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蘿蔔又名萊菔,屬十字花科壹年或兩年生草本植物的根,民間素有“十月蘿蔔小人參”的美譽。蘿蔔不僅品種很多,而且形狀不同,顏色也各有千秋,如白色、翠綠、黃綠、鮮紅和紫紅等。蘿蔔含有芥子油,是辛辣味調料的來源,它和蘿蔔中的酶類相互作用,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中醫將其入藥始於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別錄》。蘿蔔性涼,味辛、甘,無毒,具有化痰平喘、下氣止咳、消積寬中、清熱止血等作用。可用於咳嗽多痰、食積脹滿、胸悶氣喘、消渴、吐血、鼻出血、痢疾、頭痛等癥。李時珍曾說:“生食生氣,熟食降氣。”蘿蔔子性平,味辛、甘,具有消食除脹、下氣化痰等功效。蘿蔔子可用於痰涎壅塞於肺而氣喘咳嗽的病人,以煮蘿蔔粥並同時加入壹些蘿蔔子同食,可起食療作用。蘿蔔子攻除病邪可能損耗正氣,氣虛者不能久服。蘿蔔的理氣作用較強,正在食用人參等補氣藥物者不宜食用蘿蔔。
南瓜——南瓜是夏、秋季的蔬菜之壹,老南瓜是壹種優質雜糧,故不少地方又稱之為飯瓜。南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化痰、止咳、平喘、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等功效。可用於支氣管炎、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解鴉片毒、驅蛔蟲、糖尿病等癥。不要壹次服食南瓜子或南瓜過多,特別是胃熱的病人宜少吃。否則,易產生胃滿腹脹,感到不適。
絲瓜——絲瓜屬葫蘆科植物。絲瓜為夏、秋季常用蔬菜,既可食用,又有藥用價值,且營養成分非常豐富。絲瓜的汁液中含有皂甙、木聚糖等。絲瓜的根、莖、葉、花、種子,以及老熟的瓜絡均可入藥。瓜實性平,味甘,無毒,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等功效。瓜絡性平,味甘,,以通絡見長。瓜藤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瓜根味甘,性平,能消炎解毒、去腐生肌。瓜子性涼,味苦、微甘,有清熱、化痰、潤燥、解毒及驅蛔蟲等功用,故常食絲瓜對防治咳喘有利。
冬瓜——冬瓜屬葫蘆科植物,為老少皆宜的家常瓜菜。冬瓜性微寒,味甘、淡,有利水消腫、化痰清熱、除煩解毒等功效。可用於痰熱喘咳、痰吼、消渴、水腫、肥胖等癥,常食對防治咳喘有效。冬瓜仁能夠清肺化痰,祛毒排膿。冬瓜性微寒,年老體弱、體質虛寒、陰虛久病、脾胃虛弱、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
荸薺
荸薺性涼,味甘,具有清熱止渴、健脾化痰、祛風解毒等功效。可用於脾肺陰虛的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屬痰熱或肺陰虛者皆可常食,每次30克~60克。荸薺有潤腸通便作用,對支氣管炎兼腸燥便秘者尤為適宜。
藕——藕是食藥兼用的家常菜。藕味甘,無毒,生則性寒,具有消淤清熱、生津解渴、止血健胃、益氣醒酒的功用。可用於熱病引起的咯血、吐血、鼻出血及產後出血;熟則性溫,具有開胃消食、健脾止瀉、養血生肌的功用。可用於久咳、久痢、久瀉、瘡潰不收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藕中的兒茶酚類物質有止咳、平喘及收縮血管的作用。鮮藕不宜生吃,否則容易引起姜片蟲病,導致腸損傷和潰瘍,使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兒童還會出現臉部水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癥狀,嚴重者可因虛脫而死亡。
豆腐——豆腐性涼,味甘,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赤眼、消渴、瘡疔、癰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豆腐等豆制品中只含豆固醇,不含膽固醇。豆固醇具有抑制人體吸收動物性食品所含膽固醇的作用,有助於預防壹些心血管系統疾病。常吃豆腐對呼吸系統有益,可治療咳嗽多痰等癥。
銀耳——銀耳為低等植物屬大型真菌類。銀耳性味甘、淡、平,具有滋陰、潤肺、益氣、補腎、生津止咳、強心健腦、提神補血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肺燥幹咳、婦女月經不調、胃炎、大便秘結、肺源性心臟病等癥。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和多種維生素、無機鹽、氨基酸。研究發現,銀耳含有酸性異多糖,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銀耳食用前要用清水洗凈,發足,撕碎,煮爛,以免未煮爛的大塊銀耳食進後,經胃腸液浸泡而慢慢高度膨脹,堵塞腸腔引起腸梗阻。黴變的銀耳不能食用。風寒咳嗽和濕熱生痰咳嗽患者忌食。
黑木耳——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補氣益智、滋養強壯、補血活血、滋陰潤燥、養胃潤腸等功效。可用於高血壓、崩中漏下、痔瘡出血、血痢、貧血、牙痛、失眠、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多尿、白細胞減少、便秘、扁桃體炎等病癥患者的輔助食療。食用黑木耳時要選擇朵大適度、體輕、色黑、無僵塊卷耳、有清香氣、無混雜物的。大便常稀溏者不宜食用黑木耳。
