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誰有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誰有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紹興

我的家鄉是紹興,擁有無數美稱的城市是哪座?就是我的家鄉———紹興。

用水鄉稱我們紹興是再合適不過了,倘若妳有興趣,可以坐在烏篷船裏,飄蕩湖面上。享受紹興的湖有多美,湖面是那樣的綠,像壹塊無暇的翡翠。水裏的小於隨著穿流動,好壹群快樂的小精靈在嬉戲。如果實在夏季,水中多多鮮艷的荷花就是妳關註的焦點。紹興的護城河也不甘落後,認真嚴肅地保衛著這座城市。

紹興也是壹座地地道道的美食城。黃酒、羅漢豆、黴幹菜、臭豆腐……如果妳吃了,就肯定會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紹興的名人也不差,有許多名人都出生在紹興這個地方。比如:大禹、勾踐、西施、賀知章、王羲之、陸遊、王冕、魯迅、周恩來、蔡元培、陶成章等好多名人,都是出生在我的家鄉——紹興。

家鄉還是壹座擁有古城文化的城市呢。地上的青石板、老房子散發出的壹陣濃郁的古城文化氣息。走過小巷,吱吱的石頭聲,壹定讓妳流連忘返。

紹興還有許多美譽,說也說不完。還有橋鄉,魚米之鄉等,家鄉紹興,總是那麽誘人……

我的家鄉——紹興

我的家鄉紹興位於錢塘江南岸,浙江省中北部。大致位於北緯29°14’——30°16’、東經119°53’——121°14’之間,東連寧波市,南接臺州市和金華市,西鄰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處於浙西至浙東沿海、浙南的要沖,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市最東到新昌平硯,最西到諸暨三界尖,東西長約130千米;最南到新昌安頂山,最北到紹興鎮海閘,南北寬約116千米。全市總面積8256平方千米(據國地資源局1992年數據);總人口433.25萬(2001年)。我市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千米約525人。北部平原地區人口密度已高達1000人以上不公是我國,也是世界人中最稠密的地區之壹。紹興人口中,除漢族外,還有回、壯、畬等21個少數民族數百人。2001年全市人中自然增長率為3.0%0。

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傑,自然景觀旖旎秀美,人文景觀燦爛輝煌,精神傳統濃厚悠久。在原始部落定居時代,屬於河姆渡文化圈的紹興,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區域;在夏王朝建立初期,今紹興境內的會稽山,是大禹召見諸侯、布政治國的重地;自少康封無余為於越先君到越王句踐,紹興都是越國的者城;從秦漢到明清,紹興壹直是中國南方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關曾居於全國文化中心之壹的地位。

紹興歷代人才輩出,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科學家。他們或出生於此,或在這裏居留和活動。春秋時期有越王句踐和他的謀士文種、範蠡;東漢時有水利功臣、會稽郡守馬臻,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史學家有《越絕書》的作者袁康、吳平和《吳越春秋》的作者趙曄;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學者賀循,書法家王羲之,詩人謝靈運,文學家孔稚圭;唐朝有半價賀知章,畫家陳閎、孫位,書法家虞世南、徐浩;寧人工有越州知州範仲淹,愛國詩人陸遊;元代有詩人楊維楨,畫家王冕;明代有民族英雄戚繼光,水利功臣、紹興知府湯紹恩,哲學家王守仁,書畫家徐渭、陳洪綬;清代有史學家章學誠。在近代,有愛國將領葛雲飛,教育家蔡元培,民主革命家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到現代,紹興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的故鄉,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的祖籍;有革命先烈俞秀松、葉天底、王壹飛、梁柏臺;有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科學家竺可楨、經濟學家馬寅初和數學家陳建功等。他們是紹興歷史長河中璀璨的群星,他們的業績彪炳史冊,他們的崇高品德和浩然正氣給我們留下寶貴的財富,永過錯激勵著我們開拓前進。

我的家鄉——紹興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自古即為遊客向往的遊覽勝地。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嘗膽時,“越池”壹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壹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遊覽紹興,也許就是壹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妳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鹹亨酒店,妳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壹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壹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裏,橋梁4000余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巖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遊、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幹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紹興位於錢塘江南岸,浙江省中北部。大致位於北緯29°14’——30°16’、東經119°53’——121°14’之間,東連寧波市,南接臺州市和金華市,西鄰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處於浙西至浙東沿海、浙南的要沖,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市最東到新昌平硯,最西到諸暨三界尖,東西長約130千米;最南到新昌安頂山,最北到紹興鎮海閘,南北寬約116千米。全市總面積8256平方千米(據國地資源局1992年數據);總人口433.25萬(2001年)。我市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平均每平方千米約525人。北部平原地區人口密度已高達1000人以上不公是我國,也是世界人中最稠密的地區之壹。紹興人口中,除漢族外,還有回、壯、畬等21個少數民族數百人。2001年全市人中自然增長率為3.0%0。

