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四川臘肉的腌制方法

四川臘肉的腌制方法

1. 臘肉的腌制方法

臘肉的腌制方法 求臘肉的腌制方法

四川臘肉做法如下: 1、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汙,切成0.8壹l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

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

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幹碾細。

2、腌漬有三種方法:(l)幹脆。切好的肉條與幹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壹層皮面向上。

剩余幹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2)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壹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

將肉條用幹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幹。

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壹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引燃木屑,關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熏房內初溫70℃,3—4小時後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

剛剛成的臘肉,須經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 我是從 珊珊蒲江特產 店鋪老板那裏曉得的,不過過程還是比較復雜的,我最終選擇在 珊珊蒲江特產 買了,沒有自己做 zhidao.baidu/question/342747671。

臘肉的腌制方法?

四川、湖南和廣東的臘肉制作,在調料上有所區別,但整個制作過程異曲同工。

選肉 最好選擇豬前腿和後臀尖肉,這兩塊肉肥瘦搭配均勻。不過對於四川和湘西的百姓來說,豬的全身都是寶,各個部位都可以用來做成臘肉。

腌制 將肉分成壹斤半左右壹塊,這樣容易入味,而且易於懸掛。將鹽均勻地塗抹在肉上,再放入密閉容器內腌制壹個星期左右取出。

除了食鹽以外,各個地方還會根據當地口味加入其他的調料,比如四川和湖南人會加入花椒,而廣東人則會加入適量白糖和自家釀制的米酒。 煙熏或風幹 湘西臘肉多是懸掛在火堂(農家用來燒柴火取暖的廳堂)上方熏制三個月之久,熏好的臘肉有很濃的臘香味,但煙熏味並不重,這也正是湘西臘肉的妙處。

四川臘肉則有兩種做法,壹種是用濕的松柏樹枝輕度燃燒所散發的煙來熏制壹個月左右,這種肉叫熏肉或熏臘肉;另壹種則是將腌制好的肉放在通風處自然風幹,這樣的叫做風幹肉或鹹肉。據廚師介紹,風幹肉的香味大概可以達到熏臘肉的六七成。

四川臘 四川人嗜辣,臘肉也要辣。四川臘肉肉質紅亮,鹹鮮適度,並具煙香之味。

臘腸是用豬的小腸衣灌入調好味的肉料制成。其中因為加入了花椒、辣椒、鹽等調料,麻辣純正。

臘肉壹般是由豬肉經過鹽浸漬數日,而後經過柏樹枝條樹葉熏烤和涼幹的工序。其獨特的煙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難以忘卻。

湖南臘 在湖南,臘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及至清代,湖南的“臘味合蒸”已經成為了馳名中外的特色菜。

聲名遠播的湖南臘肉,仍然以農家土制的出品為最精,而且做法越土臘肉的味道越香。 除了松樹枝、稻草、木柴等也可以成為煙熏的燃料,使得肉類香味各異。

不僅燃料多樣化,做臘肉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除了臘豬肉,臘雞、臘魚等其他臘味也很有名。

雲南臘 雲南的臘肉由於是山地裏放養的土豬豬肉腌制而成,因此其肉質較普通臘肉更為細嫩,而且有獨特的香味。采用當地獨特的松枝熏制而成的臘肉,切開之後瘦肉會呈現出令人垂涎三尺的玫瑰色,而油脂部分則呈現雪白的顏色。

宣威火腿是雲南臘肉的頭牌菜,可與浙江的金華火腿相媲美,其香味、鹹味雖然略淡於金華的南腿,但勝在腿身肉味較濃,肥膏較多,那壹層頗厚的脂肪,是其中的精華所在。瘦小堅硬、收藏有年的宣威老火腿,即如名嘴老饕,也要為之傾倒。

貴州臘貴州的臘肉是要上吊熏坑至少三個月的,由於長期在竈房裏掛著,看起來難免黑不溜秋的,好像很臟。但是連皮帶瘦肉切成薄片,壹蒸,端上桌來卻是油亮油亮,香氣四溢,非常誘人。

肥肉晶瑩剔透、有膠質的嚼頭,瘦肉綿糯綿糯的,都帶著松柏特有的清香,吃到嘴裏是說不出的爽口,絲毫不會覺得膩。

求臘肉的腌制方法

四川臘肉做法如下:

1、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汙,切成0.8壹l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幹碾細。

2、腌漬有三種方法:(l)幹脆。切好的肉條與幹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壹層皮面向上。剩余幹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2)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壹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將肉條用幹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幹。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壹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引燃木屑,關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熏房內初溫70℃,3—4小時後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

