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杭州十大名吃有哪些?

杭州十大名吃有哪些?

1,西湖醋魚:西湖醋魚,也被稱為叔叔和嫂嫂傳珍,最早制作於南宋高宗時期。光聽名字就有根泛酸的感覺,但實際上,它好吃、新鮮、酸甜、清淡爽口,讓人回味無窮。西湖醋魚通常以草魚為原料,經過烹制而成。煮好後淋上壹層光滑有光澤的糖醋,胸鰭立起來。魚肉鮮嫩漂亮,有蟹味,鮮香酸甜。說起西湖的醋溜魚,簡直是每個遊客的噩夢。這些餐館不是不知名的,但它們經常呈大條狀供應,以至於蒸魚的眼睛爆出來,壹些糖醋汁澆在上面,吃起來無味而腥。傳統上,草魚是用來吃西湖醋魚的,但照顧它並不容易,而且它會有很重的土腥味。許多餐館用鱖魚或鱸魚代替。民國時期,學者梁實秋曾記載過這道菜的烹飪方法:選用西湖產的草魚,魚長不超過壹尺,重不超過半斤。宰殺和清洗後,將湯煮沸,煮熟後,將醬汁混合並澆在魚上,然後端上桌。現在它在杭州幾家著名的餐館供應,但在杭州居民家中並不常見。

2.龍井蝦:龍井蝦因選用清明節前後的龍井茶和蝦而得名。這是壹道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杭州名菜。煮後蝦仁白嫩,茶葉翠綠,色澤淡雅,味道鮮美。相傳,有壹年清明節期間,甘龍微服前往江南遊玩。他曾經在龍井附近的壹個村莊女孩家避雨,喝了她的新龍井茶後感覺非常好。雨停後,壹包茶被要求離開。黃昏時分,我去了壹家小店,點了炸蝦,然後拿出茶給酒保喝。不曾想,當我在翻出茶包時,店小二無意中瞥見了便衣下的龍袍壹角,趕忙向正在做飯的掌櫃報告。店主大吃壹驚,把店小二剛遞過來的那袋茶葉當成蔥花扔進了鍋裏,慌慌張張地拿了出來。我不想這麽做。我沒吃過這種食物,但我聞到了獨特的香味。我眼前壹亮,放上壹根筷子入口。耶!甜香滋潤齒頰,太和氣息縈繞腮邊。真的很沒品!連連稱贊:“好菜!好吃的食物!龍井蝦!”從那以後,它聞名世界。

3.片兒川面:片兒川面是杭州元奎館歷史上最著名的面條之壹。2013年7月,杭州的片兒川被列為“中國十大面條”之壹,引發了全城飄香的“杭二風”。據傳說,元奎館成立時,片兒川面條也是面館的看家菜。相傳清代某年浙江鄉試落第後,許多秀才來到杭州參加考試,全國各地的考生雲集杭城。為了吸引這些學者的生意,店主特意向外國學者供應由水煮蔬菜、竹筍和豬肉片制成的受歡迎的面條。賣的早餐面加三個雞蛋,意思是“連著三元”。有壹段時間,壹位學者經常來吃面,因為元奎館的面很便宜。後來,他在鐘祥的審判中獲得了“謝園”壹等獎。出版當天,他去店裏感謝店主。由於面館裏沒有招牌,他當場題寫了“元奎館”二字作為招牌。從那以後,元奎館的面條名聲大噪,食客盈門。來杭州參加考試的人都被吃面條的好運所吸引。到20世紀40年代末,元奎館已經非常有名,遊客中流傳著這樣壹句話:“如果妳去杭州不吃元奎館的面條,那妳就沒有去過杭州。“當時,梅蘭芳、蓋叫天、周璇、石慧等文藝界名人都是元奎館的客人。1945抗日戰爭勝利後,原國民黨19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隨李先生來杭,壹起到館吃黃魚面。在品嘗時,蔡將軍當場寫下了“東南原創”四個大字。元奎館的片兒川烹飪與眾不同。首先,將豬腿肉和竹筍切成長方形薄片,倒扣的白菜切成片。將鍋置於火上,加入豬油融化,先將肉片煸炒,然後加入竹筍,略炒醬油,最後加水倒入白菜和適量開水繼續煸炒並略煮,然後作為澆頭出鍋。與此同時,將面條放入另壹個沸水鍋中煮,取出並迅速甩幹水分,倒回炒澆頭的鍋中,稍微煮壹下,加入味精,倒入豬油,出鍋,分別蓋上澆頭。面條爽滑湯汁濃,肉片鮮嫩,竹筍爽口。自南宋以來,杭州方言經常有“兒”的聲音,如筷子,發音為“筷子”,“兒”的聲音比現在的北方音重。因為“越”和“傳”同音,都是“偏兒”,所以叫“偏兒越”。還有壹種說法: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說過這樣壹句話:“無竹不成俗,無肉不成瘦”。據說燉菜、冬筍、肉絲這些食材也很講究。將這三種材料切成塊,然後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據說這就是“琵琶川”名字的由來。

