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的故事和歷史:
三國演義,中國的歷史上有壹個很著名的時期,就是三國時代,在這個時代因為是亂世,所以就對應了中國的壹句古話“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出色的人才,奪取漢政權的董卓,三國第壹猛將手持方天畫戟,腳跨赤兔馬的呂布。
成熟老練的孫權, 愛民勤政的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溫酒斬華雄的關羽,喝斷長阪坡的張飛,單槍匹馬孤身救少主的趙子龍, 智勇雙全的周瑜,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有很多很多故事在每個三國人物的身上,在成都有武侯祠, 是紀念三國時期人物的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中國唯壹的君臣合祀祠廟,由劉備、諸葛亮蜀漢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組成。始建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陵寢。壹千多年來幾經毀損,屢有變遷。
武侯祠指諸葛亮的專祠建於唐以前,初與祭祀劉備漢昭烈帝的昭烈廟相鄰,明朝初年重建時將武侯祠並入了“漢昭烈廟”,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現存祠廟的主體建築1672年清朝 康熙年間康熙十壹年重建。
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首批國家壹級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成都武侯祠現分文物區三國歷史遺跡區、園林區三國文化體驗區和錦裏錦裏民俗區三部分,面積約15萬平方米。
2006年我館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成都武侯祠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壹個主要的旅遊參觀點。成都武侯祠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侯而得名。
擴展資料:
武侯祠是紀念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宇。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卒於北伐前線的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生前曾被封為“武鄉侯”鄉侯為漢時爵位,自下而上,分別是亭侯,鄉侯,縣侯,關羽授封漢壽亭侯,死後又被蜀漢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歷史上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全國最早的武侯祠在陜西省漢中的勉縣(沔縣)。
勉縣武侯祠乃“天下第壹武侯祠”。勉縣武侯祠建於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勉縣武侯祠所在地乃諸葛亮當年赴漢中屯軍北伐的“行轅相府”故址。
目前最有影響的是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也是首批壹級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參觀遊覽,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此外,還有 武侯祠的前門。
浙江蘭溪的諸葛鎮,因諸葛亮子孫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萬歷年間始建丞相祠堂,丞相祠堂有古建築五十二間,內設諸葛亮靈位。近些年,蘭溪丞相祠堂漸負盛名,影響日盛。
百度百科-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