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坎邊美食

坎邊美食

對我來說,成都是壹座迷人的城市。

我與成都的結緣,源於少年時讀了羅念生先生的散文《蓮城》。羅先生的妙筆生花,筆下的成都像壹個文人,有著無盡的溫柔和無盡的優雅...

當時我在東北的壹個邊陲小鎮,對遠離黔山的成都很著迷。

我第壹次去成都是出差。公司安排我去開拓西南市場。第壹站是重慶,第二站是成都。

在成都,清油火鍋必不可少。

與重慶的牛油火鍋相比,成都清油火鍋的口味更加復雜多變。如果說重慶牛油火鍋是少林的渾厚金剛掌,雄渾有力,那麽成都清油火鍋就是大理的六脈神劍,靈動多變,威力同樣不凡。

在成都的閑暇時間,我有必要去武侯祠拜謁壹下。

記得小時候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孔明先生在五丈原去世了,我哭得鼻涕直流。我上初中的時候,壹個小時就能背完整篇課文,到現在還沒忘。

武侯祠內古柏茂密,莊嚴肅穆,蜿蜒的紅墻兩旁翠竹搖曳,紅綠相間,曲徑通幽。“我身披布衣在南陽務農,亂世之中奮不顧身,不願聞達做壹方諸侯……”如今亂世太平,諸侯已被飛灰湮滅,然先生之言猶在耳。

與武侯祠壹墻之隔的錦裏花團錦簇,遊人如織。

那天,在錦裏古街,下起了小雨,我漫步走進壹家茶館,安靜而優雅。我要了壹壺茶,坐在窗邊。透過格子窗,遊客們在煙雨中撐著傘,宛如壹幅古畫。

好了,放輕松,這裏是成都。

中午,茶館準備了川劇變臉。老舍先生曾在散文《可愛的成都》中談到川劇,這讓我很好奇想壹探究竟。

我以為如果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不幸的是,找不到任何線索。面部的變化是流動的,川劇的演員是搖擺的,他們的技巧真的很好。

串串香在成都可以和火鍋壹較高下,由它演變而來的“冷鍋串串”是我的菜。

冷鍋串串雖然冷,其實是熱的。選好肉串,放進紅湯鍋裏,店家焯水後端上桌。湯底紅亮平靜,表面如平湖。吃的時候要小心,小心燙到舌頭!

而這就是串串冷鍋的“反差魅力”!

而且缽缽雞不僅是雞,還是串,和冷鍋串很像。我總是愚蠢和困惑。

壹個成都本地的朋友告訴我壹個秘密。他說布施雞會給妳撒上壹層白芝麻。

麻辣兔頭是成都美食的壹大特色,成都人恰如其分地稱之為“吃兔頭”。

說實話,我很抗拒吃兔頭。我不習慣吃與這種動物有關的食物,尤其是各種各樣的頭,如雞頭、鴨頭等。

我第壹次吃兔頭是因為我的商業夥伴帶我壹起去的,但這是壹種艱難。可謂“常在江湖走,遲早要濕鞋”。

我壹臉猙獰地咬了壹口。神聖的狗屎!還不錯!

兔頭肉不多,但是肉很好吃很入味,尤其是兔腦。

我走的時候包了幾十個麻辣兔頭。這玩意兒太滿足了!

