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魚是中國東北的壹種土著魚。在壹些地方,它也被稱為山胖頭,楊歡魚和沙谷鱸魚。關於“歸魚”還有壹種說法:老魚凍死不了。當冬天河水完全結冰時,即使老魚的身體完全凍結在冰中,明年春天冰融化時它仍然活著,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
老頭魚雖然“顏值”不在線,但肉質極其細膩鮮美,刺少肉多,營養價值很高。黑龍江很多飯店都把“紅燒老頭”“醬老頭”當作壓桌菜,味道就是兩個字:正宗!此外,炸魚和煎魚也是飲酒的好菜,令人回味無窮。
老頭魚是壹種典型的冷水魚,學名歌姬鱸,屬於鱸形目-蝦虎魚科。這種魚在南方有很多親戚,如尖塘鱧(臺灣省珠江)、中華沙塘鱧(海南省臺灣)和沙塘。
老頭魚的生命力非常頑強,耐缺氧能力很低,即使在含氧量較低的水域也能正常生存。黑龍江流域冬季非常寒冷,封凍期長達100天。這時,老魚會在水中的淤泥中冬眠,尤其是皮膚堅實的時候。
老人魚的這些特點是其他魚類無法比擬的,這意味著老人魚還可以進行工廠化養殖,這樣就可以保證活魚壹年四季都可以上市。但目前市場上的老魚基本都來自人工捕撈,人工養殖的魚幾乎看不到。由於價格親民,許多漁民也加大了對老魚的捕撈力度,這使得野生老魚越來越少。在壹些地區,老頭魚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25-40金苑,需求仍然供不應求。
就食性而言,老頭魚屬於肉食性魚類,主要以水中浮遊生物、底棲生物和水生昆蟲為食。紅線蟲、水蛭、蚯蚓、蠐螬、搖蚊幼蟲等。都在老頭魚食譜的菜單上,而且較大的老頭魚還可以直接吞下小魚。因為老魚在低溫下仍會進食,所以它在冬天也可以捕魚。
自然情況下,野生老頭魚體型較小,壹般在12厘米以下,體重大多在50~100克之間。目前,根據文獻記載,老年魚的最大體長可達25厘米,最大體重為250克。25厘米的長度幾乎是整個鱖魚科魚類的極限。
老頭魚帶來的美食:醬燜、紅燒、油煎,樣樣都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觀念逐漸從品質向營養轉變,過去不被看好的老頭魚也越來越受歡迎。老頭魚通常通過燉或醬炸的方式上桌,已成為壹種特色小吃。這裏主要說壹下醬燜老魚的做法。
蔥、姜、蒜準備好後,要準備豆瓣醬、糖、醋、料酒。根據個人口味,可以準備適量的香菜和幹辣椒。
壹切準備就緒後,將新鮮的老魚去頭(去頭非常重要),清理內臟並清洗幾次。然後燒熱鍋,放入蔥、姜、蒜和幹辣椒,炒香。然後加入豆瓣醬。如果沒有,可以用黃豆醬代替。用小火翻炒醬油,使其變香。
聞到香味後,小火變成了大火,並加水煮沸。這時,將老魚放入鍋中,並加入適當的料酒和醋以去除腥味。最後加入少許糖和醬油,調好顏色直接燉。湯汁收幹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香菜沫。
總結:如果說東北有“硬菜”,老頭魚算壹個!說起東北的漁業資源,那可真是豐富,有“三花五羅十八子”,個個都是精品,而“十八子”之壹的“沙谷鱸”(其實就是老魚)也不例外。
東北地區有許多著名的淡水魚,其中松花江鱖魚和松江鱸魚已成為中國“四大著名淡水魚”。這兩種魚名不副實,畢竟幾千年的文化積澱都在那裏。雖然老人不能與之相比,但也算是對吃貨們的貢獻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老頭魚不僅是童年的記憶和味道,也是不可替代的地道美食。不是特別高端,但是很接地氣。下次去東北壹定要嘗嘗正宗的老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