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求摘抄~~~

求摘抄~~~

1.月夜清韻 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壹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凈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我喜歡借月色沈澱心情,如水月色,可飲。推開窗戶,任月色靜靜流瀉在肌膚上,輕盈飄逸的韻致,清新蘊涵的情調自然流淌在心際。月華如練,心情在月色中變的清朗而柔軟,恍然間生命中的種種感動和美麗靈動浮若。 曾經,天真爛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懷裏數星星,悠然欣賞著鄉村清澈而恬靜的月色。 曾經,在菁菁校園裏和同學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談心,感悟似水年華的美麗與憂愁。 曾經,在如水月色中我與妳壹起泛舟太湖,在槳聲燈影裏,在月色和湖水交相輝映中欣賞人間美景。清漾的湖水,飄渺的琴聲,讓我在江南的溫婉情懷裏沈醉不知歸處。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相約鶯鶯,待月西廂下,古琴傳幽思,月下待佳人。壹份古典的美麗。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緒亦彌漫。 流年處,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現今的浪漫中演繹著唯美,帶給人無限沈思和悠然陶醉。 清絕的月色吸引著我,於是披衣出門,踏著如水的月色,緩步走入花園,梔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帶露,如壹簾清遠的幽夢。竹影隨韻輕舞,如水月色輕輕穿過,回映著明月的清輝。萬物都在月色中豐盈靈動起來。俗世的喧囂與浮躁,猶豫與仿徨都消融在這如水月色中。頓然心悟,豁然開朗。 如水月色,可飲。似水流年,可悟。

靜立於花園幽徑,聽取靜默壹片…… 評_寧靜的夜晚,作者獨自來到彌漫著梔子花香的花園,被朦朧環繞的夜色中的清絕月光所吸引,至此抒發了自己內心難言的淒楚,文筆清新柔美.

2.今夜不知秋思落誰家 淚落難平,中秋月清。幾多聚散,幾多虛盈。如今日初升、風漸冷,難料明月夜,何人獨倚斜闌,暗賦琴箏。 猜想中秋月夜:華燈初上,霓虹溢彩;高朋滿座,親友舉杯;齊邀明月,***唱歡樂。空中月團圓,人間亦然。但是,無論月亮幻化得多麽圓滿,其色依舊隱隱清冷,暗暗幽黃。暖閣內,定是萬家燈火聚著老人們的期盼、青年們的祝福、幼兒們的笑語;而夜色裏,也必是淒風淡月伴著學子們的夜讀、遊子們的酸楚、孤島上的愁緒。 月雖圓,其色寒,夜夜減清輝。可知清輝為誰?

月華冷冷,清輝掌燈。 中秋夜,少年做歡笑的夢,學子做大學的夢。任屋外親朋好友長歌笑談,我們都只能在小屋中、書桌前,仔仔細細地寫未完的作業,工工整整地梳理已學的課程,認認真真地溫習明日的學科。為了我們十多年的努力,為了我們終生的信念,我們長坐燈下,不畏辛苦,甘於寂寞,靜靜地,在月華清輝下讀書,在世俗的喧擾外,沈浸於自己泛舟的學海!學海多沈浮,在這中秋夜裏,我們與清輝為伴,在無暇的清輝中,暗自編織壹生的夢想。 清輝流瀉,流瀉在學子的書前為之掌燈,為莘莘學子沈澱,沈澱未來旭日般的希望! 月華泠泠,清輝照明。 中秋夜,親友做團圓的夢,遊子做回家的夢。任樓內多少家庭***聚壹堂,遊子們只能在自己孤零零的地方暗自神傷,辛辛苦苦地堅守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地奮鬥畢生的事業,淒淒惶惶地回想家鄉的山水。為了自己家庭的幸福,為了他人團聚的歡笑,遠方遊子們只能留在異國他鄉,不辭勞苦,甘於孤獨,默默地,在月華清輝下工作,在他人暖意融融的團聚之外,堅守於自己立誌的事業!事業多興衰,在這中秋夜裏,遊子們卻與清輝為友,在朗朗的清輝下,暗自執著壹生的信念。 清輝灑遍,灑遍大江南北,灑在遊子的心間,為遊子們沈澱,沈澱他日絢爛的輝煌! 月華灼灼,清輝頌歌。 中秋夜,中國大陸與臺灣,***同做回歸統壹的夢。任多少敵對勢力鋒芒逼人,任多少蠱惑言論散布彌漫,中華,屹立於滄海之中、群山之巔,會亙古不變,那巍峨無比的精魂!千年的歷史積澱,千年的文化鋪延,千年的英魂血淚凝聚,凝聚在深沈的月夜,凝聚在淺淺的海灣,凝聚在中華的天地,譜寫今後萬年不變的、永恒的詩篇!秋月又圓,臺灣島上思緒又牽,厚重的團圓之意、相思之情,會激發怎樣渾厚的力量?單是這種有著千年積澱的相思與信念,就足以鼓舞十三億人民的心! 清輝無盡,無盡的又何止皓月的清輝? 黃河映月,長江映月,奔騰不斷的民族之水,將與月同歌,齊唱統壹。流水中的月華,月華裏的清輝,清輝下的盈虛、離散、團圓,轉眼,又化作茫茫中的月殘,中秋後的墟煙。然而不變的,只有無盡的中華魂!

