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給我全國各地的美食給我說說。。幫壹下啦!
1、北京小吃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 著名的北京小吃有: 面食類:艾窩窩、炸醬面、褡褳火燒、驢打滾、豌豆黃、燒麥 、麻豆腐、炒疙瘩等。 火鍋類: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 等。 油煎類:油條、炸糕、灌腸、焦圈 、姜汁排叉、糖耳朵等。 飲品類:酸梅湯、蓮子粥 等。 看到這麽多好吃的,妳又不禁會問:去哪裏吃正宗的北京小吃呢?不要著急,現在就告訴妳:東華門夜市、護國寺小吃店、錦芳小吃、九門小吃都是很正宗的老北京風味。不僅如此,還有著名的小吃壹條街:王府井小吃街、什剎海小吃壹條街(原前門小吃遷來)、南來順的北京小吃(尤其是面茶,很正點)、隆福寺的灌腸(經相當久遠了,不管是灌腸的口感還是味道都是壹級棒)、北海裏的仿膳(都是正宗的北京宮廷小吃)。 2、陜西小吃 陜西小吃經歷了千余年的發展。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的有利條件,陜西小吃博采各地之精華,兼收民族飲食之風味,挖掘、繼承歷代宮廷小吃之技藝,因而以其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而著稱。是中國烹飪文化寶庫中壹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傳統的風味小吃,是陜西烹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得到了發展和充實,使之更加完善。它以濃郁的鄉土韻味,豐富內容,贏得了國內外普遍贊賞和高度評價。 這裏,我們帶您走進陜西風味小吃殿堂,您可盡情品嘗欣賞這色、香、味、形、營養、衛生俱佳的“中華名小吃”、“陜西名小吃”,既飽口福,又飽眼福。品味陜西名小吃,就是品味陜西古老的文化。 陜西小吃的介紹: 牛羊肉泡饃、臘汁肉夾饃、涼皮、黃桂柿子餅、洋縣豬白血、樊記臘汁肉、富平太後餅、洋縣棗糕饃、羊肉合面、乾州鍋盔、乾州掛面、岐山臊子面、渭南時辰包子、臨潼醪糟等等。 陜西涼皮的介紹: 陜西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壹,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壹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陜西的陜南、陜北、關中都有涼皮,但卻因做法、吃法、調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大流派。涼皮壹般是涼吃的,近年有好事之人把涼皮熱著吃,即現蒸現吃,故有人把它叫熱面皮,味道又很特殊,還頗受市場青睞,看來任何小吃也不是壹成不變的,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3、廣東小吃 廣東小吃與點心同源,歷史悠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記有多種民間美食,如粉果、沙翁、粽子、薄脆等,至今久盛不衰。 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的品種雖不如點心多,但用料比點心更雜,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制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廣東小吃的成熟方法多為蒸、煎、煮、炸4種。可分為6類:油品,即油炸小吃,以米、面和雜糧為原料,風味各異;糕品,以米、面為主,雜糧次之都是蒸炊至熟的,可分為發酵和不發酵的兩大類;粉、面食品,以米、面為原料,大都是煮熟而成的。粥品,名目繁多,其名大都以用料而定,也有以粥的風味特色而稱的;甜品,指各種甜味小吃品種,不包括面點、糕團在內,用料除蛋、奶以外,多為植物的根、莖、梗、花、果、仁等;雜食,凡不屬上述各類者皆是,因其用料很雜而得名,以價格低廉,風味多樣而著稱。 廣東小吃介紹:酥皮蓮蓉包、娥姐粉果、馬蹄糕、倫教糕、蜂巢芋角、蟹黃灌湯餃、薄皮鮮蝦餃、幹蒸燒賣、沙河粉、荷葉飯、及第粥、艇仔粥。 