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2018哈爾濱自由行旅遊攻略

2018哈爾濱自由行旅遊攻略

2018年已經到來,哈爾濱是壹個典型的東北城市,這裏的氣候也是嚴寒刺骨,唯美的冰雪大世界以及周邊的各種雪景令人稱道不已,特別吸引南方遊客前來探尋,下面給大家分享2018年哈爾濱自由行攻略以及註意事項。

作為壹個地道的北方孩子,大學四年和畢業後壹年都是在南國之南廈門以及東南亞度過的,日日花團錦簇,天空高遠,陽光耀眼,每到冬天看到我的朋友圈開始下雪,心裏就無比羨慕。2016年回了北京讀研,結果等到18年也沒等到壹場象樣的雪,今年尤其過分,大半個中國都下雪了,北京還壹如既往地晴朗著

那麽,冬天壹定得去壹次真正的雪國。

非常不湊巧的是,就在我出行的前兩天,網上不斷爆出東北旅行的新聞,先是北京林業大學的9名女生結伴出行乘坐面包車從哈爾濱前往雪鄉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極其慘痛的後果,然後是壹篇題為《雪鄉的雪再白也掩蓋不掉純黑的人心!別再去雪鄉了!》的文章痛斥黑龍江的旅遊亂象,“9個月磨刀,3個月宰羊”的言論甚囂塵上。這讓計劃壹個人出行的我心裏有些忐忑,但是因此就退票“安全”地待在北京吹風當然不是我的性格,如此,就需要壹場精心的謀劃,來規避“被坑”和“安全”問題。

有關安全:

1、林大的幾位同學是自行包車前往雪鄉,這種方式在很多時候是自由行的優選,但是!從哈爾濱高鐵站壹出來我就被黑車司機包圍了,沒人管的!考慮天氣原因,沒保險沒執照的黑車還是很不安全。

2、新聞中說9個人選擇坐壹輛面包車,這,沒有超出我認知的話,應該是超載吧?本來路面就很難走,加上超載,有多危險可以自己想象。任何時候都是安全第壹,安全第壹,安全第壹!我是個惜命的人。

3、賓館酒店提前訂好,這個基本上大家都會做到,但是如果是女孩子壹個人或者兩三個人出行還是建議定在比較繁華的路段,東北冬天到了下午四點多天就黑了,外面零下三十度,室外活動的人也不多,走夜路不安全。

4、不要輕信路邊人的指路。我選擇了壹個帶著“城管”袖章的大叔問路,他故意給我指了相反的方向,還好我機智地同時開了導航,大叔當時的表情很尷尬,說他在開玩笑,我當時的內心是——

不用懷疑,他是壹位真正的城管。

後面幾天還遇到穿著制服的假工作人員,實則是為了推銷旅行用品。有了這次體驗,我決定不輕易問路。

5、盡管各種旅途中的負面消息不斷,但是我們也不必因噎廢食,畢竟就算坐地鐵都會遇到跳地鐵的,出門買菜都有可能被撞,沒有壹個地方是完全安全的,如果因此就永遠待在家裏,會錯過很多看世界的機會。

所以,重點不是害怕危險,而是規避危險。

有關“防坑”:

1、雪鄉可能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今年是這麽上熱搜的,但這次也沒有刻意避開雪鄉,只安排了在雪鄉路過,建議下午兩三點到,四五點出,這樣可以看到白天的雪鄉和夜晚亮起燈的雪鄉,不壹樣的風情。全程無需買任何東西,也不用吃午飯或者晚飯,更不用住宿,這樣就規避掉了最容易出現坑的”吃“”住“”買“三個環節。雪鄉景區內有壹個地方是“遊客服務中心”,裏面有免費休息的座位和熱水,也有自動售賣機賣熱飲和零食,價格合理,如果太冷或者累了渴了完全可以進去坐會兒,補充壹下能量。