評__清輝無盡,無盡的又何止皓月的清輝?秋月又圓,臺灣島上思緒又牽,厚重的團圓之意、相思之情,會激發怎樣渾厚的力量?單是這種有著千年積澱的相思與信念,就足以鼓舞十三億人民的心!

3.春天的發現 春天,是壹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也是壹個美麗的季節,今年的春天,像壹個雍容而調皮的小姑娘故意姍姍而來。壹年之計在於春,春風吹過,萬物復蘇,勤勞的人們為了秋收豐碩的果實,正忙碌地耕耘播種,撒下希望的種子。 雖然,春天他的第壹個腳步,總是踏市在寒氣猶存的人間和大地。但是,它使冰河碎裂,使萬物舒展變柔,生機勃發,使每壹顆美好的新都充滿幻想和希望。 在睡夢中,我朦朦朧朧地聽到了小燕子在“唧唧,唧唧”地叫著。哦!原來是春天來了。我走出家門。春雨過後,空氣顯得特別地甜潤、清新、我深深地呼吸著,感受著。 輕風微微地吹拂,如毛壹般的細雨從天而降,千萬條柔柳,舒展著她們的筋骨。瞧!那脆弱而嬌嫩的小草正破土而出,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乳汁。經過冬天洗禮的大樹爭相發新枝。家門前的三棵的榕樹,開始長出壹些嫩綠的葉子,好像戴了壹頂新帽子似的,真美麗,小鳥在樹上活蹦亂跳。嬌艷的杜鵑花開得真燦爛,在春風中擺動著她那柔軟的身軀。小青蛙蹲在池塘的荷業上,“呱呱,呱呱”地叫著,仿佛在跟人類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蝌蚪再水利自由自在地暢玩著。 好壹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春天真美啊,春天真可愛。春天,她給予了人們生機,給予了我希望. 月光 夜,剛剛暗下來,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壹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兒“簌簌”作響,仿佛在彈奏著壹首《月光曲》,婉約而淒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動的音符仿佛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躍出來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處,田園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點,燭燈盞盞,好壹幅月下畫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畫卷啊!跳動的旋律演繹著生命的悲歡和離合。人生苦短,又怎麽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壹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壹般。 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裏體現出來了。月何必要爭奪輝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讓黑夜不再可怕,給人們送去壹片暖意,壹片光明罷了! 人不也如此嗎?有些人不正像月亮壹樣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奉獻嗎?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會感到壹絲溫暖,這就是月的內涵。 夜,已靜寂了。月亮靜靜灑下余光,竭力驅走黑暗,為人們送來光明、溫暖與關愛! 賞析__春天,是壹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也是壹個美麗的季節,今年的春天,像壹個雍容而調皮的小姑娘故意姍姍而來。壹年之計在於春!

