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絲瓜——清香通便
絲瓜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絲瓜,加點肉末和蒜末,稍微蒸壹下就熟,淋點海鮮醬油,味道非常好。
2木瓜——祛燥潤腸
木瓜除了當水果,壹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湯喝,補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還能幫助消化,適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3瓠瓜餃子——清熱開胃
初秋氣溫仍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將肉類和瓠瓜壹起做菜,保證了蔬菜的攝入,也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瓠瓜中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能起到壹定的抗氧化作用,還有壹定的降糖作用。
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伏天人們胃口差,不少人都會瘦壹些。瘦了當然要補了,辦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選吃肉。
這個習俗在北方尤其盛行。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時多燉肉、燒魚、燉雞鴨,其肉多烹制成紅燒肉、白切肉或自制醬肘子肉,也有這天吃肉或螃蟹肉餡或瓜餡餃子的。
其實立秋這天吃燉肉,除了久遠的風俗習慣以外,對養生保健也是大有好處的。因為夏天太熱,人們會不自覺地偏食,這對人體的生態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還會對人體的內分泌和生物機能造成影響。
而就在立秋的時候,人們用吃燉肉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體內既補充了必要的營養如脂肪、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強肌體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時,料包內的各種中草藥的中和,對人體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濕、平補平瀉的療效。
如今,“貼秋膘”應該提高到新的層次,那就是講究營養均衡,合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素,控制脂肪、鹽、糖的攝入量,以此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所以“秋補”時,除了適當補充壹些雞、牛、羊肉類食物,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也要多吃,還要全面地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體內酸堿平衡。
立秋五大經典美食
今天,我們就為您盤點壹下立秋“貼秋膘”的五大經典美食,不管您是不是貼過了秋膘,都會讓您大飽口福!
1、醬肘子: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壹,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2、烤鴨: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內不積蓄,人體吸收後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因此,北京烤鴨是老少皆宜的保健美食!
3、醬牛肉:醬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4、燒羊肉:“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燒羊肉”的制作,還適用於整只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5、豬頭肉:豬頭肉的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