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傑,自然景觀旖旎秀美,人文景觀燦爛輝煌,精神傳統濃厚悠久。在原始部落定居時代,屬於河姆渡文化圈的紹興,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區域;在夏王朝建立初期,今紹興境內的會稽山,是大禹召見諸侯、布政治國的重地;自少康封無余為於越先君到越王句踐,紹興都是越國的者城;從秦漢到明清,紹興壹直是中國南方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關曾居於全國文化中心之壹的地位。

紹興歷代人才輩出,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科學家。他們或出生於此,或在這裏居留和活動。春秋時期有越王句踐和他的謀士文種、範蠡;東漢時有水利功臣、會稽郡守馬臻,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史學家有《越絕書》的作者袁康、吳平和《吳越春秋》的作者趙曄;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學者賀循,書法家王羲之,詩人謝靈運,文學家孔稚圭;唐朝有半價賀知章,畫家陳閎、孫位,書法家虞世南、徐浩;寧人工有越州知州範仲淹,愛國詩人陸遊;元代有詩人楊維楨,畫家王冕;明代有民族英雄戚繼光,水利功臣、紹興知府湯紹恩,哲學家王守仁,書畫家徐渭、陳洪綬;清代有史學家章學誠。在近代,有愛國將領葛雲飛,教育家蔡元培,民主革命家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到現代,紹興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的故鄉,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的祖籍;有革命先烈俞秀松、葉天底、王壹飛、梁柏臺;有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科學家竺可楨、經濟學家馬寅初和數學家陳建功等。他們是紹興歷史長河中璀璨的群星,他們的業績彪炳史冊,他們的崇高品德和浩然正氣給我們留下寶貴的財富,永過錯激勵著我們開拓前進。

我的家鄉

我愛我那充滿歡聲笑語的家鄉。

春天,柳樹姐姐脫掉了白連衣裙,換上了綠婚裝。調皮的小草弟弟探出了小腦袋,小花妹妹露出了潔白的面頰。農民伯伯在田野裏辛勤的耕耘、播種。我們小孩子在草坪上玩耍。小鳥仿佛被吸引住了,也放聲歌唱。在那美麗的鄉村裏留下了美好的回聲。

夏天,溪水嘩嘩的流著。我們小孩子在河邊玩耍嬉戲。大人們在樹陰下談天說地。知了在叫著,好象在說:“熱死了熱死了!”小鳥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愉快飛翔。在那美麗的田野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秋天,楓樹姐姐飄落著紅葉,仿佛在迎接豐收的壹年。小花準備去和它的哥哥姐姐們告別了。農民伯伯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獲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在幫助農民伯伯幹活兒。小鳥成群結隊地在和這裏的壹切告別。在那充滿歡笑的田野裏留下了美好的告別聲。

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我們在小路上愉快地玩耍。所有的植物都屈服了,只有那冬青樹在風雪中傲然屹立。動物們大多都冬眠了。在這僻靜的冬天裏,留下了冬姐姐的足跡。

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神奇的地方,坐落在壹個山環水繞的小縣城,壹年四季風景如畫,讓人陶醉。

到了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美麗的花朵,五顏六色的,好像是鮮花織成的大棉被,把山丘和平原蓋上了厚厚的壹層。

到了夏天,我的家鄉更美了,山清水秀,小河清澈見底,裏面有許多魚,蝦和螃蟹,它們快樂地嬉戲著,壹會兒躲到石頭縫裏,壹會兒伸出頭來看看是誰來了,這裏有是孩子們的樂園,我和夥伴們經常去小河邊遊泳,捉魚,洗澡,玩水,洗去 夏日的炎熱,我們涼爽爽的,好玩極了!

秋天,我的家鄉壹 片金黃,片片落葉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壹樣,在 空中劃著美麗的舞步。壹簇簇菊花爭奇鬥艷,為 金秋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到了冬天 ,我的家鄉變成了壹個 美麗的童話世界,白茫茫的壹片,我和夥伴們壹起打雪仗,堆雪人,陶醉在這美麗的白色世界裏,雪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是在向我們訴說春天的故事嗎 ?

