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七公笑道:“報仇雪恨麽,也算不得是甚麽心願,我是想
吃壹碗大內禦廚做的鴛鴦五珍膾。””什麽樣的美食讓壹代大俠洪七公在死前念念不忘呢?
原來在《射雕英雄傳》第十二回中曾敘述了洪七公在臨安禦廚藏身三個月,吃遍宮廷美食。“禦廚的好東西當然多啦,不過沒壹樣及得上這兩味。嗯,有壹味鴛鴦五珍膾是極好的,我可不知如何做法。”郭靖問道:“是皇帝
請妳去吃的麽?”洪七公呵呵笑道:“不錯,皇帝請的,不過皇帝自己不知道罷啦。我在禦
廚房的梁上躲了三個月,皇帝吃的菜每壹樣我先給他嘗壹嘗,吃得好就整盤拿來,不好麽,就讓皇帝小子自己吃去。禦廚房的人疑神疑鬼,都說出了狐貍大仙啦。”對於吃貨洪七公來說,三個月藏身於臨安禦廚的時光可以算是壹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以至於在多年後的彌留之際,洪七公並沒有囑咐弟子要幫自己報仇,而是只是希望自己可再吃上壹碗鴛鴦五珍膾。
那這碗鴛鴦五珍膾究竟有什麽特別之處,可以讓洪七公在臨死之前都念念不忘呢?弟子黃蓉不忍看到師傅帶著遺憾離去,遂道:“師父,那容易,這兒離臨安不遠,我到皇宮去偷他幾大鍋出來,讓妳吃個痛快。”不曾想洪七公連連搖頭道:“這鴛鴦五珍膾,禦廚是不輕易做的。當年我在皇宮內躲了三個月,也只吃到兩回,這
味兒可真教人想起來饞涎欲滴。”這時壹旁老頑童周伯通說:“這個簡單,咱們去把皇帝老兒的廚子揪
出來,要他好好的做就是。”洪七公卻搖頭道:“不成,做這味鴛鴦五珍膾,廚房裏的家生、炭火、碗盞都是成套特制的,只要壹件不合,味道就不免差了點兒。咱們還是到皇宮裏去吃的好。”
很多人看到這可能覺得洪七公說的有點誇張了,難道僅僅是壹點器具不壹樣,做出來的菜還能差多了。其實這裏洪七公並沒有任何誇張的成分,所言具實。為什麽這麽說呢?在飲食之道,器具之道非常重要,古人曾雲:“美食不如美器。”其次宋代禦廚下設多個機構來負責禦膳,比如太官署,就掌供禦膳。珍饈署,掌供尚食。良醞署,掌管法糯酒常料之三等酒。此外還有內務料庫,外物料庫,油醋庫,都曲院等大大小小十幾個機構。南宋時,宋朝禦廚的人數壹直維持在三百人左右,而每壹道宮廷菜肴的誕生就是在這每壹個機構的協同下壹步壹步完成,缺壹步可能做出的菜肴就不是原來的味道了。所以洪七公最後決定入宮偷食是非常明智的。
那讓洪七公念念不忘的那道鴛鴦五珍膾究竟是什麽呢?其實在南宋史料中並沒有關於這道菜的記載,只在南宋清河郡王張俊供奉宋高宗的食單中有壹道“五珍膾”的菜品,究竟是不是已經很難考證。現在很多餐館也有鴛鴦五珍膾這道菜肴,不過並不可信,大多只是商家牽強附會之作,因為就算是張俊的“五珍膾”其實也並沒有做法流傳下來。所以很可能讓洪七公念念不忘的“鴛鴦五珍膾”可能只是金庸先生根據張俊供奉宋高宗的食單中“五珍膾”杜撰出來的,不過不能不承認的是宋朝的飲食文化的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