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從海綿寶寶的幸福秘密看《佛畏系統》

從海綿寶寶的幸福秘密看《佛畏系統》

創作者海倫伯格這樣說他心目中的海綿寶寶:“壹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壹個孩子般的角色,任何時候都看見光明的壹面。”

20 年後,看過《海綿寶寶》的人都說:小時候以為自己是海綿寶寶,長大發現活成了章魚哥 ——工作越來越是糊口,夢想早被埋沒,打擊無處不在。越長大越沒有幸福感,於是常常羨慕海綿寶寶那樣單純的快樂和幸福。

其實,動畫片同樣是社畜,海綿寶寶和章魚哥,卻長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人。

有壹集,章魚哥在擦玻璃的時候,就用噴漆寫了個“Loser”,箭頭指向自己。他每天為了薪水混日子的樣子,像極了我們,壹工作表情就凝重盼著下班鈴聲。

於是,有人說,成年,其實就是壹個從海綿寶寶逐漸變成章魚哥的過程。

那麽,妳是不是也同我壹樣,好奇想海綿寶寶幸福的秘密嗎?今天讀到壹段話,也許說出了這個秘密——心流。

這段話出於我正在讀的書《佛畏系統》

作者是作者萬維鋼曾經是壹名物理學家,現在是壹名科學作家,是“中國好書”“文津圖書獎”得主。他主張以科學精神鉆研社會現象,用簡單的語言,描繪高端的道理。這本《佛畏系統》就是他的最新力作。

《佛畏系統》用最樸素的語言,為我們解釋了高端科學背後的底層邏輯。科學很難,生活很難,但科學與生活背後的底層邏輯真的非常簡單。

就像書的封面上說的:“大多數人靠努力獲得短期收益,極少數人靠系統獲得持久勝利。”掌握底層邏輯,用系統去生活,妳就能比大多數人更容易成功。

好了,我們回到剛才的提到的概念——心流。

簡單來說,“心流”指的就是,我們全心投入地做事情時的感覺。

心理學家米哈裏·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被稱為“心流之父父”,他在研究畫家是怎樣工作時註意到壹 件奇怪的事。當畫作畫得好時,畫家不在乎勞累、饑餓或不適,時間感被扭曲,他們會忘掉時間,壹個小時壹眨眼就過去了。於是,他將這種狀態稱之為“心流”。這是壹種將個人的精神力完全投入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

心流是意識的壹種最佳狀態,是壹種極致的專註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感受和表現都處於峰值,我們既感受到了快樂,又展現出最好的狀態。

比如海綿寶寶,幾百集都只在做漢堡 ,而且做漢堡時每個漢堡都要完美,12 個漢堡壹氣呵成,驕傲地遞出去。這是海綿寶寶進入心流的狀態,在他眼裏,做漢堡不是無趣無聊的工作,而是創造美食的過程,讓客戶滿意的過程,這種心流的狀態,讓他完全快樂投入在做漢堡這件工作當中。

再比如,李笑來老師講過壹個故事:有個學生要去美國讀博士,但是又不想背GRE單詞。李笑來就給他算了筆賬,背完這些單詞,就可以通過CRE考試,過了CRE就可以拿獎學金。算下來,每個單詞值20元人民幣。妳看,背單詞就是賺錢。這學生壹聽,果然就像打了雞血壹樣,停不下來了。這是這個學生進入心流的狀態,在他眼裏,GRE單詞不是無趣無聊的內容,而是讓每背壹個單詞都是在賺錢的過程,創造和積累自己的財富過程。這種心流的狀態,讓他完成投入在背單詞這件任務當中。

其實,我們都會進入心流狀態的。這種完全融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中,全力以赴、盡情發揮的狀態就是妳進入自己心流的壹種狀態。還記得上壹次做什麽事情讓妳處在心流的狀態當中嗎?

讓我體會最深的壹次就是,去年我打算把《拆書晉級三級九階》手冊做成圖解系列, 面對那麽多技能點,壹時不知道從哪裏開始。

但當我打開手冊和PPT軟件時,壹場場回憶仿佛被也被打開了,從分舵籌建初期到舵主,從吾同院到圖書大廈,自己升級打怪那壹幕幕,通關的喜悅,駁回的沮喪,準備逐字稿的煎熬,當眾被觀察家指出錯誤時的不自在,成為總舵評審官後對晉級者的點評,成長的喜悅和拆書的傳承,都濃縮在這個手冊裏。在那壹下午的時間,我壹直沈浸在設計中,用圖解把自己的經歷放進去 ,仿佛是要把這個秘笈傳遞給更多新人。時間過得飛快,當我把全部三級九階的技能點考核明細以知識地圖形式呈現出來時,第壹感受到海綿寶寶遞上漢堡時的驕傲感和成就感。這就是我的心流體驗感的故事。

既然心流如此美妙和神奇,那心流都有哪些特征呢?妳可能在想,要是我們在工作中在學習時,也能像打遊戲壹樣自由,像海綿寶寶那麽快樂,像打BOSS壹樣爽有多好呀。

作者在書中總結了心流的六個特征。它們分別是:註意力完全集中、意識和行動融為壹體、內心評判聲音消失、時間感消失、強烈的自主、強烈的愉悅感。

第壹:註意力完全集中。比如海綿寶寶,即便幾百集都只在做漢堡 ,但是他並不會被單調重復的工作所累,而是註意力完全集中在做漢堡上。比如我在做圖解時,沈浸在回憶和內容上,並且享受在這個狀態當中做事。

第二:意識和行動融為壹體。比如海綿寶寶,即便餐廳裏偶爾有狀態發生,也不會被幹擾。比如妳在玩遊戲時,真的可以忘記吃飯忘記睡覺。

第三:內心評判聲音消失。成年人對這部動畫的熱愛,不光是因為他的樣子很憨萌,海綿寶寶壹直兢兢業業地幹活,還拿了300多屆最佳員工。卻因為老板壹句“章魚哥看起來更成熟穩重”,就失去了當經理的資格。 而他在做漢堡時,內心這些評判的聲音都消失,他只關註沈浸在制作美食的流當中。

第四:時間感消失。妳忘記了時間的流動,明明過去了幾個小時,妳還以為只過了幾分鐘;或者在那壹刻,時間對妳來說是凍結的。真正地活在了當下。

第五:強烈的自主。妳感覺完全掌控了局面,比如壹個籃球運動員,手感來了怎麽投怎麽進球,就好像球聽妳指揮壹樣。比如海綿寶寶,漢堡是他的作品他的傑作,在他的手下變成壹個個受客人喜歡的美食。比如我的知識地圖,在北京年會現場成了受各分舵喜歡的禮品被大家搶。

第六:強烈的愉悅感。史蒂芬創造了海綿寶寶這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用它病毒式傳染的快樂去感染人類,他曾說:“這部動畫其實就是在觀察壹個天真的人怎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所以,思維像孩子壹樣是OK的,笨蛋也是很重要的。”

派大星問海綿寶寶“快樂是什麽?”海綿寶寶說“快樂......快樂就是當妳......快樂就是......快樂就像......就是......就是和那個什麽差不多。”雖然海綿寶寶沒有說出快樂是什麽,但是他依然每天發自內心的快樂。因為他永遠能找到心流的狀態,永遠能在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事情中去發現和創造心流。

小時候看這部動畫片的人,應該都羨慕海綿寶寶的人生。

可是現在有人說,小時候不懂章魚哥的暴躁,長大後不懂海綿寶寶的快樂和幸福。

期待我們都能成為擁有幸福感的人,像海綿寶寶那樣喊壹聲:快樂......快樂就是我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