金橘——金橘性溫,味辛、甘,具有理氣補中、散寒解郁、消食化痰、醒酒等功效。適宜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者食用。金橘可煎湯,或泡茶,亦可糖腌壓作金橘餅食用。
柑橘——柑和橘均是呈扁圓形的柑橘類果品。它們的果皮顏色或發紅或呈橙黃色,果皮薄,容易剝落,果味甜酸。柑橘的營養豐富,含有葡萄糖、檸檬酸、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多。橘皮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等作用。可用於哮喘等癥痰濕咳嗽者,可煮吃,亦可泡茶飲用。
百合——百合在我國已栽培了1000多年。它質地肥厚,色澤潔白,清香醇甜,甘美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百合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潤肺、止咳平喘、補中益氣、清心安神等功效。可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自發性氣胸等肺臟疾病。百合能補肺氣,止咳嗽,適宜慢性支氣管炎久咳傷肺、咳嗽不止者食用。凡脾胃虛弱、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梨——梨屬薔薇科落葉喬木的果子,是壹種很受歡迎的大眾化水果和傳統的果品。梨子性涼,味甘、微酸,具有化痰止咳、潤肺清心、利大小腸、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煩解渴、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功效。可用於口渴、幹咳等陰液受損的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等癥。胃寒、脾虛泄瀉及肺寒咳嗽者忌食。
杏——杏子,果肉暗黃色,味甜多汁,營養豐富,是果中佳品。杏子性溫,味酸、甘,具有潤肺定喘、生津止渴等功效。可用於咳嗽、煩渴、食欲欠佳諸癥。杏子的種仁稱為杏仁,可供食用的多為甜杏仁,性溫,味甘,無毒,具有潤肺平喘等功效。可用於虛勞咳喘、腸燥便秘等癥。苦杏仁性溫,味苦,有毒,僅供藥用,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潤肺等功效。可用於外感咳嗽、喘促胸滿、喉痹、腸燥便秘等癥。藥理研究發現,杏仁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止咳平喘作用。杏子性溫,不宜多食。杏仁多食易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昏迷、驚厥、呼吸障礙、瞳孔散大。
柿子——柿子是我國的特產,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柿子,又叫米果、猴棗,屬於柿科。柿子有甜柿和澀柿兩種。甜柿果子成熟後即可吃,澀柿必須經過人工加工後脫澀,才能吃。柿子果味甜、汁多、肉細、適口。我國歷代醫學家對柿子的作用有很多論述,如南朝梁人陶弘景所撰《名醫別錄》稱,“柿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作用。現代醫學文獻記載,柿能補虛健脾胃、清熱潤肺、鎮咳平喘、生津止渴,並且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
楊梅——楊梅屬楊梅科喬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其樹四時常翠,葉片整齊有序。楊梅果汁鮮旺,風味特別,營養豐富。近年來,食品專家將它制成了各種果醬、果汁、果脯、果酒以及楊梅罐頭,深受人們的喜愛。楊梅具有良好的消煩、止渴、化痰、提神、健胃、消食等作用。可用於口渴、咳嗽、痰多的過敏性哮喘等癥。
枇杷——枇杷屬薔薇科植物,民間稱它為黃金果。枇杷漿汁清香甜美,是壹種藥食兼備的水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枇杷有“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潤五臟”功用。枇杷不僅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而且其花、葉、皮皆可入藥。枇杷葉性平,味苦,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枇杷因含苦杏仁甙,故作用與苦杏仁相似,口服後分解出微量氫氰酸,有壹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質有輕度的祛痰作用。枇杷葉的水煎劑,經動物實驗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銀杏——銀杏為銀杏科落葉喬木銀杏的成熟種子,俗稱白果。銀杏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具有補肺平喘、固精止帶、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用於哮喘咳嗽等癥。《本草綱目》稱之“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白果與豬、牛、羊肉和禽蛋相配,采用炒、蒸、煨等多種方法,可制成各種色味俱佳的菜肴。白果含有微量的白果酸和氫氰酸等有毒成分,食用量不宜過大。
