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余慶印象:農家壩酶豆腐

余慶印象:農家壩酶豆腐

大美余慶、大美山水,好山好水出好豆腐。在我的印象中,進入臘月,母親就要磨豆腐,用石磨磨,會磨很多,其中就有計劃著做酶豆腐的份額。黴豆腐是我們都喜愛的傳統美食,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礦物質和鋅,還有B族維生素。據說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B12,還能預防老年癡呆。兼具開胃、去火等功能,有“東方奶酪”之稱。但母親做的酶豆腐僅僅是自產自銷,不對外出售。真正做酶豆腐做得比較出名的是農家壩的酶豆腐。龍家壩的酶豆腐究竟采用了什麽工藝,使得其與其他地方的酶豆腐大不相同,倍受青睞,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但有壹個事實不容忽視,那就是農家壩的酶豆腐口碑不錯,很受歡迎。

十多年前,我去師大讀書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給班上的同學和老師帶點小禮物。當時我學那個專業,師大在全省只招了十來個學生。帶點什麽頗讓我為難。太貴的東西我買不起,太便宜了沒有意義。並且這東西最好還是咱余慶特有的,而其他地方沒有的,方顯我的心意。帶紅金橘吧,春季的時候沒有地方買。帶大烏江的泡辣椒吧,又有湯水,體積頗大。帶剔骨鴨吧,當時又沒有真空包裝的……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帶農家壩的酶豆腐。20瓶酶豆腐,兩只袋子就可以拎去了,不占地方,關鍵是價格我能承受……

記得第壹天去上課的時候,我把酶豆腐每個同學送了壹瓶。說實話,當時有的同學並沒有瞧得上這酶豆腐,錢同學還說:“切,這玩意兒我們那個地方也有,全省到處都有,妳這個有什麽特別的嗎?”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畢竟每壹個人的味蕾都是不壹樣的,每個人對食物的感官都有差別,所以才有眾口難調之說。

大約過了壹個月,壹天上課前,錢同學特意跑來問我什麽時候回家,回家的時候給他帶幾瓶酶豆腐。我很奇怪,他不是看不上這酶豆腐嗎?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內心,沖我笑了笑:“有壹天下午,實在不想做菜。壹個人炒了個蛋炒飯,想起了妳送給我的酶豆腐,白米飯加酶豆腐,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有紅辣椒、黃姜絲、白豆腐,挾起來有彈性,吃起來有麻、有辣、有豆腐味,壹切都剛剛好……誰知道,居然吃上癮了!反正妳們余慶的酶豆腐就是比我們這個地方的好吃!”錢同學成了移動的廣告,經常和其他人說我帶的酶豆腐味道不錯。後來,我又帶了好幾次給他們。我從師大畢業後,還曾經給小趙寄過去幾次酶豆腐。其實,人類的智慧就在於隨遇而安、順勢而為,就像酶豆腐壹樣,先任由豆腐腐爛、發黴,然後及時打住,再通過辣椒面、花椒面與食鹽結合,生姜與各種調料的混合,就成了腐後重生的美食。

酶豆腐上面有黴菌,但在感官上,黴豆腐並沒有如臭豆腐壹樣的臭味。我不喜歡發黴的黴用在“酶豆腐”上。因為“黴”給人的壹種感覺就是陳舊腐爛、陰暗潮濕。但經過發酵後,豆腐中的蛋白質便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可直接被消化和吸收。同時還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健脾養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讓人想起了小時候吃的乳酶生,所以在很多地方“黴豆腐”是常用的寫法。從字面上講,“黴”很真實,但卻沒有韻味。故我們余慶龍家壩的不叫“黴豆腐”,而稱“酶豆腐”,我喜歡余慶的稱呼,這種稱呼更讓人心安、顯得有詩意。

滄海桑田,隨時時間的流逝,我們都會慢慢改變。但有些東西不會,比如龍家壩的酶豆腐。它獨有的味道,壹年又壹年,不斷地在沈澱、發酵,歲月綿長,不斷地喚起我的味蕾,勾起壹種思念——味蕾不會騙人,經由味蕾的提醒,我們會時不時地想起壹些難忘的味道。有壹次,我和領導下鄉。我們專門到龍家鎮買酶豆腐,每人兩箱。領導對酶豆腐非常偏愛,他說農家壩的酶豆腐接地氣、親民,隔壹段時間不吃,還有點覺得空落落的,總覺得有什麽東西忘在龍家了。後來,我在市教育局的時候,初時也送龍家壩酶豆腐給很多同事,壹些人也因此成了農家壩酶豆腐的回頭客。

後來我想,心若向陽,壹切都會充滿希望。即便是人的心裏只裝著壹塊酶豆腐,他的世界也會多壹份牽掛和美好——農家壩酶豆腐,妳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