2、去山上要尤其註意,比如長白山,雖然是旅遊業發展的很完善的景區,但是大廳內仍然出現了我前面提到的“假工作人員”,恐嚇旅客的裝備不夠,上山會被冷死,鞋會滑下山之類的,然後妳害怕了就會租他們的護膝、大衣以及防滑鏈,但是,親測不需要,這些裝備完全可以自己提前備好。

3、備夠熱水!去的大部分地方會提供免費熱水,但長白山整個景區沒有熱水,買都買不到,只能通過買泡面來求熱水,泡面山下10塊壹桶,山上20壹桶,對於壹年都不會吃壹碗泡面的我來說,已經吃完了今年份的泡面

行前準備

1、保暖衣褲或抓絨衣褲(必備)、雪套(防寒防水)與冰爪(防滑),羽絨服/棉襖(必備)、保溫水壺(必備)、保暖帽子(必備)、防風手套(必備)、沖鋒衣褲(可選)、大背包或旅行箱(可選)、防水登山鞋或雪地靴加羊毛鞋墊(高幫、建議出發前穿幾天)、厚棉襪兩雙及以上、保暖護膝(可選)、墨鏡或滑雪鏡(陽光強,需防雪盲)、登山杖(可選)、泳衣(泡溫泉)等;

2、洗漱用品、攝影器材、個人衛生用品、相機備用電池、移動電源、足夠的相機儲存卡;

3、高熱量零食(如:巧克力、牛肉幹、奶糖、姜茶);

4、暖寶貼(必備),建議每天五片的量,用來貼膝蓋、貼腳底、貼手機(減少手機在極寒天氣中耗電和關機,親測有效);

5、感冒藥(板藍根或者999必備,預防白天吹風後感冒),拉肚子藥、凍傷膏、創可貼等常用藥,面膜(必備),吹完壹天風回來敷個面膜,妳會感謝我

鑒於天氣極寒,敷片狀面膜實在需要勇氣,所以推薦塗抹式面膜

比如

補水效果很好

6、身份證必帶,其他如學生證、軍官證、導遊證、記者證,等等證,所有可能讓妳少花錢多辦事的證都帶上.;

7、近視的小夥伴請必備隱形眼鏡,不然無法摘掉口罩的妳全程看到的就是——

大地白茫茫壹片真幹凈

好了,_嗦了這麽多,終於可以愉快地出發了!

這裏是正文!

行程用時:

1月9日——1月15日(含往返交通時間)

行程花費:

3000元左右

地點打卡:

12個

Day1:北京——哈爾濱

之所以選擇這趟高鐵而不是直接飛過去是因為我覺得旅途也是旅行的壹部分,八小時也可忍耐,建議安排在去程,心情還很興奮,身體還不疲憊。

我特意選擇靠窗的座位,列車壹路北上,窗外漸漸從只是光禿禿的黃土地變得被白雪覆蓋,越來越厚,列車上的溫度顯示從-4℃,-8℃,-10℃到-20℃不時擡頭看看,景色總有變化,是很神奇的體驗。如果從廣州壹路坐上來,會有歷經四季的感覺,更有意思吧!身邊換了壹波壹波的乘客,東北口音越來越重。

壹路上看書聽歌,向著壹個零下三十度的地方駛去。手機的音樂軟件裏存了從大學到現在聽過的歌,中文、英文、法文、泰文、粵語經常會遇到有故事的歌,聽著聽著,就會想起在某時某刻曾經單曲循環它時的心情。

那種感覺,很奇妙。

在我安靜地聽音樂看書到第六個小時的時候,上來壹群嘰嘰喳喳的年輕人,東南亞口音熟悉,泰國人,問我借筆,最終沒忍住,用我退化了壹大半的泰語楞是聊的每個人哈哈大笑,我是越來越話嘮了

平時壹直忙所謂的“正事”,好難有大段時間讀閑書,這次簡直太奢侈,往返路上讀完三本積攢已久的書,心情大好。

分別是——

星野道夫的《在漫長的旅途中》

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

劉瑜的《送妳壹顆子彈》

下午三點多抵達哈爾濱站,那位城管大叔就是在這兒遇到的,此後我決定選擇公交車去酒店。

值得註意的是,哈爾濱站的公交站牌非常不醒目,很小的壹個牌子,並且開往市區內的公交並不在站旁,站旁只有免費通往機場和其他火車站的擺渡車,去市區的公交還要拐個彎過個馬路,步行幾百米,很多旅客壹時是找不到的,可能這也是黑車猖獗的壹個原因?