梅子——梅子為薔薇科落葉喬木植物梅的果實,又名梅實。初夏采取將成熟的綠色果實,洗凈鮮用,稱為青梅。以鹽腌制後曬幹食用,稱為白梅。以小火烤幹起皺再燜黑者,稱為烏梅。烏梅性味酸,溫,無毒,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和胃安蛔、固崩止血、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於肺虛久咳、腹瀉久痢、便血、尿血、崩漏、虛熱煩渴、蛔厥腹痛、嘔吐等癥。青梅味酸,成熟時含有微量的氫氰酸,不宜過食。凡有表邪、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食用。
蓮子——蓮子為睡蓮科植物蓮之成熟的種子。蓮子營養豐富,是壹種高級食品,歷來是帝王家和達官貴人的美食。祖國醫學用之治療疾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蓮子性平,味甘、澀,具有健脾益腎、扶正平喘、養心固精等作用,不溫不燥,食之味甘,故為體虛型哮喘者的食療佳品。
松子仁——松子為松科植物松樹的種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新羅松子等。松子性微溫,味甘,具有滋養強壯、潤肺止咳、滑腸通便、熄風等功效。可用於病後體虛、便秘、肺燥咳嗽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松子所含的黃藤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抗酸分枝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脾虛便溏、腎虧遺精、濕痰較甚者均不宜多食松子。
核桃仁——核桃又稱胡桃,是世界四大幹果之壹。核桃仁性溫,味甘,具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溫肺潤腸、補腎固精等功效,能補肺氣而治久咳,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屬肺腎虛者宜常食之。核桃仁是四季皆宜的滋補食物,江南壹帶每年從冬至到立春,民間有食補的習慣,此時核桃仁的消費量很大,食法也很多,如將核桃仁和白糖搗爛,隔水蒸熟,每天用開水、豆漿或黃酒攪調飲服。也可將核桃仁搗爛後,和阿膠等加黃酒煎成滋補膠,隔水蒸熱服用。口幹、口苦、手足心發熱者不宜多吃核桃仁,特別是不能吃炒過的核桃仁。喘咳黃痰或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花生仁——花生仁是壹種高蛋白食品。花生仁煮熟性平,炒熟性溫,具有和胃、潤肺、化痰、補氣、生乳、滑腸等功效,可用於營養不良、咳嗽痰喘、產後缺乳等癥,對慢性腎炎、腹水、聲音嘶啞等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本草綱目拾遺》中曾記載:“有壹婦咳嗽痰多,醫束手不治。庵尼雲上勸服花生,每日食2~3兩,漸覺稀少,不到半年服花生20余斤,咳嗽與痰喘皆除。”發黴的花生含有黃曲黴素,不能食用。
山藥——山藥肉色潔白,味甜粉足,個大質堅,是食用佳品。山藥被歷代藥物學家看作是補虛良藥,《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補氣,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山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益肺補腎、平喘止瀉等作用。現代醫學分析,山藥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糖類,以及多種無機鹽、多種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的重要物質。山藥既是食用佳蔬,又是止喘良藥,且用法繁多,既可炒食,又可燉湯、熬粥。
蜂蜜——蜂蜜性平,味甘,既能清熱潤肺又能補虛,慢性支氣管炎屬肺虛者宜常服之,對兼有腸燥便秘者宜。蜂蜜因能助濕,令人中滿,且可滑腸,因此有濕熱痰滯、胸悶不寬、便溏或泄瀉者忌服。蜂蜜忌煮沸,忌用沸水沖泡,以免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茶葉——茶葉味甘、苦而澀,綠茶性涼,紅茶性溫,具有清熱除煩、利尿止渴、提神醒腦、生津止渴、降火化痰、消食解毒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茶葉中的茶氨酸有擴張血管、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以及強心利尿的作用。但飲茶忌過量。
生姜——生姜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溫胃止吐、化痰止咳等功效。小兒患支氣管炎可用生姜10克洗凈切絲,放杯內以開水沖泡,蓋上蓋悶5分鐘,再調入飴糖30克,頻頻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3~5劑。腐爛的生姜會產生壹種毒性很強的物質——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誘發肝癌和食管癌,所以不要食用已變質的生姜。
