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火鍋是什麽意思?

火鍋是什麽意思?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壹,也是壹種老少皆宜的食物。

火鍋壹般是指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燒開來涮煮各類食物的烹調方式,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其特色為邊煮邊吃,或是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湯物合壹。世界各地均有類似的料理,但主要在東亞地方特別盛行。

火鍋現吃現燙,辣鹹鮮,油而不膩,解郁除濕,適於山川之氣候,今發展為鴛鴦鍋,麻辣、清淡各別,各取所需,根據個人的喜歡加不同的湯料、食物,老少皆宜,至冬之佳品。

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類、海鮮類、蔬菜類、豆制品類、菌菇類、蛋類制品、主食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湯鍋底燙熟後食用。有些吃法還會蘸上調味料壹起食用。

菜品特色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烹飪技藝的發展,火鍋品種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依燃料而分有木炭火鍋、煤氣火鍋、電火鍋、酒精火鍋等。

就質地而論有錫制火鍋、鋁制火鍋、不銹鋼火鍋、搪瓷火鍋等。

按結構來說有連體式火鍋、分體式火鍋、鴛鴦式火鍋等。

按烹飪風格來說,有湯鹵火鍋、清燉火鍋、水煮火鍋等。

品種繁呈的火鍋,為餐桌平添幾分熱鬧的氣氛。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千鍋百味。

廣東的海鮮火鍋,涮的是海鮮之類,配料十分講究,最講究味道鮮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膩,味美無窮。

蘇杭壹帶的菊花火鍋,火鍋湯汁為雞湯或肉湯,並輔以肉、魚、雞等薄生片與菊花壹起涮著吃,清香爽神,風味獨特。

雲南的滇味火鍋,特點是火鍋中壹定要放雲腿,食時配以香菇、魚肉等生料,鮮嫩香辣,饒有風味。

重慶的毛肚火鍋,具有原料多樣、鹵湯濃鮮、麻辣醇香之特點。

此外,北京的羊肉火鍋、浙江的八生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山東的“羊湯火鍋”等,也風味別具。

制作方法

鍋底是通過加熱使調味品的各種特性充分發揮出來。

要調好火鍋鍋底的味,必須充分運用調味品受熱時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才能達到“五味和諧”。

這就要求操作時正確掌握火候,投料先後次序和熬制時間,四五種味調合,比例恰當。

火鍋調味品是各種調味品的有機組合,五味調和其中蘊有涵壹個此消彼長的微妙關系,某種調味品過量,會掩蓋其他調味品的風味,造成“喧賓奪主”。

因此在進行火鍋調味時各種調味品投放的比列要恰當。當然比例恰當是相對的,要掌握好鹹與甜,麻與辣這兩對在火鍋味中占主導地位的內在矛盾關系,火鍋鍋底中,鹹鮮是主要的,甜味是襯托主味,使鍋底滋味醇厚綿長。

食用須知

火鍋的吃法不同於中餐菜,不是將已烹調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壹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親手操作(烹飪),自燙自食;菜品的燙(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因此,食客必須了解火鍋的吃法,才能吃得好。

燙,在鍋中燙熟

其要決是:首先要區別各種用料,不是各種用料都是能燙食的。壹般來說,質地嫩脆,頃刻即熟的用料涮:即將用料夾好適用於燙(涮)食,如鴨腸、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而質地稍密壹些,頃刻不易熟的,要多燙壹會兒,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觀察湯鹵變化,當湯鹵滾沸、不斷翻滾、並且湯鹵上油脂充足時,燙食味美又可保溫;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過頭,食物則變老,火候不到,則是生的;第四,燙時必須夾穩食物,否則掉入鍋中,則易煮老、煮化。

煮:即把用料投入湯中煮熟

其要決是:首先要選擇可煮的用料,如帶魚、肉丸、香菇等這些質地較緊密的,必須經過長時間加熱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吃火鍋的經驗應是先葷後素

燙食時湯汁壹定要滾開,要全部浸入湯汁中燙食;其次是喜歡麻辣味的,調節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從火鍋邊上油處燙食;反之則從中間沸騰處燙食;再次就是吃火鍋時,必須配壹杯茶,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換換口味,減輕麻辣之感。

火鍋中放中藥同煎

用中藥石斛、元參、麥冬各10克,用紗布包好。放在火鍋中同煮15-20分鐘後,去紗布藥包,即可食用。有滋陰降火生津作用,可防止吃火鍋誘發的“上火”現象。

火鍋中放些蔬菜或豆腐

蔬菜如菠菜、芹菜、油麥菜、青豆等。豆腐及其制品如老豆腐、百葉等。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和葉綠素、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性都偏涼,均有清熱瀉火除煩等功效。可以防止吃火鍋“上火”。

火鍋中加入少許啤酒

在火鍋中加入2匙啤酒,可使火鍋湯汁醇香味美,因啤酒中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均衡營養,而且是防止火鍋“上火”妙法。

在品嘗火鍋後,吃些水果

吃火鍋後,隔20-30分鐘,吃些涼性水果,如梨、蘋果、橙子等,可防“上火”,但不要吃發熱的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