不管怎樣,作為壹個資深路癡,我順利找到了,並且順利抵達,開森!

哈爾濱是個中西合璧的城市,有“東方莫斯科”之稱,加上冰雪大世界的開幕,以及中央大街、果戈裏大街、索菲亞大教堂、斯大林公園、極地館等等,還是很值得壹逛的。

但是剛從溫暖的高鐵下來,我簡直像掉進冰窖壹樣,加上8個小時後很疲憊,四點半左右天色漸黑,壹個人也沒有太多心思在寒風中溜達,只路過了大教堂,市區內的其他地方都沒來得及去看,不過,畢竟我這次安排的行程主要是為了自然風光,所以我遺憾的其實主要是沒有吃到——

俄餐、紅腸、大列巴和哈啤

建議到達當天在市區采購壹些幹糧備用,防寒裝備如果沒帶夠也要備齊。

Day2:帽兒山滑雪場——二浪河雪村

來東北第壹項當然是去——滑——雪!

東北的滑雪場和其他地方有什麽不壹樣?

可能最大的不壹樣是無需人工造雪吧,純天然,無汙染,雪質好。

我們選擇的是帽兒山滑雪場,是黑龍江的兩個五星級滑雪場之壹,設備很專業,滑雪場的配置也很不錯,可能因為是哈體院的教學基地,青春氣息滿滿,滑雪場很大,就算人多,也不會很擁擠。

不多說,上圖

壹切看起來都很和諧,然而真相是總也整不利索的滑雪板、手套和雪杖無止境地摔

滑雪時間兩個小時足夠,因為妳會被拖著沈重的滑雪板鼻涕結成冰爬上去的過程逼瘋

總之,此次滑雪激起了我回北京繼續磨練技術的雄心壯誌。

下午就坐大巴前往二浪河雪村了,重點推薦!

同樣是小村莊,比起最近名聲不怎麽好的雪鄉,這裏沒有太商業化,卻也能看到落滿經年不化的白雪,像小蘑菇壹樣的房子。

還有狗狗們

據說這裏是黑龍江最冷的地方之壹,潑水成冰什麽的,完全不是夢。

然後當地人就會看著壹群從南邊來的傻孩子們把壹杯杯開水潑到天上去,等著它變成冰落下來砸自己,壹個個還開心的不得了,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們心裏在想什麽

在二浪河雪村,有很多家民宿可以選擇,價格比起雪鄉來不要太良心!

我們選擇的是豆豆家,主人很熱情,大家壹起包餃子,吃餃子宴,也杜絕了被天價菜坑的可能性。

晚上就兩人壹間住在東北傳統的四人火炕上,不會出現雪鄉那種四人炕睡八個人變成大通鋪價格還貴上天的場景。

我房間的名字叫“燉大鵝”,莫名戳中笑點,哈哈哈笑了半天。此外,還有妳們可以想到的“燉小雞”“燉白菜”“燉豆腐”

靜靜睡吧。

晚安。

Day3:二浪河——大禿頂子山徒步——雪鄉——牡丹江

這是我最愛的壹天,沒有之壹!!

