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彭州有那些美食?

彭州有那些美食?

1、九尺板鴨

九尺板鴨分為鹵鴨和風吹鴨兩種系列,其中鹵鴨為熟食,風吹鴨為生食。全部采用九尺獨特的地下泉水養殖的川鴨系列,以土麻鴨為原料。活鴨宰殺去毛後,利用當地清澈泉水反復漂洗,清除淤血和臟物。

幹板鴨加精鹽、香料浸漬、煙熏、風幹。鹵板鴨曬幹水分後,用優質鋸末煙熏,然後選用八角、茴香、花椒、老姜、陳皮、醬油、白糖、胡椒、冰糖等多種香料下鍋鹵制,經過多道工藝精心制作而成。成品做到煙熏本色,油亮鮮潤,香嫩可口,口味甜綿,香味悠遠。

2、彭州洋芋

彭州種植洋芋已有百年的歷史。據調查,彭州洋芋最初是由法國 天主教傳教士引進,並首先在白鹿鄉下書院種植,然後才傳入民間,品種主要有小白洋芋、大烏洋芋和水紅洋芋等。彭州洋芋以"彭縣黃洋芋"和白鹿鄉優良的種薯聞名全川。

民國元年,白鹿鄉天主教華人傳教士從廣元引入"大白洋芋",該品種塊莖大,結薯多,抗病力強,產量高,兼之生長期短,適應性廣,且食用起來口感好,又沙又面,深受群眾歡迎,很快就在彭縣推廣開了,並擴至鄰近縣市,因這種洋芋額色黃白,又盛產於彭縣,當時人們就稱之"彭縣黃洋芋"。

3、滴油水餃

滴油水餃初創於八十年代初位於天彭鎮西街的“國營味蘭小食店”。時稱“紅油水餃”,後經該店尹華清師傅改進創新更名為“滴油水餃”。因“滴油水餃”全部用豬肉餡,不加任何鮮菜,上桌時才滴上特制的“紅油”故由此而得名。

“滴油水餃”具有皮薄、餡嫩、形態飽滿,色澤紅亮、入口化渣、鹹、甜、麻、辣交融的特點。滴油水餃選料嚴格,做工考究:餃子皮選用上等特粉,過去采用手工揉面搟制時,工夫全在手上,現雖已采用機制面皮,但仍保留了傳統工藝的特色。

4、酥鍋魁

“酥鍋魁”,是彭州軍樂鎮周樂全與師父馬福才***同打烤出名。選用優質中面,拌和適量溫水反復操作,使之軟、硬適度,張拉柔韌。水的冷熱觀氣溫高低而定,水溫與氣溫成反比。配料方法別具壹格,實行起面(酵面)與子面(生面)隨打隨配的原則。

起面的多少,根據子面拌和後時間長短而定。子面時間長,起面多配;反之少配。再用撕去表膜的豬生板油、拌上八角、茴香、三萘、花椒、生姜、精鹽、味精等香料,切碎揭絨,抹在拉長的面皮上,經卷壓成形,上煎鍋煎烤,最後放進爐膛烘脆。

5、遊湯元

“遊湯元”,是彭州市天彭鎮東街遊全根繼承父業發展而成,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每碗湯元五種味道,香甜可口,風味各異。湯元心有芝麻、鮮玫瑰、紅糖蘇麻和椒鹽等多個品種。

均系選用上等芝麻、蘇麻,經篩選、淘洗、晾曬後,拌和純凈的白糖、菜漬、芝麻油、鮮玫瑰,加壹定比例的精炒面粉,嚴格配方,按傳統工藝煉制成。面粉則白凈、細膩、滋潤、無酸味,系選用本地優質圓、長糯米,按壹定比例配合,經六次浸泡、漂洗、手工石磨而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