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材料影響著遊戲的成效,遊戲材料的價值不是以價格為標準的,而以是否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促進幼兒的自主活動為標準的。由於遊戲具有主動、自發和開放的特點,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非結構性材料應該是幼兒遊戲的首選材料。日常生活材料是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物品,這些物品種類多、結構多樣,最適合幼兒使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因此,只有努力挖掘幼兒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豐富幼兒的遊戲情節,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幼兒遊戲的質量和水平。
壹、遊戲中生活材料的收集
對生活中遊戲材料的收集,既是遊戲的準備,也是遊戲的前展性活動。尤其是參與遊戲材料的發現和選擇,是幼兒壹種重要的學習和遊戲活動,它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幼兒自主收集。在遊戲的過程中,隨著遊戲情節的發展和需要,幼兒會因遊戲材料的缺乏,而不能將遊戲活動深入進行下去。例如,在壹次活動中,幼兒想玩“肯德基”遊戲,卻沒有相應的材料,怎麽辦?在討論的過程中幼兒想到自己家裏存放的“全家桶”套餐包裝盒,可以作為遊戲的材料,為此我們在每壹個班級中都設了“百寶箱”,讓幼兒將收集的材料投放其中。因此,要讓幼兒成為遊戲材料的收集者,就要讓幼兒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自己缺少什麽樣的遊戲材料,這樣才能提高遊戲材料收集的目的性。
師幼***同收集。教師是幼兒遊戲的觀察者,教師從幼兒遊戲的投入程度、遊戲的興趣等方面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遊戲材料的狀況,及時地收集和添加相應的遊戲材料。同時,還可以和幼兒壹起發現和收集遊戲材料。如,我們在組織幼兒外出參觀、遠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做個有心人,引導幼兒收集諸如樹葉、花瓣、香樟果、麥梗等各類自然材料,將其投放遊戲中,豐富幼兒遊戲的活動內容。
家長參與收集。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家長參與遊戲材料的收集,需要幼兒和教師壹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有意識地為幼兒的活動提供必要的材料。此外,幼兒園可以通過開放活動,讓家長觀摩幼兒遊戲活動,深刻體會到遊戲材料對幼兒發展的意義,以激發家長收集、提供遊戲材料的主動性。
幼兒、家長和教師都是遊戲材料的收集者,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幼兒的存在,應該和幼兒壹起討論,商量該材料的特點與用處,讓幼兒對此有更深的了解,為開展遊戲活動奠定基礎。因此,壹些現成材料經過消毒後,可以根據遊戲的需要直接由教師和幼兒投放進去;壹些廢舊材料可以通過教師、幼兒和家長***同制作壹些成品後,根據遊戲的需要投放到遊戲中去,也可以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制作遊戲材料。
二、遊戲中生活材料的投放
在幼兒園的自主性遊戲活動中,通過觀察與實踐,我們認為在角色遊戲、建構遊戲、益智遊戲、美工遊戲中特別需要添加壹些日常生活材料。根據日常生活材料的特點和遊戲情節的需要,我們分類投放了相應的材料。
1.在角色遊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角色遊戲主要包括:商店和超市遊戲、理發店遊戲、醫院遊戲、娃娃家遊戲、美食城遊戲等。具體來說:
在商店和超市的遊戲中,我們可以投放各類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包裝盒、塑料瓶等;
在理發店遊戲中,可以投放塑料盆、毛巾、洗頭膏、吹風機、梳子、夾子、卷發器以及各種顏色的包裝帶;
在醫院遊戲中,可以投放藥品罐、藥品紙盒、白大褂、帽子、藥包、消毒櫃、吊鹽水的架子、壹次性紙杯做的聽筒、紙盒做的X光機器等; 在娃娃家遊戲中,可以投放紙盒、毛巾、奶瓶、服裝、電話機、食品罐,方便面的盒子做的碗、鍋,硬紙板盒做的洗衣機、電冰箱等;
在美食城遊戲中,可以投放紗布、海綿、泡沫紙、橡皮泥、廢舊的布做成的胡蘿蔔和青椒、方便面的碗做成的餐桌。
2.在建構遊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建構遊戲中,我們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紙盒和各種飲料罐,讓幼兒堆積成各種形狀的房子;還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積木塊,供幼兒進行造型創作。
3.在益智遊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益智遊戲中,我們可以投放棋、牌,讓幼兒下棋、玩牌;投放壹些電池和電線,讓幼兒操作;還可以提供壹些豆子讓幼兒練習數數等。
4.在美工遊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動手角中,我們可以投放毛線讓幼兒進行編織和制作玩具;投放樹葉進行剪貼和添畫;投放稻草進行編織和貼畫;投放石頭進行石頭造型;投放種子讓幼兒進行粘貼等。
總之,生活中的材料是豐富的,讓生活材料進入幼兒的遊戲之中,對提高幼兒遊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認真對待幼兒的遊戲材料,要從幼兒發展的高度看待遊戲材料,要根據幼兒活動的需要,不斷地將各種生活材料充實到遊戲中去,滿足幼兒的遊戲需要,讓幼兒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