說起吃腦,取腦是我至今無法攻克的“美食大山”。

腦花可能是離我心最遠的食物。成都的朋友告訴我,豆花能吃,腦花就能吃。

但是腦花確實有魚腥味。雖然有辛辣可口的調味品,但太辣了。喝壹口冰水,腦花的腥味就被勾起來了。

說到“毛”這個字,在我看來應該是指剛剛沸騰。

冒菜是壹個人的火鍋,火鍋是壹群人的冒菜。可見,冒菜最適合我這樣的旅行者壹個人吃。

在成都的時候,我正在做生意,肚子咕咕叫,所以我來到了壹個祭祀五臟的冒菜廟。不在乎店面大小。人多是個好地方。

在我看來,這種冒菜應該是我們東北麻辣燙的鼻祖,但我們習慣於上壹勺芝麻醬,而吃冒菜時則撒上蔥花、香菜和四川豆豉。口感更佳豐富,辣味復雜多變。吃壹個都是大汗淋漓。

說到辣的食物,成都甚至四川都很辣。甚至壹碗餃子裏都是紅油。

我們東北人愛吃餃子,成都的鈴鐺餃子也俘獲了我的心。鈴鐺餃子,講究皮薄、配料細、餡嫩、味道鮮,純肉餡,拌紅油、香油和紅醬油,又辣又香、甜又鮮、蒜香味濃郁,也就是分量不大,我壹個人就能幹掉三份。【咧嘴壹笑】

當然,成都菜不僅辣,而且甜也很多。畢竟甜可以緩解辣!

在成都,吃“三炮”是壹件有趣又美味的事情。三炮點燃後,主人取出壹團糍粑,分成三份,扔在銅板上。有三聲清脆響亮的“呯呯呯”炮響,糍粑像乒乓球壹樣在斜面上彈起,自動滾上壹層黃豆、撒上紅糖、撒上芝麻,就是這道甜糯米飯的“三炮”。

當然,成都有許多美味的糖果和小吃,我永遠不會忘記。

冰粉,又涼又甜的解辣神器,加上紅糖、花生和葡萄幹,是吃完火鍋後上壹碗冰粉的正確做法。

四川成都的百年老字號賴湯圓有很多口味,最經典的是豬油黑芝麻餡。雖然熱量高得離譜,但吃完後我覺得很實用。

在這裏,我想重點介紹壹下的特色美食。

葉巴爾是四川的特色美食。我第壹次吃葉巴爾是在成都,壹個當地朋友的家裏。

朋友說吃葉巴爾要看季節,只有清明節前後才能吃。葉巴爾有肉餡和甜餡,我特別喜歡甜餡。綠葉用艾草汁染色,這與我們韓國的“艾草餅”頗為相似。

葉巴爾的形狀也讓我感覺更親切,這與我們東北滿族小吃“蘇州子葉餅”頗為相似。

在我眼裏,成都人懂得吃,在吃辣的道路上也不會壹路走到黑。

對辣和甜的理解非常到位,玩辣和甜的小吃就是成都有名的小吃:甜水面。

甜水的美味在於只抓人的口味。

甜水的辣味來自紅油辣椒,濃郁辛辣,配上花椒粉和花生,更加濃郁迷人。甜水面的甜味來自甜紅醬油。微甜的味道中和了辣味,帶來了更多的口味變化。

當妳吃甜水時,第壹口壹定會帶給妳面條的筋道和牙齒,以及在牙縫中頑皮跳躍的脆花生,然後是甜味,這是由甜紅醬油和唾液澱粉酶引起的,然後辣味又來了,最後是仔細咀嚼帶來的濃郁甜味...

我去過幾次成都,但因為很多事情,我沒有機會去杜甫的草堂追憶過去。

2016年,我終於在成都有了閑暇時間,來到杜甫草堂參觀杜工部故居。

茅草屋裏的杜甫先生雕像瘦得可憐。正是這位詩人寫下了壹首慷慨的詩:“安得有數以千計的寬敞建築,世界上所有的窮人都很高興,風雨仍然是和平的。”

盛唐時期的杜先生,當他的茅屋被秋風摧毀,全家被雨淋時,他非常生氣。他有沒有想過壹千年後這片土地會充滿鮮花、商業和美食...

我想這就是成都的厚重,也是我這壹代人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的地方。

成都,壹個讓我著迷的城市!

#成都美食# #成都美食文化# #成都小吃# #成都武侯祠的紅墻竹影# #打卡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