我是從 珊珊蒲江特產 店鋪老板那裏曉得的,不過過程還是比較復雜的,我最終選擇在 珊珊蒲江特產 買了,沒有自己做

做臘肉怎樣腌制肉 要最佳的

臘肉做法壹:普通臘肉的腌制制作溫度:制作臘肉和香腸應選在10攝氏度左右的季節。

選料:豬臀部的肉,帶皮,肥瘦相連(半肥半瘦)。 配料:(按照10公斤豬肉考慮)鹽300克,花椒200克,八角150克,茴香150克,丁香30克,山奈75克,香葉30克,上述配料炒香碾磨成粉狀。

姜200克拍破,甜面醬100克,料酒500毫升。配料混合均勻。

熏料:鋸末,新鮮柏丫,松枝若幹。 制作過程:豬肉切成3~4厘米厚的塊狀,洗凈,配料均勻抹遍豬肉外表,將豬肉放入密閉容器腌制5天,每天翻動壹次(使入味更均勻)。

將肉上串穿壹個洞,掛起來風幹3~5天。 在壹金屬筒(比如汽油筒去底和蓋)內置入鋸末並引燃,上蓋松枝,再蓋柏丫,在筒的上方放壹個網狀的架子,豬肉置於其上,如此熏制,直到豬肉表面變成黃色或黑色。

將豬肉掛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等臘肉幹透,就算大功告成了。臘肉的保存時間比較長,壹般可以保存3個月,如果密封或放冰箱,則更久。

熏制過的臘肉,密封保存壹年以上沒有問題。 臘肉做法二:湖南臘肉制作過程:將豬肉砍成10公分左右寬的肉條。

將鹽、花椒、桂皮、八角等香料在鍋裏炒壹下。 把肉條在炒好的鹽裏面裹壹下放入木制器皿裏面,最好用蓋子蓋上。

兩三天後把器皿裏的肉上下翻壹下。 壹星期左右就可以把肉從器皿中取出來。

然後把腌好的肉掛在火塘或火竈的上方,任其煙熏火烤。十幾天之後,臘肉就成功了。

臘肉做法三:四川臘肉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汙,切成0.8~l公斤、厚4—5厘米的標準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

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

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幹碾細。 腌漬有三種方法:幹脆。

切好的肉條與幹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最上壹層皮面向上。剩余幹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

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壹18小時,中間翻缸2次。

混合臆。將肉條用幹脆料擦好放入缸內,倒入經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臘肉做法四:張家界土家人臘肉制作過程:將豬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塊,便於入味和加工儲藏。 把鹽炒黃,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鍋。

把肉用溫鹽抹勻,放入盆中,將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層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齊,每3~5天翻壹次,10天後瀝幹水分掛到熏房中。 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進行煙熏烘烤,月余後待肉變棕紅時即可。

熏好的肉應該放在通風處,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變質,名曰“臘肉”,也稱“土家臘肉”、“恩施熏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熏香濃郁、風味獨特。

臘肉做法五:苗家臘肉制作方法:將肉切成條塊,放鹽,然後放進盆中讓鹽滲透到肉深層,幾天後取出水滴幹,用稻谷谷顆、香嵩、松柏樹柴火所熏制。 補充臘肉:是指肉經腌制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成的加工品。

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過去臘肉都是在農歷臘月(12月)加工,故稱臘肉。

腌制:臘肉在腌制前切忌用冷水洗,並把骨頭全部剔掉,因為骨髓容易變質。把肉切成塊(三斤左右),每塊劃成四五條,用細鹽把肉的表層全部搓擦壹遍,然後分層入缸或壇子裏,放時每層再灑上壹些細鹽,最後將缸口蓋嚴。

壹星期之內嚴禁打開,十天後才可拿出掛在屋內晾。幹後可改放幹缸裏,放時還要灑點細鹽和辣椒面。

這樣的鹹肉可放半年至壹年。 提示如果是腌制豬肉,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建議大家腌壹點排骨、雞、鴨,在煲湯時放入壹塊臘排骨或臘雞塊,湯會更香。

腌肉時花椒、八角要和鹽壹起放到容器中,這樣的臘肉吃起來會有股特殊的香味,炒好的鹽,用不完可以放進玻璃瓶中密封保存,以後還可以做鹽水鴨吃。 如果是北方,抹好鹽的肉放在大盆子裏,擱陽臺上就好了;南方最好放在冰箱裏,已經臘好的肉要切成小塊,放在冰箱裏冷凍起來,可以吃上壹年。

如果魚腌多了,曬幹後可以切成小塊,用酒泡起來做酒糟魚;用麻油泡起來,做油浸魚。 臘肉是四川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區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臘肉的腌制方法(不上色)