4、四川小吃 四川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同川菜壹樣,在我國烹飪技術遺產的寶庫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四川小吃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是因其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壹是風味突出。它同川菜壹樣,不僅選用多種調味品和復合調味品,並且十分小獎章調味的技巧,形成了多種風格。二是善於用湯。成都風味小吃中用的湯,是用多種原料和調料精心熬制的,湯濃味美。三是註重質量。無論哪種小吃,都特別講究原材料和調味料的質量。四是承受時令翻新花樣。承受著壹年四季變化,選用應時原料制成的成都風味小吃,不斷變化翻新,應時應景。此外,小吃在經營上隨意方便,經濟實惠,也是受到人們普遍歡迎的壹個重要原因。 在四川名小吃中較為著名的有夫妻肺片、賴湯元、龍抄手、鐘水餃、擔擔面、三大炮等。 成都小吃介紹: 成都名小吃品種繁多:以各色小面到抄手包餃;從糕團湯元到筵席細點;從涼抖冷食到熱飲羹湯;從鍋煎油烙到蒸煮烘烤,堪稱花色品種琳瑯滿目,甜鹹酸辣各味俱全。 成都小吃是壹個大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各種糕餅、羹湯、及席菜細點,另外還有壹個與外地小吃不同的地方,就是小吃還包括壹些肉類食品,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棒棒雞”、“怪味兔”、“軟燒鴨子”、“小籠蒸牛肉”等等,這又是成都小吃的壹大特點。 5、天津小吃 天津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天津傳統的風味食品多種多樣。有操作技藝精湛,頗為廣大群眾和外賓稱贊的“津門三絕”,即 龍嘴大茶壺、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之後,耳朵眼炸糕、貓不聞餃子於1997年被定為津門四絕之壹。在最佳食品中,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知名度較高的還有:張記果仁、曹記驢肉、陸記燙面炸糕、白記水餃、芝蘭齋糕幹、大福來鍋巴菜、石頭門坎素包。此外,天津的小寶栗子格外有名,其產品出口世界各國。 下面就介紹簡單介紹津門三絕的風味特點: 耳朵眼炸糕: 津門食品三絕之壹。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距今已近百年。外焦裏嫩、細甜爽口、香味芬芳。1989年獲商業部金鼎獎。 狗不理包子: 肉餡松散、包褶均勻、肥而不膩、清香適口。1989年獲全國食品金鼎獎。 桂發祥麻花(十八街麻花): 桂發祥什錦夾餡麻花是天津著名風味食品。金黃色像壹根棍形的麻花,夾著冰糖塊,上面撒著青紅絲和瓜條等小料,散發著香甜的桂花味。即使放上個把月,吃時仍然酥脆可口。買幾根桂發祥麻花送人,成了天津人壹種習俗。 6、上海小吃 上海除了濃油醬赤的本幫餐飲,其實最令上海人引以為豪的因該是上海的各色點心。無論是市井的四大金剛,鹹菜泡飯,還是綠波廊裏接待西哈努克的鴿蛋圓子、眉毛酥,均是上乘之美味。 上海是各種名特小吃薈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於粵港地區的純甜味,也有別於四川、重慶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鮮美、可口著稱。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種很多,最為消費者喜愛的,莫過於是:湯包、百葉、油面精。這是人們最青睞的“三主件”。 湯包:上海湯包的特點,做工精細,小巧玲瓏,皮薄,餡多、蝦肉、蟹肉,不論是哪壹種餡,都鹹淡適度,口感極好。每壹小籠內壹般放湯包十個,用松針鋪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後,觀其形、聞其味,食欲大增,咬開皮,包內有少許油水,故稱“湯包”。 百葉:是壹種用豆精皮(上海稱為“千張”)做成壹個結子的小吃,有若幹層,故叫“百葉”,沸水煮熟後盛入有骨頭湯的碗裏,並加入精鹽、味精蔥花等作料,吃起來清淡爽口。 油面精:是用精面粉發酵後做成壹個個小圓團,用油鍋炸泡成金黃色後起鍋,再放入有滾燙骨頭湯和加了若幹作料的碗內,食用時,有壹種油而不膩的可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