4.心中的蘆葦 在我的記憶中,有壹片茂密的蘆葦。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壹方瘠土,瀟灑倜儻。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壹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壹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永恒的沈默。

芊芊蘆葦,在灘塗上紮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作凝重的黑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雲融為壹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地方,也依舊潔白,充滿蓬勃的張力,然後在冰冷的純潔裏面畫上生命的句號。

這白發蒼蒼的蘆葦,是樵夫柴擔上悠然飄起的壹縷秋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壹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蒿蕩舟的少年水手,在水壹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美的詩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蘆葦之源,妳也會發現,蒼涼淒美的蘆花那麽輕易就能撥動深藏的滄桑和歷史的痛苦。

易水之濱,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後的蘆花,壹定在蕭蕭寒風中輕揚。汨羅江邊,披發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奸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郁結於心,奔湧於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濕濕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為端午節最深沈的紀念。

真正擁有蘆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後面的江邊漫步——那裏,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著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葦,像雲,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 B (消失 彌散 彌漫)。牛乳般的暮靄流動如煙,小鳥在葦叢中呢喃,還有幾聲蟬鳴,幾聲蟲唱。寧靜,溫和,洋溢的詩情觸手可及。倘是周日,陽光緩緩地流瀉,我用葦葉編壹只小船,輕輕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隨風而去。更多的時候,我壹卷在握,於蘆花下,和屈原同憤,跟太白同醉,與東坡同發少年狂。在綿綿秋雨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讀懂了字裏行間的辛酸、痛苦、孤獨、濃醇、率真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鑄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寧可肝腸寸斷,也要噙著淚帶著微笑,輕輕地說,往事如煙啊!

人是孱弱的,就像壹根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出無窮的韌性,那種連自己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著我們壹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壹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壹根能思想的蘆葦。”

賞析__人是孱弱的,就像壹根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出無窮的韌性,那種連自己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著我們壹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5.雪[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壹般的小手,七八個壹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壹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唇上。這回確是壹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裏。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壹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麽,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裏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賞析__烈士的精魂,在魯迅先生筆下儼然化作了那南國依依的白雪.

6.春草

又到草黃時節。遍野的綠色斑駁著消失,只有那幹枯的淺黃漸次布滿了人的視線,是生命終結時最柔韌的余唱。

喜歡看落葉掉到枯草上的情景,紅的葉片,黃的草莖,很鮮明的美麗,看著它們,會想起夕陽壹輪西下,緩緩下墜時那種有些淒涼的輝煌,會想起石階上風燭殘年的白發老人攜手而行,從容安然的那壹抹溫馨,那壹些些的感動。

寒冬的第壹場風雪後,它們會在地面消失,重新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裏安息。等待,漫長的等待之後,第壹聲春風輕柔的呼喚,就會將它們的子孫全部叫醒。

喜歡看草綠江南岸的亮麗,蕭索的冬季在它們的淺笑聲中逃遁,是怎樣柔嫩的壹莖莖新綠哦,在石縫裏,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們的細腰,在乍暖還寒的冷風淒雨裏,壹寸寸地成長,壹點點把堤坡,大地湮染,藍天輕風下編織出讓人振奮的春衣。

萋萋芳草,踏之何忍,用手去輕輕地觸摸吧,仿佛嬰兒皮膚般細膩,壹絲絲在手掌心滑過,若幹纖小的生命韻律從手傳遞到心,不由人不在心中感嘆:如此細弱的植物竟然有這樣頑強的生命,硬生生率先回應春風,引來了桃紅柳綠,蜂飛蝶舞,春光明媚。

喜歡看盛夏裏的草長鶯飛,小草在熾熱的陽光愛撫下,將生命裏所有的美麗壹起釋放,無邊無際的綠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襯托得鮮艷欲滴,藍天在視野裏也變低了,似乎彎了腰屈尊來與小草親近。

這個時間裏的小草是最碩大最柔軟的新床,誘惑著我們把自己的身軀無比舒坦地交給她們,沒有了焦慮,沒有了煩惱,在青草的簇擁下,做壹個最輕松的美夢。

閉了雙目,陽光下喧騰的青草芳香就包圍了我們的嗅覺。是怎麽樣溫馨而又好聞的壹種清香啊,沒有各色花香的濃烈,沒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時的那種香味,是牛羊奶裏的那個香氣,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親懷抱的味道。

是啊,小草,妳原就是牛馬羊們的主要食物,通過它們,妳變身為潔白的乳汁,鮮美的肉食,溫暖的毛皮,奔騰的力量,托起了壹個個民族和國家。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時光蒼茫處,仿佛見壹代雄主成吉思汗,揚鞭策馬統領萬千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小草,造就了前無古人的馬背英豪。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妳究竟是什麽呢?是我們無數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們是平凡的草民,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為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分析: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為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7.江南花

