等點心外,煨面是他的傑作,品種多,味道好,膾炙人口。
黃師傅去世以後,名廚師尹長山在包子的花色品種上下了壹番功夫,三丁包子就是他首創。當時富春下面壹律用雞湯,每天用量在五十只左右。雞肉、雞皮以及下腳料沒法處理,尹長山就和陳步雲商量,將雞肉切成丁,外加豬肉丁和筍丁,做成三丁包子。開始的時候吃的人並不多,後來慢慢大受歡迎了。同時,師傅們還用多餘的雞皮拌幹絲,或做成雞皮餃;雞翅、雞頭、雞爪則做成"飛、叫、跳",供人下酒。既增加了品種,又避免了浪費。
富春包子講究的是:造型上,口似鯽魚嘴,形如荸薺,波浪式皺褶三十餘道;口味上,講究配料,註重提鮮,每點壹味,各有特色;品種上,因時而變;四季有別,應時上市。至於發酵油酥、水調面粉等面團制品多達三,四十種。把點心做到如此精細,這在全國實為罕見。
富春茶社還有壹絕:那是名為"魁龍珠"的茶,是由富春人自行窨制。用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加上富春自己種植的珠蘭制作而成。取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泡沏,融蘇、浙、皖名茶於壹壺,茶色清澈,別具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膩。頭道茶,珠蘭香撲鼻;二道茶,龍井味正濃;三道茶,魁針色不減,色香味俱佳。再配上別具風味的富春點心與佳肴,難怪遠近客人為之流連忘返。
富春不僅僅有包子,隨時令季節的變化,點心品種也花樣繁多。如端陽時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餅、糖藕、雙麻燒餅、蛋糕等,秋天增加蟹黃湯包,冬天則有雪筍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鴨菜包子上市。僅近年來所創新的品種,就有裕果粉點、月宮玉兔、三鮮雪梨、沙仁鍋餅、脆皮包、素什錦包、明蝦杯等十余種。
說到這,您千萬別誤會了,別以為到了富春只能品茶吃點心,其實不然,富春茶社的菜肴品種以清淡味雅、與面點配合見長。大煮幹絲刀工精細、特美價廉;水晶肴蹄,香酥爽口;雞包魚翅,功夫獨到;逸圃花籃、草菇花籃、富春雞、叉燒鱖魚、烤乳豬、扒燒豬頭等等,無不滋味雋永,美不勝收。不斷創新同樣是富春菜肴的生命力之源,近年來富春創新的菜肴,就有牡丹鱖魚、八寶雞腿、草菇花籃、松子板蝦、炸串蝦、橄欖豆腐、金鳳魚皮、佛手長鱔魚、八寶蘑菇球、三絲刀魚面等30多種。?
富春茶社,這座坐落在古城揚州得勝橋的百年老店,這座始以花局起家,繼以茶座興盛的老店,歷經百余年的苦心經營,形成了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閑、靜、雅、適取勝的特色,被公認為揚州茶點的正宗代表店。揚州人宴請尊貴賓客的常用方式,就是去富春吃茶。古往今來的過往客人到揚州,都以品嘗富春茶點為莫大享受。正可謂“不進富春門,不算到過揚州城”。
出行功略:
行:揚州長途客運站乘八路公交車,在人民商場站下往前走幾十米即到,
揚州火車站乘26路公交車,在文昌樓世紀聯華站下,往前經國慶路約500米即到得勝橋,富春茶社。
吃:到富春茶社吃早茶壹定請先預定,或在早上七點前到達,否則將有找不到座位的可能。
菜單如下:
1、30元/套,12個品種:蟹黃包、三丁包、野鴨菜包、馬齒菜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海鮮餃、月牙墨餃、富春湯包、雙麻酥餅,小品種壹道,蝦仁煨面
2、26元/套,10個品種:蟹黃包、三丁包、野鴨菜包、幹菜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海鮮餃、富春湯包、雙麻酥餅,小品種壹道
3、20元/套,8個品種:蟹黃包、三丁包、幹菜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海鮮餃、蟹黃湯包、糯米燒賣
4、16元/套,7個品種:蟹黃包、三丁包、幹菜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海鮮餃、糯米燒賣
5、13元/套,7個品種:蟹黃包、三丁包、豆沙包、翡翠燒賣、千層油糕、蝦肉餃、麻辣雞餃
6、魁龍珠茶,每位2元
友情提示:萬壹您要是早上起身遲了,沒趕上去富春吃早茶,那也沒關系,壹來揚州各賓館的早茶點心也不錯,只是沒有富春茶社的歷史悠久罷了;二來揚州還有其他很多地方可以吃到可口的揚州點心。如冶春茶社、綠揚村茶社、九如分座茶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