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陳麻婆豆腐是壹家“老字號”名店。始建於清同治初(1862),開於成都北郊萬福橋。現在總公司位於西玉龍街。著名的麻婆豆腐色澤紅亮,牛肉酥、辣、香、脆、嫩、辣,川味十足,價位不同(分量不同)。味道正宗,麻辣適宜,鮮嫩可口,非常好吃。
二、廖排骨
導讀:四川“廖排骨”是著名的鹵味品牌。自1982年正式成立並註冊商標以來,經過30年的持續穩定經營,截至2011年底已發展成為省內大型民營食品企業。招牌廖排骨比較嫩,骨肉分離,鮮美可口。
第三,夫妻肺片
導讀:成都的壹道著名風味菜肴由郭朝華夫婦於20世紀30年代創制,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其總公司位於總府路。夫妻肺片是成都最地道的鹵味。它們切得很薄,混合在壹起時又辣又香,非常美味。
第四,擔擔面
簡介:擔擔面1841由壹個叫陳寶寶的小販在自貢市創立,他最初是因為背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擔擔面是成都有名的小吃。把面粉搟成面條,煮熟,用勺子舀炒好的豬肉粉。煮好的面條很細,鹵汁脆香,鹹而微辣,香氣撲鼻,非常入味。
擔擔面和重慶還是有壹些區別的。重慶小面和重慶火鍋作為重慶的兩大特色美食,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全國各地開設了越來越多的火鍋店,越來越多的人想加入重慶火鍋。巴先生加盟重慶火鍋品牌值得您選擇!
五、龍餛飩湯
簡介:它始建於20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密花茶社”的張光武和其他夥計商量著要辦壹家合資復印店。在選擇店鋪名稱時,它被稱為“龍抄手”,這也意味著“龍抄手”。龍餛飩湯的主要特點是:皮薄、餡嫩、湯鮮。羊皮紙由特級面粉加少許配料慢慢揉搓而成,卷成“薄如紙,薄如絲“的半透明形狀。肉餡嫩滑,醇香可口。龍餛飩湯的原湯由雞、鴨和豬的幾個部分燉煮而成。原湯白、濃、香。
六、二姐兔丁
簡介:二姐土頂在成都非常有名。它最出名的是兔肉丁骨頭多,不加兔頭,調料加二姐的特殊配方,好吃又好喝。二姐的“兔”系列還包括五香鹵兔、紅盤兔和麻辣兔丁。
七、媽媽兔頭
導讀:地道的成都“雙流老媽兔頭”起源於20年前在雙流縣開麻辣小吃店的壹位好心媽媽。她的兒子從小就喜歡吃兔頭。那時候成都很少有吃兔頭的店。媽媽心疼兒子,就用麻辣香鍋給兒子做了。現在雙流最純正的兔頭媽媽店在雙流縣老車站附近(水雲花都旁)。
八、鐘餃子
簡介:創始人鐘,原名“謝森茂”,於1931年開始掛出“荔枝巷鐘水餃”招牌。貝爾餃子和北方餃子的主要區別是它們以豬肉為餡,沒有其他新鮮蔬菜,並配有特殊的紅油,微甜微鹹,辛辣而風味獨特。鐘餃子具有皮薄、料細、餡嫩、味鮮的特點。與北方餃子不同,它小而薄,光滑而僵硬;肉餡鮮嫩可口;紅油湯底又辣又甜,我每次都是倒著喝。其他零食也不錯。雞蛋燒餅很受歡迎,擔擔面也挺舒服的。本地和外國朋友都不會想念他。
九、小師妹豆花
導讀:老字號,“在老成都可以吃到很多傳統小吃”。豆花“很精致”,調料“正宗”;尤其是冰豆腐,當吃到嘴裏時,“感覺我的舌頭在融化”,“這是壹種經典的夏季甜點”。還有小籠蒸牛肉,“麻辣香酥”“細膩肥美”,“恰到好處”的口感“讓人想咬壹口”。“我強烈建議從未在其他地方或本市嘗試過的同誌嘗試壹下。”
十、康爾傑弦
簡介:小店藏在壹條巷子裏,外面看起來就是壹個小店面。其實樓房的院子裏有壹個大棚子,也可以容納十幾二十張桌子。被稱為成都最好的串串之壹,中午必須在11: 30之前到達,否則只能跟著長長的隊伍慢慢走。味道真霸道,鴨舌麻辣,兔頭鮮嫩骨肉分離,腦花又香又辣,讓人欲罷不能。這些串串都有很好的風險,閃亮而令人垂涎,20美分壹串的價格相當實惠。串串種類繁多,有素有肉,整齊地擺放在貨架和冰櫃上,既新鮮又幹凈。兔頭也是壹絕,熱氣“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