江南是壹卷淺淡的傳統水墨畫,寧靜古樸卻余韻幽深。它不完全是地域的劃分,更多的是壹種文化的凝煉。彼得·梅爾筆下的普羅旺斯不只是壹個夢幻仙境,更是代表著壹種和現代都市快節奏生活相背離的生活方式。如果說薰衣草是普羅旺斯文化的名片,那麽江南文化的名片就應該是桂花了。

桂花是江南的秋魂。

忽如壹夜秋風來,千街萬巷桂花香。

秋晨,早起的行人忽然沁到壹縷香魂。清新的空氣裏浮動著慵散而馥郁的香氣,清冽的香味若有若無,裊裊娜娜地縹渺著。桂花香是婉約的,它的散發是輕淡的。如果說茉莉芳香是撲面而來,那麽桂花香就如晨霧,在妳的四周蕩漾著,妳得用心壹點壹點沁出它的美曼。

定睛細視,這才恍然發現大街小巷到處都婷立著碧樹,繁花滿枝。鵝黃色的桂花小巧靈瓏,宛如能工巧匠精雕細琢的小金花。那壹份淡泊與雅致、清逸與精美頃刻間被它完美地詮釋了。

屬於江南水鄉人那份獨特的“桂花忙”就在這個秋晨拉開了序幕:男人搖著自家院裏的桂花樹,小孩子們收集起搖落下來的桂花,女人趕緊紮著紗布小袋,把桂花放進茶葉罐,不久家裏人就能喝上清香四溢的桂花茶了;細心的老奶奶用烏黑細長的發絲兒串起了金燦燦的花骨朵兒,編織成了桂花手鏈,小女孩們爭先恐後地戴著比美;商店裏趁熱推出了桂花藕粉,甜軟的藕粉滲著桂花香;小販在公園裏向小饞鬼們兜售著砂糖和桂花釀成的糖桂花……

潤喉的桂花羹、糯香的桂花糕、清醇的桂花酒等桂花美食鋪天蓋地地滲透了江南的角角落落。第壹口嘗到了桂花美食,那還在沈睡中的味蕾就突然蘇醒了。這是壹次味覺的盛大宴會。

桂花是人的詩魂。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昨夜西池涼滿露,桂花吹斷月中香。”

“只通幽香數聞裏,絕知芳譽豆千香。”

“桂於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寶釵手裏拿著壹枝桂花,玩了壹回,俯在窗檻上,把桂蕊擲向水面,引的遊魚浮上來唼喋,這是壹幅刻在我心上的美人圖,然而恬美的真實感受是在今秋才親近地觸及到的。

我會在江南等妳。

等妳來,我們壹起徘徊於桂樹下,品味心中濃得化不開的桂花情結;等妳來,我們壹起追戀著桂花風,朗誦古典詩詞歌賦;等妳來,我們壹起凝秋夜的月,遙望伐桂的吳剛;等妳來,我們壹起收集漫天的桂花雨,我替妳做可口聽江南小吃;等妳來,我們壹起讓《八月桂花遍地開》的琴聲如清泉叮咚不息……

等妳來,我會輕輕在妳耳邊訴說江南花的壹個小秘密,喜愛桂花其實就是江南人的壹種生活方式,他們以壹顆虔誠的心感恩大自然,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創造更多的美麗。

我在江南等妳來,讓我們壹起尋覓這枝江南花更多的秘密。

賞析:桂花、月色、春花浪漫,作者細膩的文筆將我們帶到了華美的江南。

8.靈魂的故鄉

在這初秋的黃昏,我獨自坐在江邊,望著渺茫浩蕩的江流,我頓時感到心是那麽空,十年寒窗的所學,在此刻似乎全都化成了烏有;曾跋涉過的千山萬水也突然消失,不知道消失在了壹個什麽樣的地方;那些熟悉的面孔,全都模糊,猶如飄蕩在毛玻璃背後那些影影綽綽幽靈;那些呼喊過千萬次的名字,好像全都被粉碎機打碎了,飄出的碎片在遠處霧靄壹樣彌漫在江河之上,我努力拼接著那些名字的碎片,試圖拼接出壹個完整的讓我終生難忘的名字,但是,我幾番的努力最終沒有實現……在這樣的時刻,我感到壹種前所未有的恐慌寒流壹樣襲來,在心中淤積滿了凜冽與蕭殺,荒誕與惶恐……

慌亂中,我使勁擰了擰胳膊,胳膊還在,而且感到了壹陣陣鉆心的疼痛。頭還在,軀幹還在,手腳還在,但這些在此刻似乎只是壹具沒有了靈魂的軀殼。此刻的我,難道正是所謂七魄還在,三魂已去?否則,怎麽會如此空茫,如此恍惚?