再次請出度娘:

禿頂山位於雪鄉13公裏處,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龍江境內最高峰,據說山頂積雪常年不化。壹路上是被霧凇圍繞的原始森林,山頂是壹片平地,視野豁然開朗,幾乎沒有樹,都是低矮的花草,這裏是高山植物的寶庫和野生動物的搖籃。徒步長度***十公裏。

裝備:

熱水、登山杖、雪套(防濕保溫)、高熱量零食(路上補充能量)

必備:

當地向導壹位

1月11號,登山這天的天空像被雪擦洗過壹樣,藍的透明,天空下都是純白色的雪野和被霧凇籠罩的原始森林,高大的落滿白雪的松樹,厚度達五十公分的積雪。

科普小課堂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氣遇冷凝華而成,是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

霧凇非冰非雪,而是由於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凝華的水蒸氣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時能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難得。

因此,盡管吉林有霧凇島,也不是任何時候去都能看到霧凇的。這次運氣非常好,走到哪裏,都能看到非常美的霧凇。

高大的雪松,是聖誕樹本尊了!

晶瑩剔透的霧凇

走著走著都變成了愛斯基摩女孩們睫毛結冰什麽的,也都是真的

登頂之後,視野非常開闊,可以腦補壹下這幅畫面360°的樣子,因為天氣太好,遠處的“雪龍”也十分清晰,是只有人眼像素才能記錄下來的美。

壹路上雪幹凈的讓人舍不得踩上去,樹上的積雪有時候會撲簌簌落下來,彌漫在周圍,像下雪壹樣,我仰著頭看,鼻子酸酸,眼睛裏濕濕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美哭?

如果想要刺激,可以坐雪地摩托下山。很酷!!

美到詞窮。

在徒步登頂的過程中,心裏壹直是滿滿的感動,登山前向導大哥的大黃狗——金毛多多,壹定要跟我們壹起上山,怎麽趕都不回去,在雪地裏打滾,賣萌,幫我們撿手套,壹團團白色的雪落在它的身上,像開了花。

那壹瞬間,心都要化了。

自然的美是人類的科技不管多先進都永遠無法仿造出來的。

妳來,或者不來,它就在那裏,安靜的,有壹種遺世獨立的美感。

徒步結束之後,坐車趕往著名的被diss的很慘的雪鄉了。

雪鄉本是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業局的雙峰林場,上世紀被幾位攝影師發現,壹舉成名,後來《爸爸去哪兒》熱播,雪鄉開始人滿為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雪鄉江湖今年的關鍵詞是——宰客。

本來以為之前熱搜文章的影響力之大,會影響雪鄉的遊客數量,到了之後覺得並沒有,依舊是遊人如織,大部分是拖著行李箱過來晚上還要住在這裏的,和之前去過的地方的地廣人稀形成鮮明對比。

祝他們有好運氣,遇到淳樸的老板。

相比起來我們這些“過客”就顯得壹身輕松。

白天的雪鄉VS晚上亮起燈的雪鄉

說實話,是美的。

厚厚的雪房頂非常可愛。

亮起燈的時候,就像小小的童話鎮。

但是,遊客太多,而我天生對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排斥感。

路過,但不停留。

粗發去牡丹江住啦!牡丹江給我的第壹個驚嚇。

酒店樓下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

全國人民熱愛廣場舞的心情都是壹樣的,我理解。

畢竟廣場舞作為國粹已經傳出國外。

然而!

這裏是牡丹江啊!

室外溫度此時此刻零下二十八度啊!!

手伸出來十秒鐘就失去知覺啊!!!

牡丹江人民,請受晚輩壹拜。

妳們的體格秒殺了全國泡紅棗枸杞水在家葛優躺的佛系九零後。

Day4:牡丹江——鏡泊湖大峽谷——冬捕——二道白河

鏡泊湖峽谷距牡丹江市100公裏,交通很便利。

鏡泊湖瀑布老河谷朝鮮族民俗村。

據說如果春夏季節過來可以領略到朝鮮族獨特的生活景致和民俗文化。有長鼓表演和每晚熱鬧的篝火晚會,以及勇猛激烈的摔跤和將競技與娛樂融為壹體高空秋千,並且還有風味獨特正宗的朝鮮族特色飲食、民居住宿、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感覺還是很熱鬧的。

但素!

