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河洛文化的論文 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的原則

關於河洛文化的論文 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的原則

[摘 要]隨著文化熱的升溫、區域文化的方興未艾,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研究得到壹定的重視,在其保護、開發、利用中應註意遵循層次性與針對性,及時性與適時性,合理性與科學性、綜合性與特色性並重的科學、理性的原則。

[關鍵詞]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原則

“河洛地區是指以洛陽為中心,東至鄭州、中牟壹線,西抵潼關、華陰,南以汝河、潁河上遊的伏牛山脈為界,北跨黃河,以汾水以南的焦作、濟源、沁陽壹線為界”。[1]河洛文化是河洛地區創造出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作為區域文化,它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與地方特色;作為中原文化的核心,它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又占有重要的根源性文化地位,長期以來曾是華夏文化的根基、源泉與紐帶。隨著文化熱的升溫、區域文化的方興未艾,河洛文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兼容並蓄的包容性顯現於世人面前。河洛文化研究欣欣向榮,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研究得到壹定的重視,但鑒於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的長期性與復雜性,我們在其保護、開發、利用中應註意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壹、層次性與針對性

河洛文化源遠流長,涵蓋內容豐富。從“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2]的說法到老子樸素自然的思想;從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到宋代洛學;從夏、商、周的青銅文化、禮樂制度到當今河洛文化的豐厚意蘊。面對歷史跨度綿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河洛文化我們不能采取壹刀切的保護、開發、利用模式,而是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載體對象進行層次劃分,實施保護、開發與利用方法也需要分級分層。1.對於歷史留存資料較多的河洛文化我們應該做好文獻搜集、整理工作,並在保存文本、實物資料同時,註意運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永久性保存。2.對於壹些民間傳說、民俗風物等文獻記載不多而壹直活躍在民間的河洛文化,如飲食文化、節日文化、婚俗文化等應采取田野調查方式搜集、匯總。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曾說:“民間文化每壹分鐘都在消亡。”民間的河洛文化雖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如果沒有人采取有意識的保護措施,那早晚有壹天會淹沒無存,成為歷史長河中的記憶。3.對於壹些歷史遺存、遺跡,它們存世數量相對較少,且具有不可再生性。應把它們列為重點、瀕危對象來做以重點保護。針對這三種情況都應建立電子檔案,隨時了解它們情況,把保護工作做到位。

不同的河洛文化具有不同的人文價值,各級部門對其保護、開發、利用也應分階梯進行。在具體實施中,應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壹、合理利用、適當開發的原則,形成國、省市、縣、鎮、村階梯式層次,可以申非遺的積極申非遺,進入國家級別的保護視域。省、市、縣、鎮、村應逐級建立河洛文化名錄體系,按照河洛文化人文價值大小進行備案。河洛文化可以帶來很多的經濟利益,為防止對個別機構、個別人對河洛文化的濫用與過度開發,還應在省、市、縣、鎮、村逐級設置監督機構,對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情況不時進行監督、監管,以保證河洛文化的來日方長,持續發展。

二、及時性與適時性

河洛文化作為地域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文化指向性,因而對其保護、開發、利用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的重視,生活在這壹區域之中的個別有識之士的關註。但畢竟因為河洛文化存在的分散性、零散性、雜亂性,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仍存在很多的盲區與空白點。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是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應註重及時性與適時性原則。1.及時性。早發現早搶救及時處理。對河洛文化的保護是爭分奪秒的大事,應廣泛查閱典籍,民間走訪調查,發現壹項,記錄壹項,匯總壹項,研究壹項,盡量全面收集相關真實資料。只要具有全面而真實的資料才能進行恰當的保護、開發與利用。2.適時性。對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無客觀現實條件的,需要等時機成熟再做。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是壹項龐大而瑣碎的工程,千萬不能為了壹時的名譽與經濟利益提前或過度的開發、利用。關系子孫後代的大事壹定要三思而後行。

三、合理性與科學性

對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不是個別人、個別政府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行為,而是壹項有規劃有系統的工作,需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1.河洛文化種類、內容眾多,搜集到的資料可能雜亂無章,這需要對獲取的資料進行仔細的辨別、整理、歸類、分析,使之條理有序。2.河洛文化的開發、利用需要廣泛征求意見,進行合理的論證才能進行,尤其是對歷史遺址遺跡的開發。對於這方面,洛陽市政府做出了有效的嘗試與努力。壹經確立把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放入市“十二五”發展之後,即邀請知名城市發展戰略策劃機構王誌綱工作室進行設計規劃,並組織各方面專家參與論證,從而確定壹些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是否實施。洛陽這壹做法值得其它地方政府效仿。3.合理規劃,統籌組織。對壹些大的重點遺址、遺跡、產業園開發、利用,各級政府部門要相互協調,不能各自為政,文物局、旅遊局、規劃局等部門不能為各自政績,各搞壹塊或相互推諉,應相互通氣溝通。4.河洛文化是河洛人創造出來輝煌而燦爛的文化,對其保護、開發、利用應遵循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合乎人們的美好願望,迎合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符合區域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為營造良好社會文化氛圍服務。

四、綜合性與特色性

綜合性即從宏觀上審視河洛文化,著眼綜合性保護、開發與利用,兼顧河洛文化各個方面各個層面。河洛文化是河洛地區最突出的名片,地方政府應從廣闊的視野,兼顧全局的視點進行河洛文化建設。1.以“人為本,河洛文化為魂”的理念規劃城市建設,積極推進種種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整合各種文化資源,綜合整治名人故居、文化遺址、歷史遺跡、歷史街區、古建築等,打造特色文化示範區,將城市建設與文化旅遊相結合,進而達到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三者的相輔相成。2.圍繞河洛文化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積極宣傳、提升河洛文化保護、開發與利用。河洛文化的精髓是精神性財富,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帶給人們精神愉悅與享受的。在政府牽頭、民間力量支持下諸如各種民俗館、博物館的展出、廟會、花會的舉辦、直觀呈現各種藝術工藝、藝術技巧、涉及文學、歷史、藝術、政治、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這些活動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享受與豐美的精神盛宴,也是河洛文化的多種形式與品質要素的展現,使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不知不覺地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生活的壹部分。

特色性則從具體微觀細微河洛文化點入手,進行深入探討挖掘。河洛文化特色鮮明,如洛陽牡丹花會、牡丹文化節雖以花為媒,觀賞牡丹為主,但實際上卻是融遊園賞花、觀光旅遊、經濟洽談、文化傳播為壹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2012年牡丹文化節活動包括了龍門魏牌國際書法節,關林國際朝聖大典,伏牛山紅葉節,洛陽美食節,黃河奇石展,秋季牡丹精品展等眾多活動。壹個花會、文化節涵蓋眾多的文化內容,以小見大、知微見著、以管窺豹了解感受河洛文化的精彩與精妙。牡丹花會、文化節的舉辦既是對牡丹文化的保護也是對牡丹文化的開發與利用。因其良好的社會效果對其它河洛文化諸如豫劇、書畫等提供了個案與範本。

河洛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相輔相成,開發利用的前提是保護,保護是為了更好的開發利用。面對前人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遵循以上四條原則,守護好、利用好這筆珍貴的財富,不愧對那些逝去的河洛人的饋贈,不愧對將來生活在河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參考文獻:

[1]薛瑞澤.河洛地區的區域範圍研究.洛陽示範學院學報,2005(1).

[2]楊天才,張善文.周易.中華書局,2011.

基金項目:洛陽市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編號2012AJ001)《最具中原特質的河洛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問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馮軍(1976-),遼寧營口人,文學博士,講師,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工作,從事古代文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