那麽,我的三魂究竟去了哪裏?她去的那個地方,是不是她的故鄉?如果是,那個故鄉又在哪裏?那裏是不是真的可以安魂?我壹次次默默地追問著,但我始終沒有找到答案。

無論我的三魂去了哪裏,但我堅信,她不會遁入空門。因為,我是壹個凡夫俗子,雖然對諸佛虔誠備至,篤信備至,但還不至於剃度出家、面壁修行,在晨鐘暮鼓中打發余生。再說,我至今塵緣未了,父母尚在病中,孩子還在求學,妻子正在操勞,他們還需要得到我的苦渡與力挺。是的,我的三魂,她絕對不會遁入空門、坐擁黃燈、寂守青卷,絕對不會斬斷青絲,在木魚聲聲中壹了百了。

我也堅信,我的三魂不會安眠於燈紅酒綠的青樓,柳永的那份灑脫對我來說,是那麽遙遠,那麽陌生。那種地方,絕對不是我的三魂應該去的。因為,田裏的莊稼已經成熟了,正盼望我去開鐮,這又是壹個歉收的幹旱年份,即便是收割了稀疏的莊稼,但我實在擔心所收的糧食難以對付壹家老小壹年的需求。在這樣的時候,我怎能把壹年的血汗撒向青樓?又怎能為了壹時的蠅營狗茍而讓壹家老少痛斥我的卑劣與無恥?是的,那種地方不是我去的,不的是。那是達官們去的,是貴人們去的,是公子哥兒們去的,是街頭無賴們去的,是那些暴發戶們去的,我只是壹個平民,壹介布衣,我只是村夫的後代,庶民的子孫,我這樣的人,就算是撿到了十萬雪花銀,我也萬萬不會有買斷揚州十裏春的願望。

我還堅信,我的三魂不會在姜太公的釣臺上釣魚。因為,我沒有那份閑心,沒有那種雅興,就算是我有壹點歸隱之心,而且付諸了實踐,我也不會像姜太公那樣裝腔作勢地釣魚。姜太公釣魚,釣得過分惡心,壹個被錘直了的釣鉤,怎麽釣魚?事實證明,姜太公的釣魚是在作秀,是在招惹註意,他釣的不是魚,是在釣名,是在釣利。壹個釣名釣利的人,怎麽配在我的面前闊談歸隱?

那麽,我的三魂到底去了哪裏?去了鳳凰臺上長嘯?在竹林深處爛醉如泥?在聆聽《廣陵散》最後的絕響?還是在黃鶴樓上步陳子昂的後塵?或者,正與江州司馬壹道在小船上嘆息那壹襲琵琶的音韻?仔細想來,這壹切都隔我太遠,我的三魂不會跨越千年的時空,去追逐古人隔世的背影。

如果沒有遠走,我的三魂是不是正在眼前的江面上遊蕩?這是岷江,來自西域高原的雪山深處,所有的浪花上都包裹著雪,每壹層波濤裏都湧動著冰,在這寒徹靈肉的江流上,假如我的三魂在上面飄蕩,那她會不會感到僵冷?

黃昏中的岷江,空闊而渺茫,壹江的狂濤如雷鳴,卻始終沒有替我喚回出走的靈魂,空留下軀殼,獨坐江邊,壹種抓不住天地古今的空茫與虛無,壹直都無法揮去,難以趕走。

在這樣的時候,我只懇求我的三魂不要去赴鴻門宴,那種桌面上是兄弟哥們,桌面下卻是冤家死敵的殺戮,我善良的靈魂,下不了毒手,更承受不住殺戮。我懇求我的三魂不要去玄武門,那裏的泥土裏浸透了為了爭奪皇位而流淌的手足鮮血,面對那些殷紅的血漿,我柔弱的靈魂忍受不住這千年的驚魂。我還懇求我的三魂不要在圓明園的亂石間遊蕩,那裏的廢墟暗藏著太多的辱國之痛,那裏的衰土飽含著太多冤魂的吶喊與掙紮。我不願再看見這壹切,不願在我平靜的日子老是去撫摩昨天的傷痛……