因為我們去的時間不太對,冬天民俗村內溫度太低,所有的表演項目全都不開放,也沒有人在這裏居住,整個村子靜悄悄,但是不荒涼不破敗,所有的秋千、做打糕的工具等等都好好的待在原地,所有的房間門都緊閉,就像突然被施了魔法,村子裏的人都消失了,只留下沒來得及帶走的物件。

和壹只小雪狐

湖面結了冰,好像把大朵大朵的雪花都凝固在冰面上了壹樣,很瑰麗很神奇

結個冰都是愛妳的形狀!

總之,如果想要安靜的體驗這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可以選擇冬天來走壹圈,沒有任何人打擾,如果想要體驗朝鮮族民俗,還是其他溫暖的季節過來,會更加熱鬧,“消失”的村民會重新出現在這裏,就像《桃花源記》中所說: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離開鏡泊峽谷,出發看冬捕啦!

最有名的查幹湖冬捕,記憶最深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中描述的這壹段:

“在滴水成冰的冬季,天還沒亮,捕魚的隊伍就開始向查幹湖出發。每年12月末至春節前的壹段時間,查幹湖就進入了冬捕的黃金時期。因為在冬季,捕獲的魚更加容易存儲。這壹古老的冬捕方式源於史前,盛於遼金,延續至今,千年不變。

冬捕的過程是十分艱辛的。捕撈也依然沿襲著最古老的方式,完全靠人力和馬車來完成,在現場,基本是看不到現代化機械運作的,唯壹能看見的是壹群堅毅的漢子,弓著脊背,拉著沈重的漁網。”

好了,回到現實,其實觀看冬捕作為壹個旅遊項目,已經被賦予了太多表演性質,妳以為的冬捕:是這樣的

實際上,妳看到的冬捕,可能是這樣的

魚壹條壹條被拉出來,大家爭相抱著魚拍照

值得壹提的是,去看冬捕的路上,會坐這種皮輪胎滑過去,路上是壹望無際的冰面,身下是冒著寒氣的冰床,頭頂是和冰面無縫銜接的藍天遇到調皮的師傅,還會故意玩個冰上漂移,讓妳體驗到甩尾的感覺。

PS:壹定要註意的是安全!

最後面的座位也是最容易被甩出去的,如果前面的座位都是空的,盡量還是不要為了尋求刺激坐在最後。另外,拉好扶手!拉好扶手!拉好扶手!重要的話說三遍。

我為什麽知道?

因為我眼睜睜看著領隊被甩出去,拖著走了壹段。

我的心臟差點嚇出來。

安全第壹!

為免給大家造成誤解和不必要的恐慌,還是客觀說壹句,正常輪胎都坐滿人的話坐最後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重量夠,不會甩出去。

在冰層上,妳可以變身武林高手,晚上去二道白河入住啦!

在此,要特意表揚今晚入住的酒店,房間夠大、夠舒適,不會失望。

當然,最吸引我的是!這是壹家溫泉酒店啊,有室外溫泉和室內溫泉可以選。

我當然選室外。

外面冰天雪地,溫泉池煙霧裊裊,想想都激動,我本來打算要拍美美的溫泉照的。

哪怕這樣也行是不是!

然而,現實是殘忍的,去泡溫泉的時間壹般在晚上,黑+身邊繚繞的霧氣,照片全都是高糊的沒關系,開心就好。

然而披著壹條浴巾從溫暖的室內跑到零下二十度的室外,進入湯池之前,這段路程是非常要命的!

