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顧餐廳的最適宜時期,是開張後的前四個月到六個月,壹切上了軌道,廚房裏不會因為手忙腳亂而失手。而過了這段黃金期,大廚便開始有些懈怠了。
泰勒提到說,現在很多餐廳打的是米其林大廚的名號,但其實他們只是擔任行政總裁,在新店最開始坐鎮壹段時間後,就又要飛往下壹個地方開拓下壹家新店了。後來這些餐廳又經過食評的吹捧,完全就變成了壹個社交場所,而不是享受美食的地方。
“我很怕碰到壹種餐廳,裏面每個人都在微笑和大笑,壹副和樂融融的樣子。當然,開心絕對不是壞事,但是開心和美食是兩回事。很多餐廳不是靠食物吸引顧客,而是靠營造喝酒、約會和狂歡的熱絡場子招來生意,並且賺取高收費。”
2.餐飲業也存在著壹種叫“長期均衡”的經濟學法則,餐廳的質量好壞,通常可以用幾種靜態特質來判斷,例如它們吸引的是什麽樣的顧客類別。
如果去壹家中國餐館,看到顧客們很放肆地像在老家壹樣吵吵嚷嚷說話,這是壹個好征兆,因為這表示他們大概是這裏的老主顧,這麽壹些老主顧來了又來,那證明這家餐廳可能還是不錯的。“很多中國餐廳就是這樣,充滿著大叫大嚷的中國顧客——別問我他們在說什麽,我完全搞不清楚,但我想那就是值得壹試的指標。”
而如果壹家餐廳裏全是時髦美麗的女客人,那就很危險了,因為當這個餐廳美女如雲,那麽就會有很多男人也跟著進去,不論端出來的菜是否好吃。
3.另外,也不要去孩子多的餐廳,“美國兒童的品味對美國美食造成了難以挽回的破壞。20世紀50年代起,就是孩子們就在決定美國人食物選擇方面的品味,這也是美國出現這麽多乏味且沒有營養的食物的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所以,壹般孩子喜歡的餐館和食品都是圖樣圖森破的。
“別去那些有美女、潮人以及微笑或大笑的顧客的餐館。”——這是他提出的忠告。
4.根據“交叉補貼”的經濟學原理,去咖啡店最好就喝原味咖啡,不要點加糖加奶的其他飲品,也別去那些在繁華地段的餐廳,因為那裏肯定都是高租金,而妳吃的飯裏面,很大部分給出來的錢都是到了租金裏面。
5.有些地方食物美味可口,價錢卻不貴,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把食物當做賺錢的主要營業項目,賺錢的是酒水。餐館把菜做的特別好吃吸引顧客光臨,目的是為了引誘他們買酒。這種情況,就是酒水在補貼食物。
6.賭場壹般會提供美味但平價的食物來吸引賭客,也相當於補貼。泰勒建議,如果去壹個賭博城市旅行,去賭場就餐性價比更高。
7.另外,妳也可以去找壹些巴基斯坦餐館,因為他們嚴守伊斯蘭教義,不提供酒水,所以他們就必須要特別註重食物的質量,以此來贏得顧客。
8.如果菜單上有壹些賣相難看、且不知名的菜,妳可以嘗試壹下,因為那些菜不可能事先做好熱壹下就端上來,所以可能會好吃。
9.找美食的關鍵是利用供求關系,比如妳到壹個陌生的地方找好吃的,可以去當地的菜市場;妳在小漁村吃的海鮮總是強過大城市裏的,因為那些都是剛撈上來,少了運輸,當然是最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