這樣祈求著的時候,在擡眼處,是壹大片金色的莊稼地。我們看見,地裏的包谷熟了,露出殼來的玉米棒子全都是金黃黃的;田裏的谷子也黃了,黃得猶如壹幅色彩濃烈的油畫。這是秋天的色彩,是大地的贈與,是生命得以依存和延續的福音。那些包谷和稻子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把農人壹年的辛勞與喜悅搖曳得燦爛而溫馨。

我站起身來,走到金色稻子的面前,撫摩著它們。谷穗在掌心裏癢癢地滑過,我感覺到了秋天的幸福與喜悅,感覺到了豐收的快樂和滿足。谷粒們都很飽滿,很壯實,放眼望去,這些飽滿的谷穗,密密實實地鋪滿了岷江兩岸的千百畝稻田。這是壹片浩蕩而又大氣的金黃,是我夢中呼喚過千百次的景象啊!

這時候,我突然感覺到我的靈魂回來了,就在眼前蕩漾著的金色無邊的莊稼地裏,就在壹粒粒谷粒上。

此刻,我才明白,我靈魂的故鄉就在莊稼地裏,在秋天金色的收獲中,在大地無私的贈與裏,在辛勤的勞作和耕耘間。

現在想起來,其實壹點都不奇怪,因為我是農夫的後代,我靈魂的故鄉,只能在莊稼地裏,只能在這裏!……

賞析: 黃昏中的岷江,空闊而渺茫,壹江的狂濤如雷鳴,卻始終沒有替我喚回出走的靈魂,空留下軀殼,獨坐江邊,壹種抓不住天地古今的空茫與虛無,壹直都無法揮去,難以趕走。

9.歲月如雪花般飄過

曾幾何時,面對飛舞的雪花雀躍不已,是激動,是興奮,還是性情所致。

已經忘記了,或者記不清了,有多久沒有這樣愉快地歡呼了。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倦怠,而是從來沒有這樣的時機,讓人像小時侯壹樣,像戀愛般,對著亂舞的雪花,迎接對面的撲鼻的寒冷的清新,熱情擁抱,而是,已沒有擁抱。

多久了,沒有人為我拭去臉上的淚痕。多久了,沒有人為我洗刷漂泊的塵埃。多久了,沒有人疼愛我嬌美的容顏。多久了,沒有人為我唱那壹首回蕩耳畔的歌謠。。

心太高了,始終無法降落,降落又怎樣,還是壹樣的孤寂,壹樣的落寞,壹樣的隨風飄散,壹樣的浪跡紅塵。

心太累了,已經不再相信誓言,已不敢相信刻骨銘心的牽掛,雖然往日無風,今夜無雨,只有雪落無聲。

心裏想著誰,誰又想著誰,誰又念著我,滾滾紅塵裏,寫過愛的故事,從此,心系何處,還會不會再有壹番寒徹骨。。

歲月匆匆流淌,雪花壹片壹片飄落,伴著青春,伴著年華,逝去的難道只是水壹般平靜的日子嗎?看看我們眼角的皺紋,身旁壹天天懂事的寶寶,難道這壹切不象壹場夢嗎?壹場異常清醒的夢,在季節裏匆匆溜走的,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熱情,我們的山盟海誓,還有我們純潔的情感,真摯的友誼。

匆匆,我們終將老去,我們留戀的繁華,會壹寸寸殘忍的消退,像冰雪融化,匯流成河,我們的壹切的人世間的痕跡也會隨之消散,那又能怎麽樣,我們挽留嗎?我們挽留得住嗎?

蒼老,衰落,也許明天的我們就是這樣在自然的循環中消失,那麽,在消失之前,為我們曾經美好的、曾經為之感動過的歲月高歌吧,為我們曾經愛過的人們祈禱祝福吧。

壹切我擁有過的,壹切我渴望擁有的,趁年輕,趁韶華未逝,去努力爭取吧!親愛的、親愛的朋友。

賞析---讀罷此文,似乎獨自流連在空闊而渺茫,仿佛始終沒有替我喚回出走的靈魂,空留下軀殼,獨坐江邊,壹種抓不住天地古今的空茫與虛無,壹直都無法揮去,難以趕走。