踩著冰雪,撲面而來的寒冷清冽的空氣,會讓妳精神為之壹振。

所以,深呼吸,迎著寒風,快速奔向溫泉

壹旦踏進池水,會覺得壹切都是值得的。

就醬,其他感受還是要留給妳們自己親自去體驗。

如果是長白山上的溫泉酒店,可能泡湯體驗會更好,湯池周邊地理環境更野,白天去泡湯,拍好照片不是夢。

寶石國際有比較好的壹點是離魔界景區非常近,開車十分鐘就到了。

Day5:魔界——長白山

長白山魔界景區處於長白山針葉、闊葉混交林帶,景區內水質優良,常年不凍,當氣溫較冷時,會出現神奇的景象。水中植物在日出時,大氣蒸騰形成霧凇,襯托出樹和水若隱若現,仿佛到了原始社會的遠古世界,攝影人稱這裏為“魔界”。

想要看到最美最原始的魔界風光,需要早起。六點出發,還能趕上日出。

但是,日出和霧凇壹樣,都是需要機緣的。

所以,如果早起了也沒看到日出也不要緊,魔界的其他風光,也值得壹看,隨便壹拍,就是大片。

和河上草色差不多顏色的衣服,有很好的環境融合感,紅帽子點亮整身搭配。

如果是雪地通用的壹身紅衣,會更有驚艷感。

“魔界”還是“仙界”?

當天在朋友圈發了照片之後,朋友問為什麽不叫“仙界”叫“魔界”,因為看起來河面上籠罩著電視劇裏的裊裊煙氣(仙氣)。

其實和長白山比較之後就明白了,同是煙霧繚繞,霧氣騰騰,魔界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清冷孤寂的,遊客再多也無法融入和破壞這種感覺,有壹種背景和人物的割裂感,不管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倒下橫亙水面的落滿白雪的枯木,還是在冰雪中默默積蓄力量等待來年再生的枯黃萱草,抑或水面升騰起的煙氣,旁逸斜出的黑色樹枝,都在講述著壹個寂靜的、詭異而又唯美的故事。

妳可以來,但是無法帶走這裏的任何東西。

長白山就很不壹樣了,看圖即懂。

先上壹張天池鎮樓!

天池表面通體雪白,都結了冰,落滿雪。

遠處還有雲海。

前幾天都是藍天白雲,無雪無風,來長白山這天早上沒能在魔界看到日出,還擔心天氣會不好,結果太陽完全升起來以後就放心了,萬裏無雲,不能更好!

天池的門票和長白山的門票是分開的,如果要上天池,需要另外買車票,80塊。

但是,長白山天池可見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如果天氣條件有壹點不允許就不會開放,開放了買票上去也不壹定能看到,很大概率天池是籠罩在壹片白茫茫的霧氣中的,什麽都看不見,就像前幾天小夥伴去,看到的天池是這樣的。

和上圖基本上是同樣的拍攝角度,但是天池完全看不到,只有光禿禿的雪山。

所以說,看天池是非常非常需要運氣的。

這次天氣好,看到的概率是99%,當然毫不猶豫買票上山。據當地人說,第壹次來長白山就能看到天池整年都會鴻運當頭!

去天池的路上坐的是四人座的越野車,山路很陡,也有很多積雪,但是很平穩,師傅開車技術也非常贊,最最重要的是,壹路上的風景太美太震撼。這種震撼大概只有坐在車上的過程可以體驗,照片是無法記錄下來的。

之前很多次旅行,最美的記憶往往都在車上。

某年夏天去塞罕壩,行駛在草原天路上,視野非常開闊,前方天空和大地相接,路旁開滿了粉色的格桑花和金黃色的油菜花,這樣的場景就壹直在我的心裏。壹次在家開車上路,趕上天氣跟那天極其相似,當時的那種心情就又回來了,心曠神怡,開車的感覺也非常美好。

很多時候是這樣,影像沒辦法記錄下來的,眼睛和心會替妳記著,在合適的時刻,突然噴湧而出,那種感動更甚於初見。

長白山的溫泉是高度的溫泉水,可達82℃,所以從北坡壹路上去,看到聚龍溫泉都是煙氣裊裊熱氣騰騰的,在壹片冰雪世界裏,蔚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