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您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壹下,如有說的欠妥還請專家斧正!
常熟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國家第二批 歷史 文化名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是吳文化發祥地之壹。同時常熟又是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國家生態市、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
境內有常熟5A級 旅遊 景區—沙家浜·虞山尚湖 旅遊 區,4A級 旅遊 景區4家:分別為方塔古跡名勝區、常熟服裝城購物 旅遊 區、蔣巷鄉村 旅遊 景區和梅李聚沙園景區。另外還有4個 歷史 文化街區:南涇堂 歷史 文化街區;西涇岸 歷史 文化街區;琴川河 歷史 文化街區;南門壇上 歷史 文化街區。
然為什麽擁有這麽多自然景色+人文景觀的常熟的 旅遊 還是不溫不火的呢?
在我看來:
第壹是常熟所有的景點多不是獨具特色的,導致常熟始終沒有成為 旅遊 目的地。不管是沙家浜-虞山尚湖風景區,還是興福禪寺,多不是獨具特色的。周邊來看紅色 旅遊 不如南湖、寺廟比不上浙江的靈隱寺,蘇州的寒山寺;園林根本沒法和蘇州的相比較。所以常熟也就成為了蘇州太湖景區的壹個 旅遊 點,而沒法成為獨具特色的 旅遊 目的地。
第二是政府壹直以來沒有好好的利用常熟的文化底蘊來做文章,也就最近幾年才開始,然而已經過了景區開發的黃金時間。拿 歷史 文化街區來說,南門壇上的不論從規模還是 歷史 來說多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是因為政府的猶豫,導致開發遲緩,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整體開發,然而現在人家不論是江蘇的周莊、同裏,還是浙江的西塘、烏鎮等多已經成為古鎮的典範,蘇州的平江路也已經成為周邊 歷史 文化街區的代表。另外是現在因為電子商務的興起,上街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的稀罕事了。於是南門壇上成了雞肋!
不過作為擁有近2000年建城史的 歷史 文化名城,常熟還是值得大家來看看的!自然景色有如八卦般的虞山·尚湖相映,景色獨特!人文的更多:二代帝師翁同龢故居-彩衣堂;別具壹格的江南園林-燕園;千年古剎-興福禪寺;千年古塔-方塔!更有多個明清時期的 歷史 文化街區!
歡迎常來常熟!
常熟雖然是江南小城,但他沒有象昆山的周莊,無錫的蕩口古鎮那樣有特色,保護發展得很好。這是他們 旅遊 產業的靈魂。而我們常熟雖有兩個五星級景點。但都是人造大路貨景點。缺乏靈魂。從城市角度來看還可以,但無法與大都市相提並論,無法提起遊客興趣。以前唐市拍過壹部電視劇叫(小草)。出名後我去唐市老街遊玩壹下還不錯。現如今不得而知。唐市從人們的視線中逐漸淡出。常熟要讓 旅遊 業重振雄風,必須要把南湖,昆承湖給合包裝,增加靈氣,昆承湖巨大湖面的南來風。定能打動遊客的心。
因為常熟的規劃發展以前都是東壹榔頭西壹棒槌!
常熟,因市區原先有七條河流交匯形成古琴的樣子,又稱琴川。 歷史 可追溯到良渚文化時期,自古是魚米之鄉。常熟名人輩出,虞仲曾樸翁同龢,姜子牙釣魚,阿慶嫂抗日。所以常熟的人文 旅遊 資源是很豐富的。加上境內十裏青山半入城,河湖濕地星羅棋布,自然景觀也是不錯的。
但是常熟境內除了青山綠水,宜耕土地也不少,加之氣候穩定適宜,常年豐收。不愁吃的常熟人又逐漸發展了輕紡工業,招商城規模居國內前列。並陸續建立開發區新區,緊跟時代步伐發展新產業。期間,各界領導班子著眼發展各板塊經濟,卻始終對常熟豐富的 旅遊 資源缺乏系統的梳理規劃和發展。畢竟 旅遊 業周期長,見效慢,成績自然不容易體現。就連讓市民耳目壹新的“亮山工程”,也是緣於壹位中學教師的建言。
另外,常熟直到前兩年才完成了各區域功能的劃分,之前都只是壹個個項目的建立,不系統不協同不統壹,也導致了如琴湖周邊區域的荒廢,縣南街腸梗阻多年等遺留問題。城市規劃發展尚且如此, 旅遊 資源開發又能好到哪兒去呢?
雖然為了創5A,把虞山,尚湖,沙家浜三大景區合並,但是三者還是相對獨立,聯系並不緊密,沙家浜更是離虞山尚湖有較遠的距離。市區的南門 歷史 街區,六七弦河,環城河,方塔古跡區也並未聯合開發,不亞於周邊的古鎮模樣,也只能存在於常熟老百姓的茶余飯後。
除了景區規劃開發不系統,相關的配套產業也比較缺失。虞山畫派,虞山琴派,虞山劍派,除了在景區墻壁的介紹上出現,相關的商業產品幾乎難覓蹤影。扯篷豆腐幹等特色 美食 很難吃到真宗的,得意樓等傳統特色飯店早已不是本地人經營。
小城終究是小城,出路只能是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想要追著蘇州上海發展新經濟新產業,又能有多少優勢呢。錯過了新千年前後 旅遊 資源整合開發宣傳的黃金期,現在再想要把眼光拉回來,恐怕投入產出也不會太理想咯!
常熟人安逸,對於開發上沒有好好研究開發,常熟是座千年古城,有塔有湖有山,更有無數古建築和文化,昆山周莊只是壹個鎮不是壹個層面上的,蘇州地區除了蘇州有古城墻,那就常熟也有,其他縣級市裏都沒有的。
近期剛去過常熟浮光掠影的小遊,感慨如下:
1. 尚湖的風景底子決不遜於西湖,可以大作文章。
2. 柳如是墓太過寒酸,即便是基於陳寅恪的封山之作的考慮,也本可不遜於蘇小小墓的。
3. 前往燕園,居然因沒找到適宜的停車位遂悵然而返(也可能是我笨吧)。
4. 建議各景區放置免費的景點介紹小冊子。
5. 方塔文化雖不大但底蘊深厚,值得書生們做深度 旅遊 。
6. 沙家浜開闊,風景及其維護均佳。
其它地方沒去過,不敢評價。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行政級別偏低,無錫的景點也很壹般,但是級別高,縣級市知名度太低。
養老城市要上熱門做啥?如果當初三峰清涼寺文革沒拆,可能還能比靈隱寺還好點有點,可以什麽的都沒了,即使現在重建其規模也沒有原來的十之壹二那麽大。沙家浜也就那點紅色文華,尚湖填了挖,挖了填太小。虞山林場要不是近些年開放了農家樂產業,估計虞山周邊除了言子墓和寶巖就真壹無是處了。
因為離蘇州太近 外地的難得來壹次江南 肯定首選蘇州 但是我們常熟周邊的人還是很喜歡去常熟轉轉的
我是離鄉多年的老常熟,去年聽聞環山步道建成很興奮,特意回去走壹遍,壹言難盡,尤其是山陽靠尚湖壹面,居然要走公路,貼著大卡車公交車走,吃灰還危險。據說山腳有路,楞找不到,問很多人不知道,問到派出所都沒結果,後來知道是走壹個找不到門的公園,還是收費的 。特麽的我也算服氣。古城壹片雕敝,我幼年住過的三處都被拆光了。
壹是交通不便,二是沒特別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