大蒜——大蒜既是調味品、蔬菜食品,也是近年來被研究和發現的壹種有效抗癌、抗菌藥,有人稱之為天然抗癌物。大蒜性溫,味辛,具有殺蟲除濕、溫中消食、化食消谷、解毒、破惡血、攻冷積等功效。大蒜還有壹些奇特的功能,在夏、秋季節腸道傳染病流行或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如對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等,每天生食大蒜1~2頭,就能起到預防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大蒜含有豐富的大蒜辣素,不僅能直接殺死胃癌細胞,且能激活人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故其具有良好的抗炎平喘作用。在口內常含2~3瓣生蒜,每天更換3~4次,也有療效。大蒜是產熱之品,食用過多會動火、耗血,並影響視力。
陳皮——陳皮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脘腹脹滿、噯氣、嘔吐、消化不良、納呆倦怠、咳嗽痰多、氣逆等癥。現代研究表明,陳皮所含揮發油成分具有強烈的刺激性祛痰及支氣管解痙作用,多用於支氣管哮喘和支氣管炎的治療。有實熱者慎用陳皮。
苜蓿——苜蓿為豆科植物南苜蓿的全草。主要分布於我國中部、南部及長江流域下遊。苜蓿性平,味苦,無毒,具有清熱利尿、舒筋活絡、利大小腸、補血止喘、減肥輕身等功效。可用於支氣管疾病、貧血、濕熱黃疸、尿路結石、尿黃及目赤、夜盲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質,有止喘作用,對支氣管炎哮喘有壹定療效。胃病者慎食。
車前草——車前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熱明目、清肺化痰、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小便不利、暑熱泄瀉、目紅腫痛、血熱出血等癥。現代研究表明,車前草及車前子中的車前甙能使呼吸加深,可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等病癥。腎氣虛脫、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馬蘭頭——馬蘭頭為菊科植物馬蘭的全草及根,有近似菊葉的香味。馬蘭性涼,味辛,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作用。可用於咽喉腫痛、瘡毒癰腫、肺熱咯血、創傷出血、內熱血痢、黃疸肝疾、腎虛水腫、流火丹毒及蛇蟲咬傷等癥。現代研究發現,馬蘭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胃炎和慢性支氣管炎等頑癥,都有壹定的療效。少數人食馬蘭後會有上腹不適、胸悶、嘔吐等副作用。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鴨舌草——鴨舌草為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於痢疾、腸炎、咽喉腫痛、感冒、齒齦膿腫、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癥。外用可治療丹毒、疔瘡、蛇咬傷。
清明菜——清明菜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嫩莖葉,由於其采摘時間為清明節前,故稱清明菜。清明菜性平,味甘,無毒,具有祛風濕、利濕濁、化痰止咳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清明菜還具有擴張局部血管、鎮咳、鎮痛、降低血壓、治療消化性潰瘍的作用。
海蜇——海蜇肉質好,蛋白含量多,營養價值高,既是食用佳品,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性味鹹、溫,無毒,含豐富的碘、鈣、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和蛋白質、糖類、脂肪、膽堿等。海蜇具有化痰平喘、清熱消積、祛風除濕、消積潤腸等功效。可用於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支氣管哮喘、高血壓病、頸淋巴結結核、潰瘍病、小兒疳積、無名腫毒、風濕性關節痛、陰虛發熱、口燥咽幹、大便秘結等癥。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蛤蜊——蛤蜊生活在潮間帶中、下區或淺海泥沙灘中。蛤蜊肉性寒,味鹹,具有滋陰、利水、化痰、軟堅等功效。可用於水腫、支氣管炎、甲狀腺腺瘤、淋巴結腫大、崩漏、痔瘡等癥。蛤蜊殼性涼,味鹹,具有清熱利濕、化痰、軟堅等功效。可用於喘咳多痰、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崩漏、帶下、癭瘤、燙傷等癥。蛤蜊肉性寒,脾胃虛寒者食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文蛤——文蛤生活在潮間帶及淺海區的細沙底質中,性寒,味鹹,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淋巴結結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癭瘤、崩漏、帶下、皮膚濕疹、外陰炎、外陰濕疹、外陰潰瘍等癥。文蛤性寒,氣虛有寒、脾胃虛寒者忌食。