4.蝦仁炒鱔面:元奎館還有壹種面食也很有名,那就是蝦仁炒鱔面。吃蝦炸鱔是江南小吃的精致美,嫩滑綿軟;鮮、香、鹹;鮮嫩酥脆爽口的蝦仁炒鱔魚面講究素油爆香,肉油煎香,淋香油。用豬油炒的鱔魚片特別香。用菜籽油在普通油中炸制的蝦片保留了蝦的鮮味。最後,香油炒鱔魚面必須撒上香油,以增強風味和新鮮度。上桌時,面條軟而白潔,鰻魚黑而黃油,蝦白而嫩,帶著淡淡的胭脂和粉紅色,黑色,黃色和白色的粉末,看起來很好。據說金庸先生去杭州時,點名要了這種面條。

5.南宋丁盛糕點:南宋丁盛糕點始於宋代,幾千年來壹直受到杭州人的喜愛。南宋丁盛糕的外層是精制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膩均勻,裏面是豆沙餡,中間有少量的糖和桂花。丁盛蛋糕的顏色是深紅色,象征著戰爭的勝利。丁盛蛋糕味道鮮美,甜而不膩,是物美價廉的特色小吃,只要壹元錢。

6.蔥花刺柏:“蔥花刺柏”是杭州壹種風味獨特的傳統小吃。傳說王獻橋附近的王二煎餅店以炒“炒芝麻”而聞名,曾有壹段時間被許多人模仿。炒芝麻店在杭城隨處可見。王二有時候炸多了,壹下子賣不出去。冷的時候又軟又韌,味道也不好,沒人買。他恨秦檜和他妻子的心,但他仍然憤怒。他在熱鍋裏烤了冷炸雞,將煮熟的炸雞和洋蔥壹起放在拌有甜面醬的春餅中,然後用鐵板按壓,直到雞皮呈金黃色,炸雞發出吱吱的聲音。王二芳這才得以報仇雪恨。他拿起來吃了起來,洋蔥很好吃。

7、貓耳:杭州貓耳,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乘小船喬裝壹次賞西湖。正在興致勃勃地遊泳時,突然下起了雨,大家迅速躲進了船艙。大家等了又等,但雨越下越大,過了很久才停。幾個小時過去了,乾隆皇帝又餓又餓,於是他忍不住問老漁夫吃飯了沒有。老漁夫告訴乾隆,沒有搟面杖他做不了面條。正當他擔心的時候,老漁夫的小孫女抱著壹把小花貓走過來說:“沒有搟面杖了。過來用手擰壹下。”於是小女孩開始把面條絞成小塊,看起來像小花貓的耳朵,又小又可愛。她在鍋裏煮了這種形狀奇怪的面條,然後澆上魚蝦肉汁供乾隆食用。甘龍面條外觀不尋常,精致獨特,吃後更令人難忘。她趕緊問小女孩這是什麽,小女孩回答說是貓耳朵。甘龍非常喜歡這種小吃,回到北京後,他叫小女孩給他做“貓耳朵”。從此,“貓耳”成為著名的貓耳。

8.東坡肉:東坡肉是用豬肉燉的。壹般是兩寸左右的方形豬肉,壹半肥壹半瘦,有壹股酒香,色澤鮮紅,汁水濃郁醇厚,入口肥而不膩,酥爛如豆腐而不碎,入口香糯而不膩。典故:宋元時期,蘇東坡在杭州做官,動員數萬民工疏浚西湖、修築堤防、灌溉田地,造福百姓。今年春節期間,人們知道蘇東坡喜歡吃肉,大家都送他豬肉和紹興酒。蘇東坡收到了這麽多肉和酒,他認為應該與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分享,所以他命令家人將其煮熟並送給農民工。沒想到壹家人誤將酒和肉燒在壹起,結果煮出來的肉特別醇香可口,壹時之間成為佳話。人們贊美蘇東坡是個男子漢,並模仿他獨特的烹飪方法。從此,“東坡肉”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

9、藕粉:藕粉,是蓮藕的地下莖,經過特殊處理的藕粉,質地輕薄、光滑,顏色白紅相間。服用時,只需與少量冷水混合,然後通過沸水將其制成糊狀。釀造出來的藕粉晶瑩剔透,口感醇厚,具有增進食欲、養血益氣的功效,非常適合嬰兒、老人和病人食用。西湖藕粉是浙江的傳統特產,與龍井茶、杭州絲綢、杭白菊齊名。杭州西湖因荷花和蓮藕而得名。

10、酥餅:酥餅,杭州著名特產,因主產於吳山而得名。早在兩三百年前,它就聞名四方。清代著名小說《儒林外史》壹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酥餅是用精白面粉混合白糖,用花生油油炸而成的。因餅形似蓑衣,杭州人也稱之為蓑衣餅。這塊蛋糕是金黃色的。吃的時候白糖粉先細,入口酥脆可口,頗有風味。數百年來,任何攀登巫山的人總是把品嘗巫山酥餅作為壹種樂趣。當然,杭州當地的美食遠不止這些,還有杭州醬鴨、杭州小籠包、西湖龍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