我的 家鄉像媽媽壹樣,在我煩惱憂傷的時候 ,給我溫馨和 快樂,讓我茁壯成長,我的家鄉山清水秀,綠樹環繞,鳥語花香,是個天堂般美麗的地方,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安海,是晉南僑鄉壹座蜚聲中外的文化古鎮,現又以經濟開放名聞遐邇。她鐘靈毓秀,物產豐富,經濟發達,令人向往。她歷史悠遠,文化流長,人才輩出,是壹方神聖的文化寶地。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壹生的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這裏汲取靈氣。

家鄉的靈源山,令人流連忘返。它風景如畫,煙霧變幻,不僅是飽覽泉南風光的最佳去處,而且是壹座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名山。站在頂峰,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家鄉的安平橋, 壹橋跨海五裏,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稱。它直如繩,平如砥,猶如長虹臥波,又似玉塹通天。橋下碧水澄清,壹片片柔嫩的水草,壹群群可愛的魚兒小蝦,簇簇樹影。人在橋上,微風壹吹,映在水裏的身影跟著顫動起來,真是優哉遊哉,別有壹番情趣!

家鄉不僅充滿了湖光山色的自然美,而且洋溢著現代化的氣息。恒安工業城拔地而起,安平開發區別墅幢幢,商業城裏門庭若市。東大街兩旁高樓林立,櫛比排列,大有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大樓上彩旗迎風招展,向妳展示著當代安海的活力。走在街上,車輛如梭,行人如流,琳瑯滿目的商品令妳眼花繚亂,目不瑕接。聽!學校裏每天書聲瑯瑯,不知為祖國培育出多少人才啊!看!精神煥發的老人們相約在公園裏跳舞、打太極拳,舒適地享受著晚年的歡愉生活。瞧!家庭主婦們興致勃勃地學起英語、電腦,為更好地投身於家鄉的建設積蓄力量……

今天,家鄉乘著改革的春風飛速前進。在黨的好政策的引領下,在家鄉人民的奮鬥下,在僑胞們的熱情關懷下,家鄉的經濟展翅騰飛,並成為凝聚海峽兩岸同胞和海內外鄉親情誼的壹條紐帶,為促進祖國統壹大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明日的家鄉,必將乘風破浪,更上壹層樓。未來的家鄉四季吐芳、綠草茵茵、環境優美。條條筆直的水泥路直通小鎮的各個角落;每輛車的尾部都會安裝上壹個“煙氣消除器”,把車輛排放出來的煙氣,點滴不遺地吸收起來;工廠裏的廢氣、廢水、廢渣得到了最好的處理;通訊設施、交通條件也都要比現在發達許多;人民安居樂業,有如生活在世外桃源。

真美啊,安海!我要歌頌這已有八百年多年歷史的家鄉,我要贊美這“四時花不謝,八節春長在”的家鄉,我更要把我的智慧、把我的汗水撒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為安海明天的新輝煌盡壹份力量!

愛我家鄉,建設古鎮!

我的家鄉在農村,她雖然沒有城市那樣繁華,但有著秀麗的風光。

家鄉的南面是連綿不斷的群山,這些山壹座連著壹座,就好像許多小朋友手牽著手做遊戲,顯得親密無間,誰也不想離開誰。它們好像在告訴人們要團結起來。

家鄉的山不像泰山那樣雄偉,也不像香山那樣紅葉似火,可山上栽滿了各種樹木,那些樹木壹棵連著壹棵,長得枝葉繁茂,遠遠望去,壹片蒼翠。整個南山,就好像是壹道巨大的綠色屏障,守衛著我的家鄉。

兩山之間往往有清澈見底的小溪,它們唱著動聽的歌曲,歡快地穿過山林,好像永遠不知疲倦。溪邊有數不清的野花,在溪水的滋潤下顯得格外精神,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美麗。

村子裏,昔日低矮的土坯房早已不見蹤影,壹座座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寬闊的316國道穿過村子中央,川流不息的車輛滿載著貨物從這裏駛向遠方。巨龍似的隴海鐵路經過村子的北面,壹列列火車時而呼嘯而過,那飛快的速度,不正是家鄉飛速發展的象征嗎?

越過鐵路,是壹片片肥沃平坦的土地。金秋時節,這裏到處是壹派豐收的景象。果園裏,紫色的葡萄,火紅的石榴,黃澄澄的梨,紅紅的蘋果掛滿了枝頭,讓人看了垂涎欲滴。田間小路上,到處是農民伯伯忙碌的身影,他們忙著摘水果,收莊稼,人們臉上無不露出豐收的喜悅。漫步在家鄉,好像步入了人間仙境,我愛我的家鄉。朋友,歡迎妳到我的家鄉來做客,到時候,我還可以給妳們做個小導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