第壹步:備料。豬身上任何部位的鮮肉都可以用來制作臘肉,選擇什麽樣的肉材這主要按妳的喜好來定。壹般來說,宜選用連皮五花肉,這樣做出來的臘肉肥瘦相間,瘦而不柴,肥而不膩。本人小時候由於肚裏缺油最喜歡吃純肥肉,覺得只有肥臘肉才香,現在腌制臘肉壹般選擇半肥半瘦的肉材。鮮肉買回來後,切成3至5厘米寬的條狀,不要太寬也不要太窄,若太寬鹽味侵不進肉中間,太窄容易導致肉過鹹。肉切開後不要用水洗,如果覺得哪地方不幹凈,用刀子把肉 外層刮刮就行了。

第二步:腌漬。腌制臘肉的鹽,最好去集貿市場購買壹些粗粒的天然海曬鹽,這種鹽礦物質比較多,而且顆粒大,腌出來的肉格外香,如果沒有就用我們炒菜用的鹽也可以,用鹽量壹般是10斤肉用8兩到1斤左右的鹽。要把鹽均勻地抹在肉上,抹鹽時最好有點力揉壹下。然後放入陶制或者陶瓷容器中,再蓋上蓋子腌泡7天就行了。如果妳夠勤快,中間可翻壹次缸,把上面與下面的肉交換壹下位置。尚若家裏沒有陶、瓷之類容器,用搪瓷盆也行,但不能用塑料之類的容器。

第三步:晾曬。7天之後,把肉拿出來用刀尖將肉塊壹端的肉皮部位刺穿,並用麻繩結套拴扣,再把肉塊掛在有陽光並且通風的地方,充分晾曬3至5天。北方氣候幹燥、日照充沛,晾曬3天即可,南方空氣較濕潤可多晾曬壹兩天,總之要將肉裏水分晾幹。至此,整個腌制任務就大功告成,就這麽簡單!

第四步:儲存。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保存較長時間,壹般可以保存3個月。通常是把臘肉掛在家裏陰涼通風處即可,如果城市家庭嫌不雅觀,把晾曬好的臘肉掛在陰涼通風處三、四天後,然後放入陶、瓷之類容器或者普通紙箱中即可。南方空氣潮濕,為防止臘肉生黴發蠔,過段時間拿出來掛在陽臺上吹吹風。北方氣候幹燥,為防止臘肉徹底脫水變成“臘肉石”,可用塑料袋封裝。我不贊成將臘肉放置在冰箱裏保存,因為這會嚴重影響臘肉香味。

如果妳想腌制臘魚、臘鴨、臘雞等其他臘味,其方法與腌制臘肉方法壹致。臘魚可選擇鯉魚、青魚等肉質較厚的魚,越大越好,將魚開膛去除內臟,再抹勻鹽分,晾曬時要用小棍子十字交叉撐開魚腹,臘鴨、臘雞均可如此制作。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正如本文開篇所說的,目前是腌制臘味最佳時機。臘肉,臘肉,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在臘月腌制,即必須在“小雪”至“立春”前期間加工,過壹天都不行!如果臘月二十七“立春”,妳到臘月二十八再腌肉,那麽加工出來的肉只是普通鹹肉味,就不具有臘肉香味,我們祖先發現的二十四“節氣”就這麽神奇!臘肉之所以要冬天腌,是因為冬天氣溫低,細菌不容易繁殖。過了冬天,春天是細菌繁殖的最好時機,微生物環境發生了改變,所以肉的味道就不壹樣。

鹹臘肉的制作方法

制作食材 豬肉:5000克 精鹽:200克 五香粉:30克 料酒:100克 白糖:50克 松柏未;500克 制作步驟 1、將無骨豬肉改成寬6---15CM,長20--40CM的寬條,用竹扡在肉上紮滿小 眼,好象有點殘忍啊,但是為了味道的進入。

2.用鍋把花椒炒熟,加鹽炒燙倒出,等到炒好的調料不燙手時,在肉上揉勻,放入陶瓷容器裏,肉皮朝下,最上面的肉皮朝上,放涼爽的地方,壹天翻壹次,腌十天左右。 3.將腌制好的豬肉取出,用繩子穿其壹端掛於通風高處,晾到半幹。

4.用壹大鐵鍋或者鐵筒,放入柏樹鋸末或者柏樹枝葉,在上面放上鐵排壹個,要和鋸末保持距離哦。不然肉就燒焦了,壹般在8---10CM左右,把半幹的肉放在鐵排上,用鍋蓋或者木板蓋上,將肉熏上色,之後再掛於通風的高處,待水分幹了,壹般要15天的,臘肉就制成了。

5.腌肉時,時間要掌握準確,冬季略長,需10天左右,夏季略短,需5天左右。 6.熏制時,時間需15分鐘左右,不可過長,否則顏色過深,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