海帶——海帶性寒,味鹹,具有軟堅散結、清熱利水、鎮咳平喘、祛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可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腫大、慢性支氣管炎、咳喘、肝脾腫大、水腫、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等癥。
昆布——昆布性寒,味鹹,具有軟堅散結、消腫利水、潤下消痰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腫大、肺結核、咳嗽、老年性白內障等癥。
紫菜——紫菜性寒,味甘、鹹,具有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水腫、咳嗽、腳氣、高血壓等癥。脾胃虛寒而有濕滯者不宜食用。
發菜——發菜性寒,味甘、鹹,具有化痰消癭、平肝熄風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炎、高血壓、肺結核、肥胖癥、佝僂病等癥。胃寒者慎食。
蝸牛——蝸牛是壹種陸生螺類,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平喘理氣等功效。可用於瘧疾、壞血病、哮喘病、尿頻、無名腫毒等癥。蝸牛的大腸、肺、肝、腎等,都具有祛痰、清熱解毒、消腫、平喘等功效,常用來治療支氣管炎、哮喘、高血壓、痔漏等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慎食。
靈芝——靈芝性溫,味淡、微苦,具有養心安神、益氣補血、健脾養胃、止咳祛痰等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經衰弱、失眠癥、慢性肝炎、腎炎、哮喘、白細胞減少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發熱惡寒、鼻塞流涕之外感表證者不宜服用。
羅漢果
羅漢果是壹種具有止咳定喘、解熱抗癆作用的稀有水果,同時也是壹種具有特殊甜味物質的甜果。羅漢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渴、潤肺滋腸的功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喘、感冒、胃熱便秘及慢性喉炎等癥。據分析,羅漢果具有抗菌消炎成分。它可與豬瘦肉同煮,也可與柿餅同煎,或把羅漢果切成薄片,以開水沖泡代茶飲等飲用方法。體質虛寒者應慎用。
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植物冬蟲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生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等的幼蟲屍體的復合體,即帶菌座的幹燥蟲體。冬蟲夏草性平,味甘,具有補虛損、益精氣、滋肺補腎、止,喘化痰等功效。可用於陽痿、遺精、盜汗、腰膝酸痛、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癌、慢性疲勞綜合征、神經衰弱等癥。藥理實驗證明,蟲草浸劑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並有鎮靜、催眠作用。感冒者不宜食用,陰虛火旺者不宜單獨應用。
胎盤——胎盤又名紫河車,鮮用較好。其味甘、鹹,性溫,含有雌激素、黃體激素、乙酰氨基葡萄糖、右旋半乳糖、甘露糖和多種氨基酸等。本品滋養性較強,不僅可以用於慢性肝炎、肝腎虛弱、氣血不足等癥,而且凡是氣血不足造成的病癥均可以使用,如盜汗、肺結核、陽痿、遺精、支氣管哮喘、老年性慢性氣管炎、貧血等癥。
白芥子——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肺祛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白芥子油對胃粘膜有輕度刺激,產生輕度惡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而祛痰。可用於咳嗽而痰多清稀、胸脅滿悶作痛等癥。白芥子過量可致胃腸炎,並發生腹瀉、腹痛等癥狀。
地龍——地龍又稱蚯蚓,是壹種新興的高蛋白食品,已進入許多高級餐館和千家萬戶的食譜之中。地龍性寒,味鹹,具有清熱熄風、平喘、通絡、利尿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從地龍中提取的含氮有效成分對小鼠及家兔離體肺灌流呈顯著的支氣管舒張作用,對預先經過組胺或毛果蕓香堿處理的灌註肺支氣管表現舒張作用,對組胺噴霧所致豚鼠哮喘有保護作用,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產生較好平喘作用。臨床適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哮喘,尤適用於熱喘患者。廣地龍有效成分之壹琥珀酸鈉具有寬胸、化痰、平喘的作用。其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作用緩慢而持久。血壓過低或高度過敏體質患者慎用,嚴重心臟病患者、孕婦忌用。
豬肺——豬肺含有蛋白質、脂肪、凝血活素、鈣、磷、鐵、維生素等。豬肺性微寒,味甘,具有滋陰養肺、止咳平喘等功效,經常食用可起到補肺防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