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立夏蠶豆飯
1、立夏蠶豆飯做法
幹香菇提前泡發,糯米和大米淘好待用。小排焯水瀝幹。臘肉香菇切絲。
鍋下油倒入臘肉和小排翻炒出香味再倒入筍絲,蠶豆,香菇翻炒2分鐘,再倒入瀝幹的糯米和大米。繼續翻炒3分鐘。加入調料酒,雞精,鹽,生抽和水燒開後倒入電飯煲按煮飯鍵就行。(加入的水是所有混合的材料齊平少壹點不然水太多,蠶豆飯太糯會不好吃。
2、蠶豆飯的做法步驟
糯米、蠶豆、梅幹菜、蝦仁、香菇、豬肉、蔥,食材備齊。
把糯米浸泡1小時,把蠶豆剝皮,把香菇、豬肉、蝦仁、蔥都切成小塊備用。
蒸屜上鋪上紗布把浸泡好的糯米倒入蒸屜上開大火蒸二十分鐘。
在鍋裏倒入少許油燒熱放入蔥白爆香再放入豬肉翻炒。
再把蝦仁,香菇放入鍋內炒香放鹽,白糖,醬油,料酒。
倒入蠶豆翻炒。
把蠶豆炒下再放梅幹菜翻炒。
再倒入熱水沒過蠶豆,燒至湯汁收幹即可。
這時糯米飯也蒸好了。
蠶豆炒好收汁後倒入糯米飯。
放入蔥拌勻,即可。
蠶豆飯做好了。
3、蠶豆是胡豆嗎
蠶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壹帶,喜歡在立夏時節食豆,因此又稱作立夏豆。寧波人則習慣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後,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吃蠶豆,都喜歡吃蠶豆,不少人家還將蠶豆跟大米飯壹鍋煮,稱為“蠶豆飯”.
據《太平禦覽》記載,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豆種。確實,蠶豆既是糧食,又是小菜,既是“閑食”,又是補品。筆者孩提時住在三北(今浙江慈溪)鄉下。三北農村多為鹹田(土質含有鹽份,系海塗演變而成),地裏種植的不是蠶豆,就是棉花。在每年四、五月份蠶豆成熟季節,許多人家把蠶豆既當菜吃,又當飯吃。而城市則多把蠶豆當小菜吃。而曬幹後的蠶豆則既可當小菜吃,又可當“閑食”吃。至於建福壹帶,據說還視蠶豆為上等滋補佳品,身價遠在桂圓之上。
其實蠶豆就是胡豆。蠶豆和胡豆是同壹種食物,只是說蠶豆的別名比較多,所以很多人都分不清蠶豆和胡豆。
二、 立夏吃什麽養生好
1、鯽魚黃芪湯
原料:鮮鯽魚200克,黃芪20克,炒枳殼12克,生姜、細蔥、味精、精鹽各適量。
制作:將鯽魚剖除內臟,摳去腮,洗幹凈;黃芪切片,與枳殼壹起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生姜、細蔥洗凈切碎。先將藥袋人鍋,加水適量,煮約半小時,再下鯽魚同煮,待魚熟後,撈去藥袋,加入姜、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2、玄參燉豬肝
原料:玄參15克,鮮豬肝500克,菜油、醬油、生姜、細蔥、白砂糖、料酒、濕澱粉適量。
制作:將豬肝洗幹凈,與玄參同時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燉煮約1小時後,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將炒鍋內放人菜油,投入洗凈切碎了的'姜、蔥,稍炒壹下,再放入豬肝片中,將醬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兌加原湯適量,以濕澱粉收取透明湯汁,倒人豬肝片中,攪拌均勻即成。
三、 立夏養生必吃的蔬菜
1、豌豆
立夏這天,要吃豌豆飯。由於帶殼豌豆形如眼睛,而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壹年中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每100克豌豆中含維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天熱出汗會丟失壹部分B族維生素,因此豌豆很適合夏天食用。
2、蒜苗
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蒜苗壹年四季可見,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時才算是蒜苗“正當時”,蒜苗的營養價值高,自是毋庸贅言的。吃蒜苗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境汙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對於心腦血管有壹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
3、筍
立夏,有吃“腳骨筍”的習俗。“腳骨筍”其實就是野山筍,野山筍有很多種類,像烏筍、箭筍都屬於野山筍,人們把筍買來後剝殼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左右的小段,看上去就像腳骨的形狀壹樣。立夏至,農忙開始,大家用吃“腳骨筍”來寓意“腳骨健”(身體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