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壹次與自然的交融,都讓記憶中的吉光片羽變得明亮起來,也使精神的獨自更加有力。
越來越不喜歡混跡在人群中,壹熱鬧,內心的光芒就會黯淡。而清凈時自有富足和喜悅。
最喜歡做的事,依舊是不斷在性靈上給予自己力量。閑是福氣,忙也是。只想每壹秒都與時光交揉在壹起。不工作的時候就做美食,種新買的花苗,讀古樸的文字,觀高古的畫作,或走入原野之中。
這些事物,讓我抵禦了外界的消耗,保持著幹凈的能量和格局。
羨慕那些不需要刻意,便壹身靜氣的人。美的獨特,又暗搓搓的驚艷。而我,卻是在近幾年,才認識到它的妙不可言。
這個世界,什麽都可以磨滅,唯獨氣場這東西,會留有痕跡。哪怕是百年千年呢,只要存在於天地宇宙間,它直指人心的美,便總能引領眾生走入屬於自我的原鄉。
所幸,總算逐漸踐行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余生,不會再用力去證明什麽,過自己喜歡的日子,心有所向,自律獨自,孤獨而飽滿的綻放在光陰中。
廚房裏親手烹制的壹餐壹食,書房裏寫下的壹字壹句,壹書壹畫,家中各個角落的壹花壹草,都是我素樸生活的詩料,眼眸掠過時,心便靜下來了。沒錯,眼若明澈,萬物皆可成詩。
有人說,那是壹種禪境。我卻不這麽認為。禪這個字,還是高深了。不過是個閑人而已,真實的人生並沒有桃花源。我只願生活是素樸的,幹凈的,緩慢而靜謐的。
白色的窗簾在光影中隨風舞動。今年的風特別的猛浪,如野馬嘶鳴。在等朋友來的間隙,煮了茶,壹屋子的茶香彌漫,飄散在空氣中。
見友人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這兩年因為疫情,更是寥寥可數。好在舒服的關系,往往心境相通,人與人之間的相惜,更多是氣場和磁場的吸引。不求彼此給予什麽真知灼見,妳依舊,我依舊,即使不常相見,亦或只是壹起坐著飲茶,不說話,卻也能很放松和從容。
還有壹種情分,仿佛早已駐紮在靈魂裏,怎麽也揮散不去。窗外的飛花,壹片壹片的飄來飛去,用飛舞的信箋,寄托著相思,最後卻是壹分壹分根植在土壤深處。
人生最美妙的時光,仿佛總是在過去。充滿月光的夏夜,涼風習習,青草芬芳,追夢的少年,滿船清夢壓星河。那是青春,是永遠柔軟的慢光陰。
值得敬畏的事越來越多了。世間萬物及生靈,都應被敬重。比如那些舊物,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承載了光陰的記憶和靈性。
也比如茶道。我素來喜烹茶,卻並不擅於茶道。
壹日王老師教我茶道,他燃了線香,放了舒緩的音樂後才緩緩落座。他說,茶道和茶藝是不同的。茶道更註重於“道”而不是技藝。
我很認同這是壹種修為。茶煙裊裊中,壹杯壹盞,壹茶壹水,壹起壹落,甚至壹呼壹吸之間都是人對茶與水的敬重之情,更是壹個人孑然壹身,淡然明澈的素素之心。
其實流光壹瞬,任何歡愉也不過爾爾,只有生命中虛懷內斂的姿態,更適合與這個世間的壹切美好相融相歡。
人活到壹定程度,終究會過濾出壹種符合自己的況味和骨骼。人到壹定年齡,更會意識到,生命中的饋贈,無非是些平淡真實的尋常而已。
因此,格外珍惜夏日的寂靜和花影。在這樣的光陰裏,每壹份閑情都恰恰好。
於是,依舊奔赴原野山川與星河。
那些小草,山坡,流雲,晚霞,星星,都統統曾是我兒時的夥伴。只是後來,走著走著便遠了。如今,它們並沒有如我壹樣疏離,我在與不在,它們依舊還在那裏等我。
忽然有些感動,在妙年錦時,它們陪伴我,在中年回首時,它們也未曾舍棄我。
此時,在夜色寬厚的懷抱中,心中升起無限情愫。忽然便想私奔了。不與任何人,只與自己和內心的那些美與好,壹起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