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人的餐桌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新疆人到底有多能吃饢?
新疆日報報道中曾提到過壹組數據:全疆日產饢550噸;
按照新疆特色小吃標準,壹個饢重200克,550噸饢就是275萬個饢;
這些饢烤制於全疆1.6萬個饢坑,平均每個饢坑每天要烤制出172個饢;
就是說新疆人壹天可以吃掉,將近三百萬個饢。
新疆有多少種饢?饢,看似簡單卻花樣百出,能和任意美食搭配。
芝麻饢
是最常見的,做法很簡單,壹塊面餅搟平,撒上芝麻;
用壹種布滿鐵針的工具“吐客車”紮孔,紮完孔放進饢坑烤至散發香味,就能取出來吃。
玫瑰花饢
“哢嚓”掰開玫瑰花醬饢,上下兩層饢餅薄而香脆;
中間的玫瑰花醬如同壹抹胭脂,入口細嚼,沁人心脾的花香久久留存。
“托喀西”饢
是最小的饢,精致而秀氣,直徑和壹般茶杯口那樣大,厚約2厘米;
還有更小的,就像小點心,顏色焦黃悅目,香氣撲鼻,味道香甜。
窩窩饢
也叫“格吉德”饢,因中間有個小窩窩而得名;
饢的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是饢的品種中最厚的。
“果西”饢
也是肉饢的意思,饢餅中包有羊肉和洋蔥拌的餡兒。
南北疆的做法不同,風味也不完全壹樣。
“喀特拉瑪”饢
壹層壹層的,既酥又香,類似千層餅,吃的時候撕成壹片壹片的,松軟可口。
庫車大饢
外表大如車輪,中間酥脆,邊緣柔韌。
對於烤制技術的要求很高。
油饢
由於其獨特的做法,油饢外表金黃,松酥可口,每咬壹口,唇齒之間盡是油香與奶香。
此外,它還久放不變質,因而備受遠行的人們歡迎。
“奧爾”饢
與大部分的饢做法大不相同,“奧爾”饢獨辟蹊徑,用蒸籠蒸出的饢,可謂是饢屆的壹股清流。
奧爾饢的做法也十分細致,每壹步都決定著成品的成敗。
饢蒸熟後切成壹段壹段,放在盤裏用手抓著吃,松軟油香,味道可口,備受老人和小孩的青睞。
此外,還有藿香饢、奶子饢、巴旦木饢、酥皮饢、葡萄幹饢、薄荷饢、希爾曼饢、堅果饢等;
它們因原材料和制作過程不同,而各具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