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家說是在附近大河用魚網拉的,不管怎麽來的,只要魚新鮮,不畸形就行,來上二斤。魚小魚家不肯殺,也好,自己回去慢慢收拾。其他菜略買壹二,匆匆回去,今天就做紅燒雜魚。
很久以前的紅燒雜魚的鮮味在記憶裏翻起,那是小時候的味道。
那時最美味之壹就是喝著粥,就著雜魚,那種鮮美猶如就在昨天,在心中漫開,有種迫不及待想入口的急切。
小時每次吃雜魚連那湯鹵都不浪費,用鍋貼餅沾著吃,每次都吃撐到脹。湯再剩下,若是冬日,放著做魚凍。第二天,拌著飯,什麽都不要,也會吃上二碗。
到家先把魚放到盆子裏,開始殺魚,雜魚魚鱗有的有,有的沒有,我壹般懶的理,只有稍大的用刀片稍微去點就可以了,主要是內臟,這個不需要用刀。因為小魚本身體量就很小,整個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只要用手就可以輕輕的擠出魚的內臟。殺好洗好後,把洗幹凈魚在菜籃裏晾壹會,淋幹水,不連魚身上的水會炸鍋,晾幹再燒。
紅燒小雜魚,要會煎魚。很少的油,把魚兩面煎黃,魚還不散架,是個技術活。
魚進鍋,就不要亂動,註意火,小雜魚本身肉質細嫩,煎炸時要用小火,防止把魚身煎炸糊了;壹面煎黃後,才小心地幾條壹鏟,再煎小魚的另壹面,香氣糾纏,起鍋裝盤。
再倒油,油鍋熱後,把姜、蒜、蔥、辣倒入鍋,壹定要爆香;把盤裏小雜魚放進鍋,加酒、醬油、鹽、糖,再加入適量陳醋,陳醋可以有效的去除魚腥味,增加魚肉的鮮味,還能夠減少魚肉中的營養物質流失。
水多加些,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慢燉,這樣魚肉吃起來才會更加的鮮嫩爽口,才能夠讓魚肉充分的吸收湯汁。
細嫩的魚肉再加上鮮美的湯汁,才讓這道紅燒雜魚的鮮味能夠更好的充斥著自己的味蕾。
調羹嘗嘗湯,鮮鮮的,香香的,微甜,微辣,舌頭有點麻,湯汁稍濃時,起鍋,裝盆。
魚,越吃越鮮,越入味,各種魚自己的本色還在,只是少了壹種味道。
仔細想想,可能是用水吧,人們都說“魚兒離不開水”,魚將成為人們的口中美味時,還要用他們曾經賴以生存的水來煮才會鮮美,所以就有“河水煮河魚”,“湖水煮湖魚”之說。而用自來水或純凈水來煮,就差了那麽壹層意思。
差的又何止是壹層,時間流逝,歲月壹去不復返,現在只能用壹道記憶中的美食,回憶小時候的味道,算是對如今的自己,最大的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